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
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作者:冯建军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846-0 定价:45.00 出版时间:2015-07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从“社会”(政治、经济)到“人”,教育原点的改变,也必然要求道德教育原点的转变:道德教育必须从“为了政治和经济”转变成“为了人”。2010年之后,党和国家不仅认识到新时期的教育要“育人为本”,而且还要“德育为先”。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立德树人”,并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提出,是对传统无“人”的道德教育的颠覆,使道德和道德教育回归到人。我们需要从“树人”这一根本目的重新认识和思考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不再是以社会为出发点,而是以人为出发点。道德教育不再是适应社会的教育,而是引领人的德性成长的教育。因此,我们需要从人出发,从成“人”的目的认识道德教育,建构有“人”的道德教育。这是时代赋予中国人的新道德,也是道德教育的新使命。
《当代道德教育的人学论域》一书,是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将道德教育置于人学的视野,诉诸人学的诸多论域——人性、生命、主体、生活和公民,探讨这些论域与道德教育的关系,以及这些领域对道德教育的诉求。虽然诸多的领域各不相同,但它们共同指向一个目标——成“人”。什么样的道德教育能够成“人”?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符合人性?前者指向道德教育的内容,后者指向道德教育的方式。成“人”的道德教育,既要内容上有助于成“人”,又是以合乎人性的方式进行道德教育。
人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人性区别于动物性,就在于人性的高贵。人性凭什么能够超越动物性,有着高贵和尊严,全在于道德。“道德与人性所标识的均是人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动物,在何种程度上成为我们的存在。”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道德是人之为人的品性,在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与人性是属于同一范畴的概念,“人性的即道德的,或者道德的即人性的”。万俊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下)》,《现代哲学》2003年第2期。人性是道德教育的基点,道德教育基于人性的需要,唤醒人性的崇高,提升和完善人性。这不仅需要人性的道德教育内容,而且需要人性化的道德教育方式。
人是什么,表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生命体。这一生命体,不只是肉体的自然生命,还有精神、人格、智慧、自由等超自然生命。自然生命使人像动物般地生存,超自然的生命使人超越了动物,以人独特的方式生活。道德教育关注人,不只是关注人性中的超自然性,追求人性的崇高,而且要关注人性赖以存在的载体——自然生命。立德树人,首当立生命之德,使人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这需要我们一方面进行生命教育,另一方面,以尊重生命的理念对道德教育进行改造,实施生命化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的原点从“社会”转向“人”,意味着道德教育中的人必须从社会戒律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他自己。道德教育不是社会对人的道德“奴役”和“改造”,而是人对美善生活的期盼和追求。这既是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消解“工具人”最根本的方法。基于人的道德教育,必然是一种主体的道德教育。当然,道德的主体不是孤立的、单子式的,孤立的单子式的人,没有共同生活,因此也不需要道德。道德源于人与人的交往,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以主体性为前提,以主体间的共在为根本。道德教育不是主体的“任性”,而是主体间的交往与协商。
生活与生命是一体两面,生活是生命的存活状态、存活过程。对动物来说,有生命,有生存,但没有生活。生活只为人所有,因此,人之生命赋予了生活特有的道德意义。人的生命包括道德生命,都是在生活中生成,在生活中延续,在生活中升华。道德生命的成长过程就是道德生活的过程。生活是道德的源发地,道德教育必须基于生活,在生活中,建构一种美善、幸福的生活。
人不完全等同于人性,人性是人的底色,没有人性的底色,也就不成为人。但人性只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性,是所有人的共性。人不仅具有“共”性,而且还具有“个”性,这里的个性,既包括时代的群体的个性,也包括每个人的独特个性。我们不能把“立德树人”只局限于人之共性上,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当代中国需要“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当代中国人必须成为社会主义的公民。立德树人,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而言,当立公民之德,培育社会主义公民。全球化时代的当代公民,已经不是单一的身份,而是一个集个人、国家、社会和世界于一体的多元身份。促进公民对多元身份的认识和实践,乃为公民教育的主旨。
上述几个范畴,人性、生命、主体是就人的一般性而言的,道德教育以人为本,当尊重人性,敬畏生命,圆满人性。公民是一个人的社会角色,但这一角色不同于作为工具的政治人、经济人,它与人性是统一的。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人只有成为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才能使自己在人性上更为完满。如果一个人背离了作为政治动物的本性,他不是一只野兽,就是一位神祇,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
当然,什么是人性,哲学家的认识各不相同。本书对人性的认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反对抽象的人性观,它不仅强调人性的历史性、社会性,还强调人性的实践性。人性不是先验的、抽象的,而是在实践中生成的。生活是人的一种实践方式。人存活于生活中,也在生活中成长。道德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也在生活中生成。因此,生活是道德之基。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人性、生命、主体、公民、生活,皆因实践而生。在这个意义上,道德教育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因此,“实践”是理解人、理解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根本。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