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与近代文化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

作者:方志钦、王杰

开 本:16

书号ISBN:7810914863

定价:40.0

出版时间:2006-01-01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 内容简介

文化是一个多义词,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主要是著之于文字和形之于笔墨的艺术形象和理论形态。本书为2003年佛山市举办的“康有为与近代文化”研讨会的论文结集,书中从不同角度,管窥蠡测,以小见大,再现康有为文化观的轮廓与精髓。可以说,康有为的文化活动与文化理论建构,代表着近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兼容中外的过渡文化形态,它开启了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河。书中论文大部分围绕着研讨会*中心的主题展开,即康有为的文化、学术思想及其实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有的论文则对康门两大弟子梁启超、徐勤,以及与康有为既曾是同道,又曾是政敌的梁鼎芬、袁世凯作了研究。该书内容新颖,分析透彻,多篇论文从新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康有为的文化观,颇有见地,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 目录

康有为文化观蠡测/马洪林
康有为的“圣人”情结及其以孔教为国教说/耿云志
论“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理念、模式及其历史影响/方志钦肖承罡
论“万木草堂”学风/汪叔子
论康有为文化思想复归的根源与轨迹/徐松荣
略论《知新报》会通中西文化的思想/沈晓敏
《知新报》对科学技术的传播/方志钦李桂娟
康有为报刊观刍议
——兼与孙中山报刊观比较/李红伟张金超
康有为的修辞观/李名方
西洋赋咏前无古人
——康有为欧游诗杂议/方志钦
从《列国游记》看康有为的文物观/隋永琦
论康有为的文物保护思想/邓芬
公民自治:一个百年未尽的话题
——康有为《公民自治篇》浅析/马小泉
康有为“大同三世”说新探/宋德
变法与变人
——康有为的人才观探索/林家有
康有为“废八股取士”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袁进
康有为女权思想的特点/李兰萍
康有为“以商立国”与岭南人的“重商”思潮/黄明同
康有为与澳门保皇总会/赵春晨
亡命“天南”的岁月
——康有为新加坡避难记(1900.2.2—7.26)/张克宏
康有为与梁鼎芬/李吉奎
徐勤与横滨大同学校/陈学章王杰
梁启超的版权观念与实践/李明山
知世论人:梁启超秘密信函的考量/刘志强
浅议梁启超的土地思想/朱圆满
戊戌政变袁世凯初四告密说不能成立
——兼与郭卫东先生商榷/刘路生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赵立人
后记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 节选

“万木草堂”的学风,尤其在于积极投身变法维新政治斗争的实践精神

康有为的讲学,紧密联系时事政治,每语及国事杌陧,民生憔悴,外侮
凭陵,辄慷慨欷獻,或至流涕,激发学生的爱国心、报国情与社会政治的责
任感,使他们受其教则振荡怵惕,凛然于匹夫之责,而不敢自放弃、自暇逸

康有为、陈千秋的故乡都在南海县西樵地区,附近三十二乡,地十余里
,人丁五万,原立有团练局,而为劣绅张嵩芬把持,勾结土匪,赌、盗极炽
,危害百姓。陈千秋决心以“万木草堂”所学,试于实事,即就近从西樵地
区开始实行,开学校以教之,辟蚕桑以富之,修道路以治之,得到康有为的
热情鼓励和全力支持。于是联合三十二乡士绅,驱逐劣绅张嵩芬,而举陈千
秋主持局务。1893至1894年间,陈千秋在康有为指导下,治理乡事,厉行改
革。手创学校及藏书楼,以中西之学课士;仿照西式警察而用新法以办保甲
,严禁盗、赌。成效显著,乡民称颂。陈千秋积劳成疾,并受到当地劣绅贿
交官府阻挠压迫,于1895年2月18日,吐血而殁,是“万木草堂”弟子中,
为变法维新的社会政治改革实践而殉难的先驱者。
此次在西樵诸乡推行改革,实为康有为与其弟子们走出书斋,从事实际
政务活动的首次尝试,遭到当地劣绅与守旧势力的顽抗,众怨所丛,张嵩芬
乘机借此兴风作浪,买托言官攻劾康有为。
1894年8月3日,都察院给事中余联沅上奏,指责广东南海县举人康祖诒
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刊行海内,离经叛道,非圣无法,惑世诬民,煽
惑后进,请严惩康祖诒,并请旨饬下广东督抚臣,行令将其所刊《新学伪经
考》立即销毁,并晓谕各书院生徒及各属士子返歧趋而归正路,毋再为康祖
诒所惑。
康有为因此一度曾被拘押于南海县衙。经当时在京的康门弟子梁启超奔
走联络,沈曾植、盛昱、文廷式、张謇等在京维新进步官员致电粤省官府营
救,终使两广总督李瀚章仅只札行地方官谕令康有为将《新学伪经考》自行
销毁,复奏了案。
但地方守旧势力却因此嚣张,诋毁诬蔑康门师生,粤城谤不可闻,康有
为被迫暂避往桂林讲学,广州“万木草堂”也一时中断教授。张嵩芬又贿托
南海县令杨廷槐追缴西樵地区团练局的局印,局务再落人劣绅之手。
西樵改革,诸功未竟,终至失败,陈千秋且因之献身而殁。然而,此三
十二乡的治理实践,其意义,则实为数年后“百日维新”(1898年)在全国范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文化评述

在线阅读

上一篇:中外人文交流与国家形象构建     下一篇: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