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作者:胡钰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20343077

定价:118.0

出版时间:2019-05-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内容简介

  习近平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到“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时列举了11个学科,就包括“新闻学”。如何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成为高校新闻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围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新闻学学科体系、教育体系,立足现实,直面问题,融汇中西,返本开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扎根中国新闻实践与全球新闻变革,力争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同时在全球化、实践型上进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积极探索。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首次收录了近三年学院部分教师的相关文章结集出版,从中可以看到“清新人”对新时代新闻学的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思考,看到中国新闻学研究与教育中“清华学派”的雏形。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目录

**章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追求
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学术追求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的几个问题
“家国”与担当:中国特色新闻学的使命
提升党媒理论的中国特色与新闻学原理的国际影响力
——兼论习近平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的精辟论断
新形势下中国理论的天下传播
习近平舆论引导思想研究
四力聚合铸精兵:学习习总书记“8·21”讲话感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五块基石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媒介社会研讨会上的
主题演讲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中国特色新闻学构建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理性、批判性与实践性
重塑新闻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再审视
新时代新闻学若干问题辨析
《马克思归来》:网络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传播研究
开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局面、新理念、新形式

第三章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中国特色新闻学话语体系论纲:概念、范畴、表述
如何建构当代中国的新闻观念
论国家形象建设的概念、要素与维度
全球视野中的中共新闻理论与实践
技术与价值的理性交往:人工智能时代信息传播
——算法推荐中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思考
未来传媒生态:消失的边界与重构的版图
网络事件和话题的热度:基于传播效果的
操作化测量设计
数据媒体与数字泥巴: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素养
县域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思考
世界传播体系重构下的中国传媒发展战略机遇
探讨中国特色的公共广播电视服务之路
从“新常态”报道看经济新闻实践中的新范式
党的新闻发布工作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初探
当代中国新闻摄影观念的形成
——以“抓拍”为个案
……

第四章 办好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节选

  《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成了一种全球内的流行认识。但是,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谈论多元文明。先是亨廷顿提出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只有当一个国际体系中的国家具有“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观”时,才算在一个国际社会中。西方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越性,而是通过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方面的优势。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汤因比严厉批评西方的“狭隘和傲慢”,并认为世界环绕着西方转,存在着“不变的东方”,“进步”是不可避免的,到20世纪末,西方已膨胀为普遍的和狭隘的字符,自以为欧洲的西方文明是世界的普遍文明。普世文明的概念有助于为西方对其他社会的文化统治和那些社会模仿西方的实践和体制的需要做辩护。普世主义是西方对付非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西方所造成的文明间的政治思想冲突正在被文化和宗教冲突所取代。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严重的是同穆斯林和中国的冲突。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向往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让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并存。西方的未来和由各种文明构成的世界的未来,建立在文明之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可靠的保障。伊朗外交部部长扎里夫2015年12月初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生活在两极和单极的世界秩序里的民族国家必须顺从地在这个秩序里生存。但是,今天的世界变了,世界秩序在转型。这个转型的秩序带来大量的机遇和挑战。苏联的陷落不是东方集团的失败,也不是西方集团的胜利。但是美国在苏联解体后自认成了世界霸主,单方面发动侵略和占领。一个多极世界需要一个共赢的环境,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愿景是理想的共赢环境。“一带一路”促进包容合作,而不是排斥。世界新秩序的特点应该还是包容合作。当前亟须建设一个互联、合作、共性和共在的网络。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不仅经济全球化,安全和非安全也全球化了。我们不可能通过牺牲别人的安全来换取自己的安全。恐怖主义不可能被军事大棒打倒,而是要从发展社会经济和接受文化差异两个方面人手。如果严肃地看待全球问题,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态度和方式。  在2016年美国大选中,特朗普通过鲜明的“反政治正确性”立场赢得了民意支持。特朗普的“反政治正确性”运动被视为对美国主流精英统治集团的颠覆,遭到包括美国政界、学界、媒体界、文化界各路精英的联手打压,但投票结果让貌似强势的精英集团发现自己失去了对社会和政治的控制力,彻底颠覆了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以自由、民主、人权为旗帜的,大到维持全球秩序、小到美国社会控制的各个领域内无所不包且长盛不衰的“政治正确”规则。美国的精英集团也因此丧失了世界上的文化领导权。  多年来,我们在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建设中,把美国“软实力”标准作为我们外宣和国家形象建设的标准和目标。但是,在2016年的大选中,美国软硬实力双双下降,美国两党在政治上失去了代表性,主流媒体也失去了代表性,大法官、总统、联邦调查局和媒体等所谓的中立机构都带着明显的政治立场,直接介入大选,显示美国政治制度的危机。在美国大选后,福山发表文章说,特朗普担任总统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在那个时代,美国对世界许多生活在腐败威权政府统治之下的人们而言就是民主的象征,美国的影响力一直更多地依赖于其“软实力”。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文化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