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作者:刘俊男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30401717

定价:158.0

出版时间:2014-03-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本书特色

文明探源是学术界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近年来连续列入国家社科基金指南,长江中游地区的文明进程相对更为快速,而研究却相对较薄弱。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与近数十年流行的"社会管理国家"观点有诸多本质区别。恩格斯国家形成的几个标志的理论同样适用于上古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末期的酋邦、早期国家的城邦,再依次步入霸国、王国、帝国的发展进程。长江中游地区的文明进程比周边地区显得略早,而且文化中心不断北渐,成为煤山类型文化的主要来源、并影响至二里头文化。长江中游地区的文化及文明在夏文明形成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中游地区与我国其它几个重要文化区并驾齐驱,是重要文明发祥地。它不亚于甚至在诸多方面还领先于当时其他地区。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年代比学术界流行的观点要提前数百年。研究传说史应首先分清天帝与人帝。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研究 目录

序一(刘庆柱)
序二(孟世凯)
abstract
插图目录
列表目录
绪论
**章 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及*新发展
 **节 “社会管理国家”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真谛
  一、文明:国家还是社会的进步状态
  二、管理职能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但不是国家的本质
  三、“社会职能强化道路”不能否定文明时代的阶级本质
  四、专偶制家庭的*后胜利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五、文明社会(国家社会)的构成要素与本质要素
  六、恩格斯的国家形成道路及模式的理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
  七、贫富分化社会、阶级与国家的关系:以凉山彝族为例
 第二节 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几种新观点述评
  一、对摩尔根—恩格斯部落联盟或军事民主制模式的异议
  二、酋邦模式与分层社会模式的引入
  三、社会复杂化(或复杂社会)理论的引入
  四、谢维扬、易建平先生等的研究
  五、王震中先生的“聚落三形态演进模式”
  六、“古国—方国—帝国”与“邦国—王国—帝国”模式的出现
  七、说服合并模式与征服合并模式的提出
  八、多元一体的蛛网辐辏模式的问世
 第三节 恩格斯“国家标志”理论对上古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一、“氏族公社”还是“家庭集团”?
  二、血缘还是地缘?
  三、二重证据看夏、商、周三代的地区组织
  四、余论
 第四节 本书的指导思想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
  二、关于文献及多学科研究
第二章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貌及年代学研究
 **节 相对封闭的原始遗存
  一、旧石器遗存
  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开端:玉蟾岩遗址
  三、彭头山文化
  四、城背溪文化
  五、高庙文化
  六、皂市下层文化
  七、汤家岗文化
 第二节 渐趋一致的古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及相关问题
  一、大溪文化
  二、屈家岭文化
  三、石家河文化与后石家河文化
  四、夏、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古文化
  五、夏代长江中游地区文化衰微的原因推测
 第三节 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铜石并用时代文化的年代研究
  一、树轮校正的实质是使偏近的碳十四年代复原
  二、从石家河文化的碳十四及树轮校正数据看其年代
  三、石家河文化早期与屈家岭文化的年代对接
  四、石家河文化早期与长江下游良渚等文化的年代关系
  五、石家河文化早期与大汶口文化的年代关系
  六、后石家河文化与龙山等文化的年代关系
第三章 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
 **节 距今约18 000~6300年的农业萌芽与酋邦出现
  一、农业、制陶业的产生与发展
  二、距今7800~6400年的祭坛、天神崇拜与酋邦
  三、距今6500~6300年贫富社会的产生及*早城邑的出现
 第二节 距今6300~5300年文明要素的群生与城邦的产生
  一、私有制、家庭的普遍出现
  二、从祭天神到祭祖神的转变
  三、类似文字的陶符
  四、城头山遗址城、壕的修造
  五、城头山城强制性公共权力(“警察”)的出现
  六、城头山城邦首府的宫殿式建筑
  七、城头山城址是澧阳平原上长达2000年的政治、宗教中心
  八、距今5800~5300年城头山聚落从酋邦到城邦的转变
 第三节 距今5300~4000年的城邦群及霸国的产生
  一、多间连房的出现与小家庭制度的向北扩展
  二、男祖崇拜与早期图像文字
  三、阶级分化的加剧
  四、屈家岭文化时期城邦群的出现
  五、距今5300~4300年霸国产生的可能性
 第四节 距今4300~4000年“王国”的出现
  一、石家河城继续繁荣
  二、汇聚四方文化因素
  三、阶级分化更突出
  四、宗教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五、王国的出现
 第五节 夏、商、两周时期荆楚的霸国、王国及其向帝国的过渡
  一、楚祖祝融的地望不似“郑”而疑为南岳
  二、从《楚居》和炭河里遗址等看季连所降的□山可能在宁乡一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地方史志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