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作者:哈全安

开 本:23cm

书号ISBN:9787201101101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16-03-0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内容简介

中东地区,是现在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等错综复杂关系的一个重要聚焦点。大国关系、地区安全、民族宗教矛盾乃至各种文明的激荡碰撞,都在这个地区充分展示与体现。应当说,目前的各种体现是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上表达出来的。人类文明发展史是一个大历史进程,各种历史力量运动其间,各种正能量与负能量也在其间此消彼长。要充分了解中东地区的这些历史积淀,必须要有对这个地区的历史、社会、文化、民族、宗教等问题的尽可能完整的了解。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目录

中东国家史概述
前言
**章 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一、从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到塞尔柱突厥苏丹国
二、从蒙古西征到奥斯曼国家的兴起
三、奥斯曼国家的扩张
四、奥斯曼国家的政治与宗教
五、奥斯曼帝国的社会与经济
第二章 奥斯曼帝国黄金时代的结束
一、苏丹权力的式微
二、包税制的兴起
三、商路转移与价格革命
四、对外战争的败绩
第三章 自上而下的新政举措与宪政运动
一、塞里姆三世与马哈茂德二世的新政举措
二、花厅御诏与坦泽马特时代的改革
三、宪政运动
第四章 传统经济社会秩序的衰落
一、1800年前后奥斯曼帝国的经济社会结构
二、西方列强的贸易扩张
三、市场化进程的启动
四、智力的觉醒
第五章 从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到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一、青年土耳其党革命
二、奥斯曼帝国的终结
附录一:伊斯兰传统文明的基本特征
一、教俗合一的国家形态
二、国家所有制的土地制度
三、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社会对立
附录二: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
一、教俗合一的国家形态
二、中东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三、现代民族国家的兴起与绝对主义的现代化模式
四、工业化的演进趋势
五、地权的演变与乡村农业的发展
六、社会生活的变迁
七、宪政制度与民主化进程
八、世俗主义与伊斯兰主义
本书引用的参考文献
索引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节选

1656—1676年,阿尔巴尼亚人科普鲁鲁·穆罕默德和法兹勒,艾哈迈德出任维齐尔,成为御前会议的核心人物。相比之下,自15世纪中叶开始,突厥血统的穆斯林出任维齐尔者寥寥无几。至于御前会议中的大法官和财政官,依旧多为具有伊斯兰教背景的突厥穆斯林。
奥斯曼国家建立初期,地方行政区域名为桑贾克(意为旗帜),桑贾克的长官称作桑贾克贝伊。巴尔干半岛征服以后,奥斯曼国家的疆域明显扩大,苏丹遂在鲁梅利亚和安纳托利亚设立行省,行省长官称作贝勒贝伊,亦称帕夏,驻节地分布为埃迪尔内和安卡拉。巴叶济德一世当政期间增设鲁姆作为第三个行省,驻节地为锡瓦斯。1468年增设卡拉曼作为第四个行省,驻节地为科尼亚。至17世纪初,奥斯曼国家的行省达到32个。典型的行省建立在军事封邑即提马尔制度的基础之上,下设若干桑贾克,每个桑贾克包括若干军事封邑,军事封邑的领有者称作西帕希。贝勒贝伊、桑贾克贝伊和西帕希代表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行使统治地方的世俗权力。桑贾克贝伊的任期通常不超过3年,届满后由贝勒贝伊举荐至御前会议,再由苏丹任命为其他桑贾克的贝伊。17世纪初,鲁梅利亚行省下辖24个桑贾克,安纳托利亚行省下辖14个桑贾克,大马士革行省下辖11个桑贾克。亦有一些行省不设桑贾克,如伊拉克的巴士拉和巴格达、阿拉伯半岛的哈萨和也门、北非的埃及、的黎波里、突尼斯和阿尔及尔。行省处于奥斯曼帝国苏丹的直接控制之下,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免。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作者简介

哈全安,吉林省吉林市人,1961年生,回族。1978—1991年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曾在伊朗德黑兰大学文学院进修,主要著作包括《古典伊斯兰世界》《阿拉伯封建形态研究》和《中东国家的现代化历程》。现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天津市政协常委、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人选教育部首批“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天津市“131”创新性人才培养工程第—层次,主讲的“世界上古中古史”人选国家精品课程,获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中东国家史·(610-2000):奥斯曼帝国史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世界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