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贤评说口似碑: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言论辑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群贤评说口似碑: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言论辑

群贤评说口似碑: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言论辑

作者:刘建平主编

开 本:22cm

书号ISBN:9787568700818

定价:42.8

出版时间:2016-12-01

出版社:湘潭大学出版社

群贤评说口似碑: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言论辑 内容简介

  《五灯会元》上说:“劝君莫要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意在劝人不要刻意为自己立石碑,只需真心实意立德行善,连路上的行人都会说你好,那是一座座口碑。人们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2015年11月14日,湘潭大学历史系为退休多年的郭汉民教授举行“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前后收到贺电贺信20多封,有来自全国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120多人参加会议,其中有中国近现代史和高等教育学领域的教授与博士生导师六七十人,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专家,也有年富力强的青年学者,真可谓“群贤毕至,少长成集”。会议开了一整天,大会之外,还设了两个分会场。与会人员发言热烈,争先恐后,大家热议湘潭大学的尊师重教;热议师承、学脉及学风、文风之传承;热议师生交往、师友交往之真情实意;热议郭汉民教授为人、为学、为师之道及其潜心学问和教书育人、力行“研讨式教学改革”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精神之回归。座谈会热烈而温馨,充溢着满满的正能量,所形成的气场,令人难忘,感人至深。与会学者说,这是一次“得人心、聚人心、振人心”的会,“在学界开创了一个了不起的先例”,足以“嘉惠学林、嘉惠后人”。与会者“心灵受到洗涤与震撼”。  有感于这次座谈会的成功召开与热烈反响,会后不久,我们即着手整理与会学者的发言,并发给他们本人审查、确认,修改、补充。在各位同仁的支持下,我们得以顺利编辑成册,取《群贤评说口似碑》为书名,奉献给广大读者。希望它的出版能对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所裨益。

群贤评说口似碑: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言论辑 目录

湘潭大学刘建平副校长在座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湘潭大学历史系宋银桂主任在座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答谢词

贺电、贺信辑录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贺信
张磊先生贺信
苑书义先生贺信
耿云志先生贺信
萧致治先生贺信
刘明翰、陈月清教授贺信
林家有先生贺信
骆宝善先生贺信
冯天瑜先生贺言
熊月之教授贺信
郑师渠教授贺信
谢俊美教授贺联
雷鸣强教授贺信
罗木生先生贺联
郑永福、吕美颐教授贺信
严昌洪教授贺信
董丛林教授贺信
何一民教授贺信
麻天祥教授贺信
邱捷教授贺信
周兴棵教授贺信
欧阳哲生教授贺信
周秋光教授贺信
李育民教授贺信
王宏斌教授贺信
张伟然教授贺信
陶季邑教授贺信
贺电名录
……

尊师重教
薪火相传
学术人生
教学改革
友朋交谊
中大学缘
师生情深
友朋交谊
中大学缘
师生情深
会议综述
新闻报道

附录

群贤评说口似碑:郭汉民《文集》出版暨从教45周年座谈会言论辑 节选

  《群贤评说口似碑》:  二三十年来,社会在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巨变。受商品大潮冲击,处物欲横流之中,深感必须有一种精神,方可卓尔不群,独立于世。诚、信、勤、俭、恕、慎、谦、和、公、廉,这十个字即是我笃信而躬行的中国文化精神。律己要严些,对人要好些,名利看淡些,责任看重些。本着这种信念,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埋头耕耘,潜心学问,用心教书,诚心育人,虽然成绩不大,贡献不多,却也是竭尽了心力,辛苦并快乐着。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我与世无争,与人无求,对别人给予的温暖,却是点点滴滴铭记在心头。借此机会,我要表达由衷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老师们。师从林增平先生是我此生*大的幸运。林先生一生经历坎坷,贡献卓越,穷不怨尤,达无慢薄,人品学品,浑然天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品德。他的道德文章,堪称一代师表。他的为人处世、言行举止,我耳闻目染,成为我的人生坐标。先生对我的厚爱和信任没齿难忘。他如陈旭麓、李文海、龚书铎、吴雁南、隗瀛涛、陈胜粦、刘望龄等先生,虽然都已作古,但是在我心中他们依然活着。健在的老师像戴逸、苑书义、章开沅、耿云志、张磊以及在座的冯祖贻、刘泱泱、郑和钧等先生,都对我诸多帮助,关爱有加。  其次,我要感谢我的朋友们。在近代史学界,我有许多好朋友,大家互相爱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到了广州,“有困难找王杰”,成了我们的共识。可喜的是,我到不少地方,都有那里的“王杰”。像今天到会的许多同龄人包括比我小一些的学界同仁,都是我的好朋友、老朋友。我们相交淡如水,友情重如山。在一个唯金钱是求的社会里,我们的友谊和真情是*可宝贵的。  再次,我要感谢我的妻子余幼钦女士。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她支持我读研究生;她放弃了争取去广州工作的打算,支持我留在林先生身边。她一直承担大部分家务,使我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T作;同时她对我的老师、亲友和学生都很友善,师友和学生到家里来,都热情接待。她对金钱看得很开,支持我做有意义的事情。  *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学生们。从新世纪开始,我的子女都不在身边,只有一批学生守护着我们。我们病了,学生轮流照顾,无微不至,不是子女,胜似子女。学生是教师生命的延续和价值的体现,学生们事业有成,老师脸上有光,心里高兴。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拥护是我坚持研讨式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学生们实际上成为我们精神愉悦、生活幸福充实的重要源泉。有人说,退休了还有人理你,你就是幸福的人。我们退休回到河南老家平顶山,不时有学生远道来探望,使我们倍感幸福。我和老伴走到有学生的地方,都会被幸福和快乐包围着。我们教好学生、关爱学生,是教师职责与师德的内在要求,并不求回报,但凡是爱我们的学生,我都会铭记于心,心存感激的。  湘潭大学历史系是我*后的安身立命之所,我对它怀有深厚的感情,诚恳地希望在座的专家学者多多予以支持。  顺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中国史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