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谈 曾国藩治国之道
唐浩明谈 曾国藩治国之道作者:唐浩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9031572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9-02-01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唐浩明谈 曾国藩治国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摘选了大清名相曾国藩上百道向朝廷递交的奏折。这些奏折与那个时期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息息相关,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作者除对这些奏折进行了白话翻译之外,还对其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了精彩而详尽的分析、总结、评点。试图从中找出曾国藩挽救清朝的信念以及他治国行政的理念,也从另一个侧面剖析了大清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败局与变局。
唐浩明谈 曾国藩治国之道 内容简介
1、让读者真实、全面、深刻地了解曾国藩的一套图书。本书不是小说,而是唐浩明对曾国藩一身经世致用的学问以及一生建立的丰功伟业的挖掘、研究、解析和评点。
2、搜集的史料非常详实,其中一些是首次公开。作者还走访了曾国藩的故居、他活动过的遗址以及曾氏的后人,获取了大量宝贵的*手信息。
3、名家评名臣。曾国藩是大清名相、中兴名臣。他的思想和智慧从晚清到近代、直到今天还对我们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是为*和蒋介石共同推崇的近代伟人。唐浩明是著名作家、历史学者,也是当代中国写曾国藩、评曾国藩的*人。他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表的百万字长篇小说《曾国藩》,掀起的“曾国藩热”至今不衰。被誉为*经典的历史小说之一,不但入选《亚洲周刊》百年中文小说百强榜,更被中纪委作为推荐干部阅读的图书,名列“*受中央国家机关干部欢迎的10本书”第三位。近三十年来,他更苦心研究曾国藩的所有文章和事迹,可以说没人敢说比他更懂得曾国藩。
4、值得收藏并反复阅读的一套系列图书。本书大16开,装帧精美,既具有史料价值、思想价值,更具有实用价值。不管是政商名流,还是平头百姓;也不管是针对事业,还是生活,我们都能够从这一套皇皇巨著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营养。
唐浩明谈 曾国藩治国之道 目录
目 录□原折:授翰林院侍讲及四川正考官呈请代奏谢恩状
道光二十三年八月初四日/001
□译文:授翰林院侍讲及四川乡试正考官请为代奏谢恩状/001
□评点:清代奏折的传递/002
□写作简析:以贴切之用典、工整之对仗抒格外感激之情,文字华丽而不绮靡。/005
□要言妙道:愧屡沐夫鸿施,曾无坠露轻尘之报;唯勉勤乎蛾术,益凛临深履薄之思。/005
□原折:应诏陈言疏
道光三十年三月初二日/006
□译文:应谕旨命陈述意见疏/006
□评点:人才的激励机制:转移、培养、考察/014
□写作简析:先端出总目,然后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引典援例,辞气生动,将一篇学术论文写得情词并茂,好看又经看。/017
□要言妙道:以臣观之,京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外官之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有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将来一有艰巨,国家必有乏才之患。/017
□原折: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咸丰元年四月二十六日/018
□译文:敬呈皇上美德三项并预防所伴之流弊疏/018
□评点:这道折子太出格了/026
□写作简析:借美德为引子,着重在指出流弊。弊病既看得准确,文字则更是明朗犀利,并不给至高无上的皇帝以情面。文风如作风。早期的曾氏便是这样一种黑白分明、疾恶如仇的性格。/028
□要言妙道:臣谬玷卿陪,幸逢圣明在上,何忍不竭愚忱,以仰裨万一。虽言之无当,然不敢激切以沽直声,亦不敢唯阿以取容悦。/028
□原折:备陈民间疾苦疏
咸丰元年十二月十八日/029
□译文:详细陈述民间疾苦疏/029
□评点:道光末期中国百姓的三大苦难/036
□写作简析:从百姓众多苦难中拣出三个*大的苦难来上报,这既需要眼力,更需要胆量;至于能否打动人主之心,则还要看事例充足不充足,若要让他心惊肉跳,那便要依仗文笔了。关于这两点,此折都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039
□要言妙道:国贫不足患,唯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一家久讼,十家破产,一人沉冤,百人含痛,往往有纤小之案,累年不结,颠倒黑白,老死囹圄,令人闻之发指者。/039
□原折:严办土匪以靖地方折
咸丰三年二月十二日/040
□译文:严办土匪以安定社会秩序折/040
□评点:不惧恶名重典以锄强暴/045
□写作简析:不辞艰难,不惧恶名,以靖地方安良民为己任。这是此折的内容主题。文章立意既高,其气势自然充沛。古人说“文以气为主”,韩愈的文章在这方面表现得*为突出。曾氏为文崇尚韩愈,从这道奏折中可见韩文对曾氏的影响。/047
□要言妙道:臣之愚见,欲纯用重典以锄强暴,但愿良民有安生之日,即臣身得残忍严酷之名亦不敢辞;但愿通省无不破之案,即剿办有棘手万难之处亦不敢辞。/047
□原折:特参长沙协副将清德折
咸丰三年六月十二日/048
□译文:特参长沙协副将清德折/048
□评点:参折的*大秘诀——辣/049
□写作简析:先揭出皇上所关注并痛恨的种种军营恶习,随后指出副将清德恰是造成此种恶习的罪魁祸首中之一员。这样一排列,清德的“副将”还保得住吗?不得不佩服行文的老辣。/052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历史随笔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