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河流故事:流淌的江河博物馆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都河流故事:流淌的江河博物馆

成都河流故事:流淌的江河博物馆

作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20107450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8-06-01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构筑防洪屏障。晚唐高骈改郫江之前,“二江”相并而流,双过郡下,西汉扬雄《蜀都赋》这样描绘:“两江珥其前,九桥带其流”。生动地刻画了当时的城市格局。城池地处东北,“二江”流淌西南,既有取水之便、舟楫之利,又无洪水之患,这样的城河格局无疑是成功的,无怪乎成都自秦建城至唐代的1000年间,少有大水灾的记载,杜甫在《石犀行》中赞叹:“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张仪楼在唐宣明门附近,今成都西门一带。
  造就“天府之国”。“二江”将成都平原打造为天府之国。在成都平原上延伸出许许多多支渠,构织成绿水盈盈、生机盎然的千年水网,让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陆海”,“水旱从人”的“天府”,在西蜀大地上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提升经济地位。“二江”使成都变成一座滨江城市,为成都构建了一水通天下的黄金水道,改变了成都地理位置上闭塞的劣势,沟通了西部内陆与东南沿海的联系,促进了成都的商贸繁荣,提升了成都的经济地位。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城市繁荣。秦代,成都就被称为“天府”;汉代,成都与洛阳、邯郸、临淄、南阳齐名,并列为全国五大都会;唐代,成都与大运河上的重要商埠扬州齐名,号称“扬一益二”。 在古蜀之都创造了同样辉煌的城市文明。
  营造优美环境。“二江”的支流解玉溪与金水河均系唐代所开,自东向西,穿城而过,并与摩诃池构筑成完善的城市河湖水系,具有供水、排水、蓄水、滞洪、环保等多种功能,让成都成为名副其实的活水之都,为成都营造出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优雅的生活空间,成为一座被鲜花和流水环绕的城市,拥有“四十里如锦绣”的满城芙蓉,“二十里中香不断”的梅花长廊,“远近林盘如绿岛,万顷佳禾似海洋”的独特林盘景观。这种境界在唐代—五代—宋代达到极致。在花蕊夫人的一百首宫词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孕育特色工艺。“二江”将岷江引入成都,不仅水量充足,而且水质优异,由此孕育了著名的成都丝绸—蜀锦,蜀汉政权在成都城南今百花潭一带设锦官城,故成都又有锦官城、锦城之别称。蜀锦行销魏、吴,成为蜀汉政权的重要财政收入。杜牧在扬州曾目睹“蜀锦红船重”的盛况。蜀中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蜀绣蜀锦、漆器、造纸制笺业、酿酒业也得益于优良的水质。
  繁衍城镇群落。“二江”通航对成都平原的发展非常重要。由于水运便利,形成许多码头、村落和乡镇。汉代,于“二江”流域设置郫、新繁、新都、广都等县;唐代,成都府所领16县全部在都江堰灌区,其中大部分地处“二江”流域。成都平原县一级行政区的密度与长安、洛阳、扬州不相上下。成都平原人口东汉中期达182万,唐代达160万。
  催生优秀作品。“二江”营造的优美生态环境和优雅的生活空间为寓居此地的文人墨客留下太多题材。江川之秀、景色之美、物产之丰,催生出历代咏颂成都的无数诗赋。文学史上,汉赋四大家蜀占三席,西汉杨雄、东晋左思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蜀都赋》;李白、杜甫、岑参、武元衡、刘禹锡、薛涛、花蕊夫人、宋祁、陆游、杨慎、杨燮、李调元等历代诗人留下许多咏诵成都的诗篇。尤以李白的《上皇西巡南京歌》*为知名:“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更是描绘了成都美好的生态环境。
  因水而困
  宋末元初,宋元之间在四川盆地的战争连绵50年,蒙古军三次攻入成都,造成很大的破坏。明末清初,农民义军、清军、南明军、地方武装在成都平原的争战长达37年,破坏程度更为严重。两次战乱使成都城池毁灭,人口锐减,水利设施遭到重创。元、明、清三代政权稳定之后,虽然大力兴修水利,但是城乡水环境再也难以恢复到唐宋时期的*佳境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方面水利建设成效斐然,建成以都江堰为骨干的系统水利工程,为防洪安全、农田灌溉及城乡供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岷江水资源的超强度开发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江河水量锐减,水质变差,严重影响河流健康生命及城乡水环境。其重要标志有以下四方面......
  ……

成都河流故事:流淌的江河博物馆 作者简介

作者:艾南山,地理与环境科学家,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首届会长,现任荣誉会长。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曾任兰州大学副校长、我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参赞
作者:陈渭忠,水利史专家 成都市水务局教授级高工。参与编撰《成都市志•水利志》《成都水旱灾害志》《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作者:张承昕 市政规划和建设专家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专家,曾撰写《成都市城市水网历史变迁情况》《恢复古河道,重建城市生态文化廊道》等报告

作者:范 晓,地质学家 四川地调局教授级高工,《中国国家地理》撰稿人,曾出版《太行山之路》《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等多部地理地质专著

作者:朱成,国家一级美术师 四川雕塑协会名誉会长,四川成都博物馆协会副会长,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作者:艾南山,地理与环境科学家,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首届会长,现任荣誉会长。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曾任兰州大学副校长、我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参赞 作者:陈渭忠,水利史专家 成都市水务局教授级高工。参与编撰《成都市志•水利志》《成都水旱灾害志》《成都经济地理大辞典》等,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作者:张承昕 市政规划和建设专家 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专家,曾撰写《成都市城市水网历史变迁情况》《恢复古河道,重建城市生态文化廊道》等报告 作者:范 晓,地质学家 四川地调局教授级高工,《中国国家地理》撰稿人,曾出版《太行山之路》《成都平原与龙门山》等多部地理地质专著 作者:朱成,国家一级美术师 四川雕塑协会名誉会长,四川成都博物馆协会副会长,成都市文联副主席,成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作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作者:唐亚,生态学家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贡嘎山国家野外生态观测站客座研究员。 现任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会长 作者:刘卫兵,高级建筑师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建筑学学会会员。设计作品“川西林盘”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出版专著《林盘》 作者:华桦 ,独立媒体人《人文地理》专栏作家,发表《河流:水流镌刻的年轮》《山地:山石发出的回声》。《成都河流故事》主编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上一篇:药洲石刻     下一篇:史家胡同循迹 刘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