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作者:何岩.谭铁牛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30257604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09-10-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目录

序一序二1978:从高考起步1981:科学基金1982:博士1989:在青联的六家庭中成长1984: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才几1985:博士后制度1986:我和中国”863”计划1987:超导人生1991:纳来科技1992:炼塑为金1994:”百人计划”成就我的回归梦1994:院士1996:西部之光光耀西部1997:CNNIC1997:野外台站——情系苍穹..1998:知识创新工程1999:那一场意文深远的分配制度改革2000:“科教结合”与时代同行2001:自主创新引领龙芯发展2001:中国的软实力2002:青藏铁路2003:用科学的利器战胜”非典”2004:DNA鉴定2004:曙光在前2005:能源安全的若干思考2006:我与量子的交道2007:五四奖章标兵2007:中国青年群英会2008:创新为民科技救灾(上)2008:创新为民科技救灾(下)2009:继往开来文章配图作者表后记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节选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那次会议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以中国科学院特邀的31位中青年科学家所写的31篇文章回首了31年来科研工作者在科技事业上所做出的诸多成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回顾了其间重要的历史事件,回顾了全国青联事业的光辉历程。深情叙述了几代科技工作者追求科学真理的拼搏精神与人生价值,着力描绘了中国科技的辉煌成就和美好未来。《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特别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大中学生,亦可作为团委、青联等组织的培训读物。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相关资料

插图:1987年,北京博士后联谊会成立,联谊会为广大博士后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汲取其他学科营养的机会,也为广大博士后人员架起了交流经验、沟通感情的友谊之桥。同年底,为了造就一大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国家决定适当扩大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规模,允许各建站单位自筹经费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允许外籍人员申请来华作博士后研究,开始了新的尝试。可以说,这是中国博士后制度国际化的开端。 这一年,我在理论物理所取得博士学位,但按照理论物理所对博士后制度的规定,为了避免“近亲繁殖”,本所毕业的博士生不能直接留在研究所做博士后或留在所里工作,必须先到别的博士后流动站或国外研究结构和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当取得突出成绩后,才可与其他博士后一样平等地竞争到研究所工作。当时,由周光召老师推荐介绍,并得到李政道先生的强烈推荐,我获得了赴德国做首期博士后的机会。基于国外博士后制度已比较完善,有许多值得我们去学习。随着博士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博士后制度的作用和效果日益凸现,受到科技界、教育界人士和国内外博士的重视和欢迎。但同时随着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人数不断增加,设站单位零散分布于全国各地,实施集中管理使博士后工作效率逐渐降低等问题也逐渐突出起来。为此,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人事部和博管会开始探索建立高效的博士后工作管理体制。1990年进行博士后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逐步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管理权限,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至试点省市,增强省市人事部门在本地区博士后管理工作中的综合协调作用。1994年10月,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下发通知,批准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成立我国第一个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我国博士后制度向前发展的又一项重要尝试,它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了我国现代化企业的建立。 后记 当历史的脚步踏人2009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我们将共同纪念伟大祖国豪情激烈的盛世华章。回首60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目光将在1978年长久地停留。那一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春天的大门——31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31年中华大地巨变沧桑,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智慧为世界上演了一段炫目的传奇。改革开放,科技先行。全国科学大会奏响了科学春天的序曲,开启了划时代科技纪元——31年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

科学春天里的年轻人

自然科学 总论

在线阅读

上一篇:迷人的生物学     下一篇:广义模糊集值测度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