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

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建设

作者:郑慧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701006792

定价:33.0

出版时间:2008-04-09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核心理
念,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和谐社会基本内涵可以从
“社会时态”、“社会状态”和“社会形态”这三个视角进行理性解读:
从时间维度看,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时态”,即它是一种渐进的社
会成长过程,表现为社会始终从不和谐到逐渐和谐的历史进程,也表
明不同历史时期所谓社会和谐的尺度差别;从空间维度看,和谐社会
是一种“社会状态”,它关注的是“时下”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规
范及其运行过程中的实际表现;从时空维度的结合上、质量相互关系
上看,和谐社会应该是一种“社会形态”,即和谐社会是指人类社会
进步所达到的总体性和谐的一种境界,它应该体现为“应然”与“实
然”的高度统一,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因此,应该将和谐社
会具体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谐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
康社会的和谐社会这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而通常所指的和谐社会
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和谐社会,这是我们所说的构建和谐
社会的现实基础,也就表现为从“社会状态”的和谐逐渐走向“社会
形态”的和谐的客观历史过程。
     有些学者还对“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进行了古今中外的历史
考察,认为社会主义就意味着和谐。早在1803年,法国空想社会主
义者傅立叶就撰写了《全世界和谐》一书,说明了和谐社会的制度与
组织状况。1824年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创
办“新和谐公社”(New Harmony),进行和谐社会实验。1842年,德
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魏特林在《和谐与自由的保证》中,把资本主义称
为“病态社会”,把社会主义直接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明确指
出新社会的“和谐”不是“个人和谐”,而是“全体和谐”。马克思曾
经称赞这本书是工人阶级“史无前例光辉灿烂的处女作”。后来,马
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预测未来社会不仅在人与人、人
与社会之间,而且在人与自然之间,都应该形成和谐的关系。这些表
述成为我们今天解读和谐社会核心内涵的直接理论依据。此外,中
国传统丰富的“和合”理念、宽容精神、仁爱哲学、天人境界以及人性
关怀等思想也成为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它既表达了立足
现世、关注民生、调节矛盾、协调利益的积极人世旨趣,又展现了人类
对未来社会样态的道德理性精神的深刻思考。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
思想变迁史的批判继承规律看,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
谐社会建设必然体现自身的诸多特殊性,但是文化的传承肯定是不
可回避的历史性选择。因此全面梳理古今中外的思想资源对于理解
并架构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构体系,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现实
课题。
    有些学者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一个没有矛盾和
冲突的社会。社会是由不同利益、不同价值观念的个体组成的,而
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分化,组成社会的个体又分化为不同的阶级、阶
层、种族、民族以及各式各样正式的或者非正式的群体,各种群体之
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人们只能暂时控制和
缓解,而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消除矛盾和冲突。因此,问题的关键在
于,如何有效地将矛盾和冲突控制在社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如何*
大限度地缓和甚至化解矛盾和冲突,使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小。和谐社会就是各种矛盾和冲突处于协调的、有序的、均衡的状
态的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处于可控的范围内。
    一些学者从生产关系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强调指出:当前提出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是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由于存在不同的经济成分、不同
的分配形式,人们之间存在利益的差别,以及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方面的差别。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承认这些差别,坚持社会主义原
则,不断缓解由这些差别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
    许多与会学者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描述为“和而不同”的社会。
所谓“和而不同”,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炼出来的,也是符合人
类政治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所谓“和谐”是多样化发展基础上的协
调和均衡;“和谐”不仅强调均衡,更承认并保护特色和差异。在当
今中国社会,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情况下,要努力找到一
个大家共同相处、和谐发展的状态,实质上就是“和而不同”。有学
者对此做了更加生动的描述:这种“和而不同”的和谐社会超越了人
类所经历过的一切平等;它不是速度主宰下的发展,而是强调发展的
目的,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它超越了我们所经历过的一
切发展,实现了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经济、政治与文化,人类社会与
自然,当代人与后代人等等之间的均衡与协调,这种发展包含着社会
公正。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并把握社会
的发展规律。
    有学者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进行了进一步解析,指
出和谐社会就是一个人们按照一定的法律和道德规则安定有序地生
活,并且充满活力、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社会。因此,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六大特征中,“充满活力”是核心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
义、诚信友爱”则是保障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政治制度和法律、道德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中国政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