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建设概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社会建设概论

社会建设概论

作者:吴忠民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3561566

定价:59.0

出版时间:2017-08-01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

社会建设概论 内容简介

  继《社会学理论前沿》一书之后,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专业研究团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又推出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主要供党政干部和研究生阅读的《社会建设概论》。  无疑,社会建设作为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并列的,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经为人们所广泛认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已经到位。不能否认,人们对于社会建设的认识有时容易陷入两个明显的误区。第1个误区是:对于社会建设整体内容的理解有时不够全面,将社会建设基本内容的理解仅仅限于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而忽略了优化社会结构这一*为基础性的社会建设内容,忽略了促进社会公正对整个社会建设的“定向把控”作用。第二个误区是:即便是对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理解,有时也不够准确。对于改善民生具体内容的理解常常过于宽泛,外延过大,以至于无法把握,而且对民生本身的特性及规律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于社会治理的理解经常侧重于“政法”以及“维稳”的角度,而不是从社会治理的社会交往源头、从社会各个群体利益协调的层面来予以认识和把握,所以难免忽略了社会活力的极端重要性,并使得社会治理实际上变成了“社会管控”,背离了创新社会治理的宗旨。鉴于此,我们深觉有必要写作一本《社会建设概论》,以矫正前述两个明显的弊端。  就《社会建设概论》这类书的写作而言,一个难点便在于如何选择具体内容。社会建设涉及的内容及头绪十分繁多,弄不好,这类书的写作便成了罗列社会现象和社会政策的“万花筒”,内容驳杂繁多,却没有“主线”和“逻辑结构”,以至于让人们对社会建设的理解不得要领。为防止这一弊端,《社会建设概论》试图以社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为主线,从社会建设基本内容相辅相成的四个方面,亦即从优化社会阶层结构、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以及促进社会公正四个角度,阐述如何促进社会构成“如何保障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如何化解社会矛盾”以及“如何推进社会建设”等*为基础的社会建设问题。同时,《社会建设概论》在阐述社会建设每一方面的基本内容时,均是先阐述相关的理论,再阐述相关的具体内容,试图以这样的“主线”“逻辑结构”和“叙事方式”,让读者对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能有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了解。  《社会建设概论》定位为研究性的教材,是一部教材、专著两者兼具的著作。现在,虽然有关社会建设的专著推出了不少,但出版的社会建设教材却不多见。《社会建设概论》试图在社会建设教材的建设方面作一个尝试。另外,写作时,在全书整体观点协调的情形下,允许各位作者有一定差异的不同看法。  在每一章内容的后面,还列出了一些思考题,并推荐一些较为典型的阅读参考书目,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延展性思考和阅读空间,以加深读者对社会建设相关问题的认识。

社会建设概论 目录

导论 社会建设提法的由来与基本内容
一、社会建设提法的由来
二、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
思考题

**章 社会阶层结构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社会阶层结构相关概念界定
二、社会阶层结构研究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阶层结构的内部机理研究及其演进
四、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化
思考题

第二章 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一、中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形成完整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
三、畅通并拓展社会流动渠道
思考题

第三章 民生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
二、民生的界定及具体内容
三、民生基本内容的基本框架是“3+2
四、民生问题的特性
五、改善民生必须遵循的几个重要规律
六、延误改善民生的负面效应
思考题

第四章 就业问题
一、就业相关概念辨析
二、新中国就业体制变迁及现状
三、就业问题的理论分析视角
四、当前中国的充分就业问题及对策
五、当前中国的体面就业问题及对策
思考题

第五章 社会保障
一、社会保障的核心概念及其意义
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演变
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个重大问题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未来走向及对策建议
思考题

第六章 公共卫生
一、公共卫生概论
二、中国公共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领域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与治理
思考题
……

第七章 社会治理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八章 社会组织培育
第九章 社区治理
第十章 社会风险治理
第十一章 网络社会治理
第十二章 社会公正理论
第十三章 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不公现象
第十四章 积极维护和促进社会公正

后记

社会建设概论 节选

  《社会建设概论》:  二、新中国就业体制变迁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在国家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就业福祉不断增进。在改革开放之前的30年间,国家适应特定的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的需要,建立了以计划分配为主要特征的就业体制,基本实现了以平等就业为基本理念的全民充分就业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国家对传统的就业体制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以公平就业和自主择业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就业体制。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相对灵活的就业体制  1949-1957年间,全国各地在土地、企业、社会关系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全面改革,社会活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经济领域,多种经济成分并行发展和*终的整合统一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城乡地区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国家通过实施多种政策措施基本上消灭了城市和农村长期存在的失业和半失业现象,大大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民群众也利用当时的政策空间,开始了自主就业和创业方面的一些尝试。  当时,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城乡居民的就业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安排和部署。在农村地区,国家通过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民的“人手一份地”的目标,并且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开始实现农民的组织化,基本解决了农民的失业和盲目流动现象;而在城镇方面,国家则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具体措施。譬如,国家对城市的失业人员实施了临时性的社会救济,保证失业人员享有基本的生存权,随后国家通过以工代赈,为失业人员提供各种临时性的工作岗位。  在创造就业岗位的同时,国家也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可以说,支持和鼓励自谋职业是当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创造工作岗位的一种补充性措施。这种自主创业的主体主要由两部分人群组成:一部分人群是城镇失业人员。1953年8月,国家提出,部分城镇失业人员可以考虑自谋出路,国家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为此,政府在城市中设立劳动介绍所办理失业登记和职业介绍,鼓励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实行“介绍就业与自行就业”的方针。同时,国家规定,机关团体、学校、军队(后勤生产部门不包括在内)招用工人、职员,手工业作坊招收学徒,小城镇工商企业招用工人、雇员,私人雇用保姆、厨师及招用临时工,可以由本单位自主决定。这样就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提供了保证。1958年后,国家全面加强了户籍管理,严格限制人口的城乡间流动,而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成为全国城乡地区唯一的就业岗位提供体制,于是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现象逐步消失。  (二)改革开放前计划分配的劳动就业体制  1958-1978年间,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大一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包下来”的就业政策和劳动力统一调配的政策逐步发展成为“统包统配”就业政策,即城镇劳动力统一由国家包揽就业,用行政手段实行“统一计划、统一招收、统一调配”。统包统配成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劳动就业体制*重要的特征。  自1957年始,由于政府安置就业对象大幅度增加,国务院决定取消此前实施的企事业单位等自主使用临时工的指标,各个单位使用临时工也改由政府部门批准。于是企业用工权几乎全部集中到劳动部门,*终形成了以“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劳动就业制度。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上,国家实行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此后,尽管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特殊时期,为缓减城市就业压力国家也曾实行了精减城镇职工、压缩城市人口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办法,但到1978年前,国家总体上一直实行的都是“统包统配”的就业体制。这种“统包统配”式的就业体制主要有以下一些基本内容:国家对城镇劳动力使用实行统一计划: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统配”和“固定工”制度:国家对城镇过剩青年劳动力实行“下乡”就业政策;在农村地区,国家通过集体化和组织化的生产生活形式,将农村劳动力限定在土地之上,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全面就业。但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计划分配式的劳动就业体制的积极作用日益消减,而隐性失业日益严重、劳动者的积极性难以发挥等不良影响日益明显。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政治军事 政治 政治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