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作者:/国别:中国大陆

开 本:32开

书号ISBN:7806594256

定价:25.0

出版时间:2002-11-01

出版社:巴蜀书社


在末世审判问题上,虽然巴氏和默氏都认为这必须是整个神学的一个根本范畴,但巴氏尤其关心*终事情的揭示,即关心上帝的三位一体之绝对爱的教义本身。按照他的看法,上帝通过基督展示的这种爱,已经启示了上帝对人的罪过的胜利。末世审判在这里表现为在基督身上实现的历史的完成,而十字架则是在上帝之爱中现出的对世界末日审判的法庭。与巴氏不同,当默氏专注于矛盾的经验和现实中的冲突时,他谈论的是还没有实现的完成,是上帝对末世审判的保留:通过基督实施的拯救,则是一种参与,是要对末世审判的预先完成。
巴氏和默氏由于在不同方向上展开世论,自然对历史就有不同的理解。在巴氏看来,正是基督的露面才使永恒性在时间上被当下化,如此,历史才像旭日冉冉升起在被填充了的永恒性
——即在三位一体的自我奉献中完成的神性的丰盈——之地平线上。事实上,巴氏用彻底三位一体说来解释历史,当他把历史放在上帝三位一体的内在性中时,历史就有了三位一体的结构。由此,历史也是一部由三位一体的爱所筹划、导演和完成的“神学戏剧学”。与巴氏相反,当默氏用他忧郁的眼光注视世上的压迫、暴力和苦难时,历史在他眼里就尤其是人类痛苦的历史。但是,历史既然按照上帝的末世预言走向拯救的未来,那么,人类苦难的历史也应该被看成是人类要为此承担责任的充满希望的历史。就是说,历史是一种在人类自由的实现中生成的历史。
由于对历史理解的不同,默氏和巴氏对上帝有不同的解释。默氏强调说,上帝就是过去的和将来的上帝。说他是过去的上帝,因为他并没有让无数无名的过去、沉默和忘却归于寂灭,而是让人类触动它们;说他是一个将来的上帝,因为他已经许诺人一个新的得救的未来。所以,对上帝的信仰就意味着对过去苦难的记忆和上帝的末世预言。这里,我们也可以通过来自苦难深渊的控诉呼喊,在满怀渴望地追问上帝和回忆苦难历史(还有多长?)中来经验上帝。相反,对于巴氏来说,上帝尤其是现在的上帝。那位通过基督而显明自己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丰盈、绝对的爱的馈赠:是根据现在并且总已经在现实的历史中被实现和完成的永恒的自我运动。因此,这里真正的信仰不仅是在根据现在而被当下化的历史中对三位一体的上帝之爱的窥见,而且也是恍如置身于这种三位一体的爱之游戏中。①巴氏认为,信仰也是人顺从上帝以参与内在的神圣生活的行为。
因此,巴氏特别强调人自由两重性中上帝支配的那一面,而不大讲自由的自我支配(Selbstverfuegung)的另一面。巴氏警告我们说,罪的可能性在于人把自己的自由只是单方面地理解为自主,即把自由看成毫无谢恩的绝对权力。正因为人的生存、展开、完成和归宿都因着上帝,所以,人必定在无限的自由中才能实现他的自由。,这个问题也涉及创造物对上帝的顺从,以实现上帝的意志因此参与上帝的共爱。相反,默氏强调自由的自我支配和自我实现。按照默氏人的历史是一部受难史的说法,这关系到人的现实的解放。而且,人必须担当起基督的希望。就是说,人通过自的实践使基督自由、正义和安宁的信使在社会和历史中再现出来。由此,所有人就在上帝的面前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体。简言之,巴氏的眼光对着三位一体的上帝之爱。从而展开一种神中心论的人类学,而默氏则致力于在社会——历史现实性的地平线中的一种有主体倾向的人类学。
……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开拓: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 前言

序 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承传与开拓 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自1999年9月开设“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承蒙冯达文所长主持其事,以后每月一次邀请国内和海外的的专家学者莅临中山大学主讲专题,全是学术上的真知灼见,对于研究生极多造就启发,使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产生传承和开拓的作用。如今将部分论文结集出版,展现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成果和对学术的贡献。 基督宗教早于唐初已有景教传入中国,元代也里可温教,元明清的天主教,以及清季的基督教,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六十多年之久。期间天主教士和基督教士先后引进西学西艺,兴办学校,开设医院和慈善机构,对近代中国文化事业带来一定的影响。可是在基督教思想的传播上,与中国传统文化显得扦格不入,彼此抗衡,以致基督教不能在中国植根成长。事实上从明朝利马窦以来,已有不少天主教士和基督教士,都在寻求耶儒思想的融合和出路,以期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认识到两者的同和两者的异。“相同”的固然继续加深理解,“相异”的同样需要明白异的所在。而“相异”之处也就是一方独特之处和优异之处,值得彼此去研究和分析,*终达到取长补短的效益。我们相信人类有限的思维领域,在宗教、文化、思想上是不可能有绝对的完善,只能透过交流和分享,才可扩阔视野,吸收别人的长处,建立起新的体验。 已故何世明博士在家庭和中小学教育的背景上,具有基督教信仰的基础,而在中山大学求学时代则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导。因此他数十年来对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的研究,提出“国学化的神学”和“神学化的国学”的主张。所谓“国学化的神学”,就是在神学加上儒家思想的解释,使神学具有中国文化的精神。至于“神学化的国学”,亦即在儒学思想渗透有神学的演绎,使中国文化产生一股新的动力。因此中山大学比较宗教研究所有“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开设,目的亦在沟通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建立一种新的思维理念。 “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的开设,实在有赖于中山大学李锦全教授的鼓舞和支持;冯达文所长多年来的努力,谨此致以谢忱!我们期望“何世明博士文化讲座”持续地发展下去,专书不断的出版,他日形成一种学理体系,导致基督教思想和中国文化有所传承和开拓。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当代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