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伟勋生死哲学研究
傅伟勋生死哲学研究作者:张乃芳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10139876 定价:22.0 出版时间:2014-12-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傅伟勋生死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又面临着安乐死、器官移植、克隆人等诸多新挑战。傅伟勋于此博学智思,为这个古老而新鲜的问题展开了一个新的、开放式的解答路径与诠释视域,并以其丰厚的学术素养和深邃的人生洞察力,建构出现代"生死学"学科雏形,其中的内核"生死哲学"更是贯穿古今、意蕴深厚,然又未被整理而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本书依循傅伟勋"中国本位"的"中西互为体用"的致思理路,运用他的"创造的诠释学"等方法,提炼其"生死哲学"的思想,构建出包括方法论、形上学、主体观、境界论、工夫论,以及现代精神治疗学意义共七个方面的傅伟勋生死哲学体系。这些内容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并列,而是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创造的诠释学"是其方法论的核心,其理念贯彻在整个研究中;广义的形上学包含了主体观、境界论、工夫论和现代精神治疗学,狭义的形上学则专指主体观和境界论;主体观、境界论属胜义谛内容,工夫论、现代精神治疗学则属俗义谛范畴。作者力图通过对傅伟勋生死哲学的个案阐释,深化和拓展生死哲学的探究,同时也为传统儒释道的现代转生提供些许借鉴,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推进傅伟勋所提倡的"文化中国"的主张。
傅伟勋生死哲学研究 目录
绪沦一、傅伟勋开放、兼容的学术性格
二、傅伟勋生死哲思的学养积淀
三、傅伟勋生死哲思的人生契机
**章 傅伟勋生死哲学的方法论
**节 从“批判的继承”来看“创造的诠释学”
一、“创造的诠释学”的内容与基本涵义
二、“创造的诠释学”的学理渊源
三、学者们对“创造的诠释学”的评价
第二节 从“创造的发展”看“创造的诠释学”
一、对“创造的诠释学”的补充
二、对“创造的诠释学”的评价
第二章 傅伟勋生死哲学的形上学
**节 广义的傅伟勋生死哲学的形上学
一、“生命十大层面与价值取向”模型
二、“整全(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方法
第二节 狭义的傅伟勋生死哲学的形上学
一、狭义形上学的内容
二、超形上学的突破
第三章 傅伟勋生死哲学的主体观
**节 单独实存的本然性的西方实存主义渊源
一、西方传统二元论世界观的崩落与实存主义兴起
二、萨特实存主体的本然性理论
三、傅伟勋对萨特实存主体理论的深层分析与创新
四、赫舍尔关于人的问题的研究对傅伟勋实存主体理论的补充
第二节 中国式的实存主体的本然性:心性体认本位
一、传统儒家的心性体认思想
二、佛道两家的心性体认思想
三、傅伟勋的心性论理论体系
第三节 心性体认的时间观
一、西方时间观的沿革
二、中国禅道的时间观
第四章 傅伟勋生死哲学的境界论
**节 中国文化中的生死解脱境界
一、传统儒家的生死解脱境界
二、傅伟勋对传统道家生死解脱境界的梳理
三、傅伟勋对佛教生死解脫境界的梳理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生死解脱境界
一、神性的生死解脱境界
二、人性的生死解脫境界
三、神人相即的生死解脱境界
第五章 傅伟勋生死哲学的工夫论
**节 传统儒道佛的工夫论
一、传统儒家的工夫论
二、傅伟勋对传统道家工夫论的梳理
三、傅伟勋对传统佛家工夫论的梳理
第二节 西方生死学的工夫论
一、传统的“修灵”的与实存主义的“修心”
二、他力救赎与自力救赎
……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易经译注
下一篇: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