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

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

作者:唐浩明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67541108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16-01-0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 本书特色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在家守制的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善于识人用人,坚毅不屈,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晚年倡导洋务运动,建造兵器厂、轮船厂、翻译馆,筹划学童留洋,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
曾国藩恪守理学,严于修身,被人推崇为千古**完人,但因镇压太平天国和处理天津教案饱受非议。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中兴**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曾国藩出生于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太平天国运动时,在家守制的曾国藩奉命组建湘军,善于识人用人,坚毅不屈,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晚年倡导洋务运动,建造兵器厂、轮船厂、翻译馆,筹划学童留洋,是中国现代化的开拓者。
曾国藩恪守理学,严于修身,被人推崇为千古**完人,但因镇压太平天国和处理天津教案饱受非议。

曾国藩流传*广泛的著作是《曾国藩家书》,集结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同治十年(1871年)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母、诸弟、妻子及儿辈的家信1500余封,从修身、齐家、为学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包。

本书由著名作家及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先生从1500余封家书中精选出四百篇有代表性家书,做了评点,既交代了写作背景及事件的来龙去脉,又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和精髓,是了解曾国藩家书的*好读物,也是我们进学、修身乃至建功立业的**参考书,很值得一读。

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 内容简介

1.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修身、齐家、为学、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识人用人、克敌制胜的高超技巧。

***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美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曾国藩是地主阶级*厉害的人物。

蒋介石说: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

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说:《曾国藩》写得好,我在看第二遍。

我不是曾国藩,曾国藩做的我做不到。

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

2.从政要读曾国藩,经商要读胡雪岩

唐浩明点评曾国藩家书 目录

目 录

京城做官(1840—1851):春风得意

禀父母(破天荒翰林)

禀祖父(一个不同凡庸的乡村农民)

致诸弟(为学譬如熬肉)

致诸弟(读书之要在格物致知)

致诸弟(何绍基之字与汤鹏之文)

致诸弟(戒烟、写日记、主静)

致诸弟(同意诸弟外出求学)

禀父母(和睦兄弟为**)

禀祖父母(升翰林院侍讲)

致温弟(感春诗慷慨悲歌)

致诸弟(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

禀父母(清代官员的薪俸)

致诸弟(罗泽南)

致温弟沅弟(盈虚消息之理)

致诸弟(作如火如荼之文)

禀父母(妹夫来京不能安置)

致诸弟(治学以有恒为主)

致诸弟(送妹夫王五诗)

致诸弟(诗之门径)

禀叔父(江忠源乃义侠之士)

禀父母(以杜门谢客为好)

禀父母(祖母的福分欠缺点)

致诸弟(回家有三难)

禀祖父(连升四级)

禀父母(曾府的五个千金)

致诸弟(武科考试)

禀父母(失眠药方与招运良法)

禀父母(接续家风的大功臣郭筠)

禀叔父母(道光末年的物价)

致诸弟(京师官员吃花酒)

禀父母(升授礼部侍郎)

致诸弟(不存做官发财之念)

致诸弟(官宦之家与孝友之家)

致诸弟(以“甲科鼎盛”排名)

致诸弟(不收赙仪与分送马褂)

致诸弟(广西出了大事)

致诸弟(义仓——美丽的空想)

致诸弟(直言上疏)

致诸弟(陶澍知左宗棠)

致诸弟(不可帮钱垫官之亏空)

致诸弟(诰封盖印也得行贿)

致诸弟(妻子凶恶,丈夫才能中进士)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知识读物

在线阅读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细读淮南子     下一篇:自然辩证法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