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作者:李建森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20311885

定价:89.0

出版时间:2017-03-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本书特色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是在实践唯物主义角度全面探讨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教育哲学著作。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在道德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层面,对道德主义核心理念和道德运思方式进行了深入的形而上考究,对流行于当代中国的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表现和根源、基本主张和失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理分析。继而,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了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并提出了克服这种消极影响的理路和对策。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目录

绪论 实践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主义社会思潮
一 社会伦理转型与道德问题
二 成为理论热点的道德主义社会思潮
三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与实践唯物主义
四 探寻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实践唯物主义分析
框架

章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表现和根源
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主要表现
一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意识形式
二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感性现象
第二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社会根源
一 市场化及其伦理问题
二 工业化及其伦理问题
三 城市化及其伦理问题
四 化及其伦理问题
第三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思想根源
一 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激进自由主义
二 理性主义
三 无主义和民粹主义
四 后现代主义

第二章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主张及其错误
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理论主张
一 一般理论主张
二 具体理论主张
第二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实在论
一 道德事实、道德关系主观性的僭越
二 道德语言和逻辑的“可普遍化”
第三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不可知论
一 道德认识论的基本关系
二 道德真理的伦理相对主义取向
三 实践知识的实用主义视域
第四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道德价值虚无论
一 通常的道德价值理论
二 道德价值结构性虚无主义
三 道德价值功能性虚无主义

第三章 实践唯物主义对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
节 道德规范的“道德性”限度
一 道德规范“强制性”的合理性问题
二 道德规范“前提性”的合法性问题
第二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逻辑思维困境
一 道德规范确定主义的逻辑困境
二 道德规范普遍主义的逻辑困境
三 道德规范整体主义的逻辑困境
第三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价值思维困境
一 道德价值虚无主义矛盾
二 道德价值论个人主义困局
第四节 对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逻辑和价值论
一 作为“感性世界”观照的道德事实论
二 作为“实践智慧”的道德价值论
三 作为“历史现象”的道德规范论

第四章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消极影响
——以大学生为例
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影响的表现
一 工具论道德主义
二 个体论道德主义
三 利己论道德主义
第二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影响的途径和原因
一 发生影响的途径
二 发生影响的原因
第三节 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影响的特点
一 社会分层论视域:背景
二 人类学视域:性别
三 教育社会学视域:学科类别

第五章 克服道德主义社会思潮消极影响的对策
节 宏观社会舆论层面: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理性
一 清醒认识道德主义社会思潮的实质
二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观宣传教育
三 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思维水平
第二节 中观高等教育层面:强化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实践
一 强化学校立德树人职能
二 完善道德教育机制
三 建设良好校园道德文化环境
四 提高道德教育实效性
第三节 微观个人发展层面:提升社会主义道德修养
一 提高道德学习能力和水平
二 借鉴人类道德修养方法
三 培养积极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

结论
附录 大学生道德观念和行为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非道德主义社会思潮及其影响研究 作者简介

李建森,陕西省合阳县人,法学博士,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实践唯物主义道德哲学、道德教育理论及其实践研究。出版专著、教材主要有《善的境界:在道德与道德之间》《实践的道德理性》《实践的历史理性》等余部,发表《道之德:历史境遇中的实践智慧境界》《道德命题实证叙述反思》等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余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马克思和科恩正义思想比较     下一篇:华严宗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