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
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作者:陈洪杏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20127875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7-06-01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 本书特色
本书在“中西之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人生的有待性价值(孟子所谓“求之有道”而“求在外者”)与无待性价值(孟子所谓“求有益于得”而“求在我者”)的分辨为前设,将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置于三重语境下:?老子、孔子出现前后中国人心灵眷注的焦点发生了由“命”而“道”的深刻转换;?炎汉以降、近代以前,《论语》注疏先后历经了伦理政治化、玄学化、理学化、朴学化,但对“道”的瞩望始终未曾衰减;?当今世界文化出现了严重危机,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迟迟未能真正进入近代、现代。在此理解前设、复杂语境下,本研究致力于深入考察、系统辨正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探究《论语》章、篇之精义及隐贯全书的孔子之“道”,寻问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转换之途。主要观点如下:
(1)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是《论语》注疏史上语境*复杂、面临挑战*强、体例创新*多的一段时期。考辨这时期的注疏,有助于探究《论语》章、篇之精义及隐贯全书的孔子之“道”,寻问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转换之途。
(2)“时代的双重脱序”导致了当前的《论语》热内藏着深重的危机。长达两千多年的《论语》注疏史,“道”一直是其*后的价值归宿,新时期的注疏正可以从这里汲取*珍贵的养分。本书在“中西之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人生的有待性价值(孟子所谓“求之有道”而“求在外者”)与无待性价值(孟子所谓“求有益于得”而“求在我者”)的分辨为前设,将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置于三重语境下:?老子、孔子出现前后中国人心灵眷注的焦点发生了由“命”而“道”的深刻转换;?炎汉以降、近代以前,《论语》注疏先后历经了伦理政治化、玄学化、理学化、朴学化,但对“道”的瞩望始终未曾衰减;?当今世界文化出现了严重危机,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迟迟未能真正进入近代、现代。在此理解前设、复杂语境下,本研究致力于深入考察、系统辨正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探究《论语》章、篇之精义及隐贯全书的孔子之“道”,寻问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转换之途。主要观点如下:
(1)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是《论语》注疏史上语境*复杂、面临挑战*强、体例创新*多的一段时期。考辨这时期的注疏,有助于探究《论语》章、篇之精义及隐贯全书的孔子之“道”,寻问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转换之途。
(2)“时代的双重脱序”导致了当前的《论语》热内藏着深重的危机。长达两千多年的《论语》注疏史,“道”一直是其*后的价值归宿,新时期的注疏正可以从这里汲取*珍贵的养分。
(3)将人生的“境界”向度与“权利”向度错落开来,援引各种中外理论再度阐释《论语》里的孔子之“道”,自觉反省传统“内圣外王”说在对个体“权利”求取上的不足,这可能是近代以来《论语》注疏实现现代转换的必经之途。
(4)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对历史*的贡献在于体例的创制,如“依篇疏解”、“就章迻译”。“依篇疏解”的运用要求注家当在信念笃守与理性探索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
(5)从总体上看,近代以来的注疏较为逊色。不过,这时期的注疏先后受到了各种理论坐标系的影响,这些坐标系带来了各种问题,同时亦激发出了各种发人深省的胜义,后者是《论语》注疏有望再度经典化的希望之所在。
学术创新:
(1)以“中西之辨”为历史背景,将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置于“时代的双重脱序”这一语境下,遂使这时期的《论语》注疏研究有了世界性的“时代”视野。
(2)以人生的有待性价值与无待性价值的分辨为前提,借重黄克剑对中国“轴心时代”——出现了老子、孔子的那个时代——所作的中国人心灵眷注重心发生了“由‘命’而‘道’”转换的阐释,将《论语》把握为一位穿透了“命”的忐忑而归心于“道”之从容的哲人所遗教诲的辑录,从而使对近代以来《论语》注疏的品评有了一个不落于俗格的准矱。
(3)在《论语》注疏研究史上,首次注意到并探讨了“依篇疏解”体例施于《论语》的依据、制约因素,为《论语》微义的进一步抉发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此外,还首次深入总结了“就章迻译”体例的实践效果。清末、民国的《论语》注疏之研究学界已在开展,但就近代以来直至当下这整个时期而言,本研究尚属首次。
(4)本研究以义利之辨、文质之辨、形上形下之辨、内圣外王之辨概括孔门“道”辨,为学界鲜见。这一简明、扼要的思路,或对《论语》注疏史研究、四书注疏史研究乃至儒学史研究,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近代以来论语注疏辨正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西之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人生的有待性价值(孟子所谓“求之有道”而“求在外者”)与无待性价值(孟子所谓“求有益于得”而“求在我者”)的分辨为前设,将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置于三重语境下:?老子、孔子出现前后中国人心灵眷注的焦点发生了由“命”而“道”的深刻转换;?炎汉以降、近代以前,《论语》注疏先后历经了伦理政治化、玄学化、理学化、朴学化,但对“道”的瞩望始终未曾衰减;?当今世界文化出现了严重危机,中国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迟迟未能真正进入近代、现代。在此理解前设、复杂语境下,本研究致力于深入考察、系统辨正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探究《论语》章、篇之精义及隐贯全书的孔子之“道”,寻问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转换之途。主要观点如下:(1)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是《论语》注疏目前语境很复杂、面临挑战不错、体例创新很多的一段时期。考辨这时期的注疏,有助于探究《论语》章、篇之精义及隐贯全书的孔子之“道”,寻问新时期《论语》注疏的现代转换之途。(2)“时代的双重脱序”导致了当前的《论语》热内藏着深重的危机。长达两千多年的《论语》注疏史,“道”一直是其很后的价值归宿,新时期的注疏正可以从这里汲取很珍贵的养分。 (3)将人生的“境界”向度与“权利”向度错落开来,援引各种中外理论再度阐释《论语》里的孔子之“道”,自觉反省传统“内圣外王”说在对个体“权利”求取上的不足,这可能是近代以来《论语》注疏实现现代转换的必经之途。(4)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对历史优选的贡献在于体例的创制,如“依篇疏解”、“就章迻译”。“依篇疏解”的运用要求注家当在信念笃守与理性探索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张力。(5)从总体上看,近代以来的注疏较为逊色。不过,这时期的注疏先后受到了各种理论坐标系的影响,这些坐标系带来了各种问题,同时亦激发出了各种发人深省的胜义,后者是《论语》注疏有望再度经典化的希望之所在。学术创新:(1)以“中西之辨”为历史背景,将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置于“时代的双重脱序”这一语境下,遂使这时期的《论语》注疏研究有了世界性的“时代”视野。(2)以人生的有待性价值与无待性价值的分辨为前提,借重黄克剑对中国“轴心时代”——出现了老子、孔子的那个时代——所作的中国人心灵眷注重心发生了“由‘命’而‘道’”转换的阐释,将《论语》把握为一位穿透了“命”的忐忑而归心于“道”之从容的哲人所遗教诲的辑录,从而使对近代以来《论语》注疏的品评有了一个不落于俗格的准矱。(3)在《论语》注疏研究目前,抢先发售注意到并探讨了“依篇疏解”体例施于《论语》的依据、制约因素,为《论语》微义的进一步抉发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视角。此外,还抢先发售深入总结了“就章迻译”体例的实践效果。清末、民国的《论语》注疏之研究学界已在开展,但就近代以来直至当下这整个时期而言,本研究尚属抢先发售。(4)本研究以义利之辨、文质之辨、形上形下之辨、内圣外王之辨概括孔门“道”辨,为学界鲜见。这一简明、扼要的思路,或对《论语》注疏史研究、四书注疏史研究乃至儒学史研究,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哲学/宗教 哲学 中国古代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