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作者:崔丽娜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196267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9-03-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 |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内容简介
建构公序良俗的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是大势所趋。然而,在这个“世界图像时代”,处于社会碎片化的过程中,置身公共生活领域,我们成为无所依托、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在现实中,这些问题以各种“社会病态”的面相呈现着公共生活异化的状况。如何重构一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道德行为,来规范良序的公共生活秩序,在道德的有效性与正当性中寻求平衡的张力,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在这一现实际遇下,如何重构现代“公共生活”的“规范基础”,寻求并构建适应多元化社会格局的“身份认同”和“共同体价值”,已成为重要的理论课题。于是,在唯物史观视域中,理解“公共生活”并探寻社会主体应该追求什么样的公共生活,什么样的公共生活才是好的公共生活,这是我们当下必须面对并且回答的问题。 针对这一时代问题,崔丽娜经过长时间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后来又经过认真反复的修改完成《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在唯物史观视域下,深入地探讨了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全书主要探究了以下五个层面的问题。 其一,通过对“公域”与“私域”、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分,提炼出公共生活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梳理了西方历史上公共生活学理发展脉络,理清从古希腊城邦到中世纪时公共生活的变迁,明确近代资产阶级到现代公共生活的历史演进过程,着重阐述了洛克、卢梭、马克思、哈贝马斯、阿伦特、罗尔斯关于公共生活的主要观点。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目录
导论 良序公共生活的可能和现实**章 公共生活理论基础和历史图式
**节 公共生活的界分及其阐释
一 “公域”与“私域”的界说及其意义
二 公共生活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公共生活的特征
一 公共生活的主体是普遍的他者
二 公共生活是协商性、对话性的活动
三 公共生活是遵循公共伦理的交往活动
四 公共生活是基于公共理性的交往活动
五 公共生活: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基本目标的生活领域
第三节 公共生活的历史图式
一 西方公共生活历史检视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公”的论说
第二章 公序良俗: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节 社会秩序的涵义及其发展
一 社会秩序的涵义
二 社会秩序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秩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 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的规范
二 社会秩序是社会发展的条件
第三节 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秩序的问题分析
一 社会秩序制约社会进步
二 社会秩序阻碍个性发展
第四节 社会的本质与社会的有序化需求
一 公序良俗对维持正常社会秩序的功效
二 公序良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三 公序良俗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四 公序良俗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第三章 中国公共生活的全景式剖析
第四章 中国公共生活危机的生成机理
第五章 当代中国社会公共生活的合理化建构
结语 在反思中追问转型时期公共生活秩序建构
参考文献
后记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节选
《良序的公共生活何以可能:基于唯物史观视域的考察》: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可见,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组成元素。人存在的群体形式是自然历史过程。早在未进入人类社会之前,童年时代的人作为“过渡时间的生物”,基于生存的需要,便以群体的形态存在了。那时,一切都因袭动物的习性,群体的秩序也靠动物的习性维持。然而,人是社会的政治动物,也是社会性的生物,人类的群居生活,完全是一种社会本能。 群体性生活是人类进行生活生存的基本要求,主要是由于人生存的*初阶段,社会生产力极低,唯有群居,在群体的作用下,才能够实现人类自身对其生活的基本要求,人类才能够满足生存需求,例如抵御野兽的侵袭,获取生活所需的食物,同时还要进行繁衍生息。渐渐地,随着人类群居生活的日渐丰富,随之产生了人类生活的社会性,人类与动物界的区别亦更加明显。 可以说,人类起初的群居生活主要是为了满足物质需要,并且在这种情形下,渐渐形成了社会组织。随着人类群体生活的发展,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人们开始进行相互间的交换,与此同时,人类在这种社会生产实践中,实现了对自然条件的改造,同时也提高着自身素质,使其具备了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从而产生了文化,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文化是一切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从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的交互作用和实质内容出发,马克思给社会下了一个深刻的定义,指出:在生产关系中,无论是特殊的、还是历史的,其本质均是完成生产与交换,从而实现人类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形成。①马克思的社会主要是从社会经济结构角度出发的,其中包含着生产承担者、自然关系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同生产关系的总体便是社会。 马克思主义注重从物质生产以及生产关系方面来分析社会,这与以往的社会学家、思想家、政治学家和法学家区别开来。社会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交互活动的产物,无关其形式与缘由。社会关系主要是指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在这种总和的关系中便构成了人类社会。此时的社会位于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实现对社会本质的全面把握,要明确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原因,社会存在与发展,主要是生产关系的发展满足不了生产力发展之需要,这种满足,以社会变革为主,从而在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从事着不同的实践活动,在不同的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基本目的便是生存;而要想生存,就必须对社会中的不利条件加以改造,让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以此实现对世界的改造。在这一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具备了改造自然的能力,该能力便是社会生产力。但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二者存在根本的冲突,为了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便产生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 在人类对各种资源进行获取过程中,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并且因为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差异,从而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出现,社会的不稳定,也是因为贫富差距的原因,处于统治阶级地位的人为了获取更多利益,对资源进行着索取,此时,急需社会秩序的建立,在此秩序下,人们对资源的获取规则将更加明确。社会秩序不仅规定着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对资源获取的规则,同时还协调着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中人们之间的关系。 ……
哲学/宗教 哲学 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