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智慧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6-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弟子规》的智慧

《弟子规》的智慧

作者:王馨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3945474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16-01-01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弟子规》的智慧 本书特色

  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巨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阐述的人文思想和价值取向亘古不变。比方说,孝亲尊师、仁义礼智信这些人生立命之本,不会随社会发展而发生丝毫改变。只能是浮躁的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轨迹中灵魂和身体脱离,很多人将这些生命根本的东西不小心弄丢了而已。通过本书对国学经典的解读,借助经典的力量找回初心,找到位置和方向,同时,也寻得人生的幸福。

《弟子规》的智慧 内容简介

  现代文明那么发达,在自然面前,都不值一提。然而,人定胜天的真正意义是告诉大家,人心要安定。心安定一切皆安定,即便遇见灾难,亦可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这才是大智慧,才是老祖宗教导我们的真实思想所在。   所以,今天的我们,翻开古圣先贤留下的灿烂文明,瑰丽宝典,一定不能傲慢地带着所谓“批判的思想”,因为于情于理我们都不能且没有资格傲慢。放下我们的傲慢心,折服我们倔强的浮躁和不安,跟着先辈们潜心感悟他们用经验甚至用汗与血换来的人生大智,这样才可以变我们人生路上的荆棘为鲜花,弯路为捷径。   不管时代发生怎样的巨变,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阐述的人文思想和价值取向亘古不变。比方说,孝亲尊师、仁义礼智信这些人生立命之本,不会随社会发展而发生丝毫改变。只不过是浮躁的人们在高速发展的社会轨迹中灵魂和身体脱离,很多人将这些生命根本的东西不小心弄丢了而已。

《弟子规》的智慧 目录

亲子之情 血浓于水 / 001

仁爱孝亲 从小养起 / 028

兄友弟恭 手足情深 / 052

勤俭谨慎 衣洁冠正 / 073

日新又新 奋发惜时 / 089

健康饮食 年少不饮 / 100

身正行正 平安一生 / 115

仁爱之心 吉祥源泉 / 132

平等待人 爱心满天 / 149

见贤思齐 奋发上进 / 163

踏踏实实 身体力行 / 173

读书有法 一门精进 / 188

开卷有益 立志圣贤 / 204


《弟子规》的智慧 节选

  亲子之情 血浓于水   【原文】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注释】   训:教导,教诲。   悌:敬爱兄长为悌。   信:言语真实,诚实。   【译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成的,其中提出了许多生活规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言语行为要小心谨慎,诚实无欺。   【人生智慧】   《弟子规》从诞生一直到今天,都被人们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经典之作。它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古代童蒙养正的经典一起,享誉中华大地。近些年,在海内外诸多有识之士的大力倡导和推介下,《弟子规》这部经典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从宝岛台湾到中国大陆,从中国大陆到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弟子规》的修学和研究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到处都可见学习《弟子规》的人,随时都可听到《弟子规》的朗朗吟诵。   《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它原名叫《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康熙年间山西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顺治七年,卒于清雍正六年,享年83岁。他是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从师党冰壑游历近二十年,精研大学中庸,创办敦复斋讲学。据说来听他课的人很多,门外满是脚印。太平县御史王奂曾多次向他请教,十分佩服他的才学,他还被人尊称为李夫子。但他平生未能考取更高的功名,只考中秀才,平生主要活动是教书育人。   李毓秀的《训蒙文》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外出、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为《弟子规》。   《弟子规》基本为三字一句,每句押韵,十二字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全文三百六十句,一千零八十字,内容浅显易懂,很快流传开来。这本不起眼的“儿童普及读物”,成就了李毓秀的文名。“规”就是做人的道理,行为的规范;“弟子”即学生、子弟之义。人人都为人子女,人人都为人弟子,所以,“弟子”涉及所有的人。   现在很多成年人粗浅地认为《弟子规》只是儿童读物,不屑修学。实际上,研究学者指出,《弟子规》的核心内容是倡导通过坚持修己爱人达到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是人生**规,是做人的根本。不仅孩子们需要修学,成年人更需要。这是一部常修常新、日新又新的经典,值得每个人认认真真修学一生。   《朱柏庐治家格言》中有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是治安败坏的根本原因。贪婪、嗔恨、愚痴、傲慢是人心堕落的重要原因。要想天下太平,必须从根本着手。这根本就是人的德行,而《弟子规》是为人塑根立本的*好教材之一。   俗云:“教子婴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被染污前,好的言行和思想容易渗入。先入为主,即便等他长大了也不易改变。所以,人的善心、善念以及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所以,为人父母者,在子女幼小时,就应当教他们读诵经典,培养他们的根本智慧及定力,让他们知道因果报应,以及敦伦尽分之道。如果幼小时不教,等到孩子长大,习性形成,再想改变就无能为力了。   虽然《弟子规》的原作者是李毓秀,但这部优秀的教育经典可以说是古圣先贤们整体智慧的结晶。这也正是它能够得以广泛流传、具有如此之大影响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原文】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注释】   反:同“返”,回来   【译文】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自己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做到有规律,做事也要有规矩,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   【人生智慧】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大侠士,很孝顺自己的母亲。父亲去世后,他和母亲一起生活。聂政因为是一个有名的侠士,所以常有人请他出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但是,为了不让母亲担心,所以遇到危险的事,聂政总是刻意回避,能在家陪母亲就尽量在家陪母亲。几年后,聂政的母亲去世了,安葬了母亲后,聂政离开了家,替朋友行侠仗义去了。这次出门后,因为无牵无挂,聂政再也没有回来,*后死在了外地。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会见到父母焦急地寻找他们的孩子。孩子没有告诉父母便不知去向,父母心急如焚地寻找,有的找了很多年,不知伤了多少父母的心,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中央电视台有一档大型寻人节目《等着我》。节目中常有悲痛欲绝的母亲请求节目组帮忙寻找他们离家出走多年的孩子。这些孩子出走的时候大多已经成年。他们离家走的时候多数是为打工赚钱,一走便杳无音讯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可怜的父母在家中念着孩子,等着孩子,盼着孩子,很多父母都因为思念郁郁成疾,还有的在思念中重病而亡,死不瞑目。   一个人离家出走,淹没在茫茫人海中,依据个人力量是很难找到他的。当人们动用了很多社会力量寻找到那些离家出走多年的人时,他们也都历尽人生沧桑。见到父母亲人,他们的**个举动基本都是忏悔下跪。那些失去孩子多年的父母和孩子再次相拥时,奔流的热泪诉说了那些年亲子分离的无尽悲伤。   每当人们追问那些孩子为什么很多年不和家里联系,不给父母一点音讯时,他们基本都同出一辙地回答说因为没赚到钱,觉得没脸回家。可见,在他们心中,钱是**重要的,亲子之间不可分离的天然之情不重要,所以他们不能体谅父母对他们那份撕心裂肺的想念。   在对那些多年离家不归且和家中切断一切联系的人进行采访时,一个记者问他们是否知道“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的教诲,他们都说不知道。如果他们能接触到传统文化,如果他们学习过《弟子规》,当他们出门在外时,可能会想起家中的父母,并以各种方式向父母汇报他们的生活工作情况。   很多人因为《弟子规》获得新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弟子规》挽救了许许多多面临崩溃的家庭,托起了无数个即将陨落的生命。   有一个从小学习《弟子规》的年轻人,他大学毕业后顺利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他在好友的鼓动下想放弃稳定的工作,做一项赚钱迅速但同时风险也很高的金融投资。就在他即将做出决定时,他想起《弟子规》中“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这句教诲,于是他赶紧向父母禀报,征求双亲意见。父母断然阻止了他的这项投资,他也很听父母的话。后来,鼓动他一起投资的好友因投资失败跳楼自杀。得到好友跳楼的消息,他心惊肉跳,目瞪口呆,深深感恩父母,感恩《弟子规》。   【原文】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注释】   应:应答。   命:指派,差遣。   【译文】   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应答;父母要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要偷懒。   【人生智慧】   世间的情有很多种,亲情、爱情、友情……*厚重的莫过于血浓于水的亲子之情。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说的是父母思念子女的寸寸苦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把深挚的母爱,写得细致入微,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亲情。   在那临别的时候,老母亲一针一线,针针线线都是那样细密,是怕儿子迟迟难归,故而要把衣衫缝制得更为结实一点儿吧。其实,母亲何尝不盼望儿子早些平安归来呢?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世世代代拨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弦,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母爱,有催人泪下的强大磁场,母爱的光辉时时刻刻沐浴着天下儿女的心扉。   亲子之间息息相通,紧密相连,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久读不厌。在《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个故事名叫“啮指痛心”,说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和母亲之间的心灵感应。   原文是: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曾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以归,跪问其母。母曰:“有客忽至。吾啮指以悟汝耳。”后人系诗颂之。诗曰:“母指方缠啮,儿心痛不禁。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曾子家非常贫穷,他常入山打柴贴补家用。一天,曾子刚上山不久,一位远方的同学来访。那时候没有电话,也没有任何通信工具。曾子的母亲见客人远道而来,也不知儿子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不知所措间,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子在山中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曾子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现代人读这故事可能会哑然失笑,他们会不屑地问:“这种通信的方法竟然比现代人的手机、电话还方便?”其实这就是《孝经》所说的“至孝”而引发的“孝感”。当然这是一种浪漫化的思维方式,然而往其深层看,就是说孝子与亲人的心是时刻连在一起的,彼有所动,此有所感,彼此相互感应,心心相印,息息相关。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所谓的心灵感应吧。骨肉至情之深、孝子至孝之诚,由这一故事彰显出来。   我国甘肃省兰州市有个男孩,他的名字叫胡斌。他从小就不爱听父母的话,不爱父母。父母说什么,他必定反对。这样的孩子当然也不可能好好上学。他在学校里调皮捣蛋,打同学,骂老师,经常被学校开除。父母为了给他联系可以读书的学校可谓是费尽心机。母亲为了请求一所学校收留她的儿子,甚至给校长下跪。但他从不心疼父母的一片苦心,在一所学校*多待不了半年,必定会被开除。后来他自己数了数,一共被十三所学校开除过。   没有学上的胡斌在社会上游荡。他独自一人北漂到北京,七八年都不和母亲联系。他明知父母没日没夜地在找他,可他像个铁石心肠的人似的,没有一点心疼。他自己说,他曾利用玩游戏赚到相当可观的钱,在万分无聊中用打火机点钱烧钞票扮酷。为了长时间上网,他买来一堆便利食品堆在身边,然后通宵达旦地上网,不分昼夜。他说他自己都记不清*长一次不分昼夜在网上待过多少天。   由于生活长期没有规律,又由于结交了很多社会上的狐朋狗友,他养成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年纪轻轻只有二十二岁的他身体彻底垮了。身体垮了,钱也分文皆无。无处藏身的他无奈中从北京回到家乡。但他仍然不思悔改,回到家乡都不见妈妈。妈妈听说他回来,找到他,拉着他哀求他回家,他不听。*后妈妈跟他说,你只要回家看一张光碟,看完这张光碟你想去哪妈妈都不阻拦。   胡斌妈妈所说的正是《弟子规》的讲座光碟。妈妈伤心了多年后,千回百转中终于遇见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她学了《弟子规》后感触很深,反省自己这些年在对儿子的教育上也有诸多对不起孩子的地方。所以,当她历尽艰辛再次见到儿子时,她死死拉着儿子不放,恳求他回家将《弟子规》的讲座看完。   胡斌本不想理会妈妈,但想到只要看完光碟就可以永远自由,心想,再长的光碟也就个把小时时间,看完了事。于是,他很不情愿地回了家。   连妈妈都没有想到的是,胡斌一接触到《弟子规》立马像脱胎换骨一般,三天三夜没出房间门,反反复复地听,听老师们的讲解。当他听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时,想到这些年他从来没有听过父母的话,七八年都没和父母联系过,让父母伤了那么多心,这个天不怕地不怕,无法无天的男孩子痛哭流涕,当即跪倒在妈妈面前……   胡斌从此像换了一个人,在妈妈的带领下投入了《弟子规》的潜心修学。他从对父母敬孝开始,然后将这份孝心扩展开去,到敬老院做义工,为孤寡老人服务。他给老人们洗衣服、洗脚、剪指甲,脏活累活抢着干。老爷爷老奶奶都夸奖他听话懂事又能干,没人能想到就在不久前,他还是那么忤逆不孝。他跟爷爷奶奶讲他从前的往事,告诉爷爷奶奶,是传统文化经典《弟子规》拯救了他,爷爷奶奶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和他一起在社会上鬼混的年轻人在他的感召下也纷纷回归家庭,孝养父母,自食其力。还有几位和胡斌一起混社会的年轻人,因为触犯刑法锒铛入狱。想起他们,胡斌流着眼泪说,如果他们都能早一天遇见传统文化,遇见《弟子规》,他们的人生也不会变得这样灰暗。   是啊,人不学不知道。在漫漫人生路上,难免有乌云遮住我们原本智慧的双眼。而优秀的经典里教导的人生大智慧,就如同特别有力的大手,再厚重的乌云都能被拨散。   如果,天底下所有像胡斌这样懵懂无知的孩子能早一点知道“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那他们一定不会那么叛逆地违拗着父母,让父母伤心;如果那些因打架斗殴而身体受伤、因偷窃等恶行而被法律制裁的孩子能早一点修学到“身有伤,怡亲忧;德有伤,怡亲羞”,他们一定会警醒,会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也就不会给父母以及整个家庭造成不可弥补的创伤。   我们现代人要学习古圣先贤对父母的恭敬和与父母之间的感应。父母呼唤,要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地过了很久才应答;父母差遣做的事,要立刻去做,不可拖延或偷懒;父母教导,应该恭敬地聆听;父母批评,应当顺从地接受,不要顶嘴。即便父母说得不正确,也要等父母教导完后再和父母慢慢商讨。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哲学/宗教 哲学 中国近代哲学/当代哲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我们如何思维     下一篇:沉思录-60-[英汉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