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

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

作者:林世选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119062

定价:39.0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国民素质发展目标是国民素质发展的核心。科学的国民素质发展目标应该是:首先,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其次,具有现代个性力、人格力、适应力、承受力、应激力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再次,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科学思维方式、科学研究方法和现代知识结构体系于一体的科技文化素质;第四,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法制观念、市场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效益意识、开放和世界意识、民族和爱国意识等集于一身的现代思想政治素质;第五,具有较强的合理利用与支配各类资源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能力、运用特种技术的能力素质;第六,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的家庭美德。*后,具有扎实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础文明素质。
途径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途径有五个方面。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物质基础。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增强民主法治意识,完善权利保障制度、法律制度、司法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政治基础。再次,大力发展科教文化事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文化道德基础。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培养国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生态基础。*后,树立完善人性、避免异化、增进福祉、公平正义的终身学习理念,建构由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社区分工合作、监督制衡的终身学习体系,为国民素质目标的实现提供智力基础。

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 目录

**章 导论
**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研究述评
第三节 理论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方法、创新点
第二章 国民素质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养成规律
**节 国民素质的内涵
第二节 国民素质的结构
第三节 国民素质的特征
第四节 国民素质的养成规律
第三章 国民素质思想的历史渊源及现代形态
**节 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及其素质的探索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思想家对传统国民素质的反思与批判
第三节 西方古代思想家对人性的追问
第四节 西方中世纪和近代思想家关于人的素质的思想
第五节 现代西方多元化的人学理论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和理论
**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人的素质的思想
第二节 毛泽东关于国民素质的思想
第三节 邓小平关于国民素质的理论
第四节 江泽民关于国民素质的理论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国民素质理论
第五章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历史考察及其现代价值
**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历史演进及动力机制
第二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现代性特质及其现代化
第三节 中国传统国民素质的消极因素及其改造
第六章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国民素质发展失衡现象及分析
**节 当代国民素质发展的整体评价
第二节 当代国民素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制约当代国民素质发展的因素
第七章 国民素质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的互动关系
**节 国民素质发展状况支撑着和谐社会的建构与运行
第二节 和谐社会建设规定着国民素质的发展与指向
第八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国民素质发展的目标
**节 现代国民身体素质发展目标
第二节 现代国民心理素质发展目标
第三节 现代国民文化素质发展目标
第四节 现代国民道德素质发展目标
第五节 现代国民基础文明素质发展目标
第九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促进国民素质发展的途径
**节 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二节 政治保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第三节 内在动力:提高全社会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四节 主要措施: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第五节 重要条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后记
参考文献

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 节选

《国民素质论:和谐社会构建与国民素质研究》主要内容是:国民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所谓国民素质,是指一国国民在先天禀赋和传统文化影响的基础上,在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特质等在内的综合素质。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它具有先天不同性与后天发展性、历史性与现实性、协调性与非协调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等特征。国民素质是是在实践中养成的。在它养成的过程中,社会的制度、道德、教育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个体的“知、情、信、意、行”五要素的均衡发展和有机循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社会实践起着桥梁纽带的作用。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对包括人的素质在内的人学研究一直是思想家关注和探索的焦点,形成了形态各异、精彩纷呈的学术流派和理论体系。我国古代文化向来以研究人性见长,儒家提出了人性善和道德至上的主张;墨家提出了朴素的博爱、和平、互利、互惠的思想;道家提出返璞归真、无为而治的理念;法家提出“人性恶”和“道德无用论”的学说。我国近现代思想家对人学的研究主要是对传统国民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反思批判,梁启超提出了“鼓民力、启民智、新民德”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路径;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们发出了以民主科学的精神改造传统的国民性、以民主科学的知识提升国民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呐喊。西方古代思想家提出了自然主义的人性论、理性主义的人性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社会人”的观点。西方中世纪的思想家创建了宗教人学,以上帝的观点来解释人及一切。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以人的本体论反对神的本体论,以人性对抗神性,以人权拒斥神权。近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资本主义人文主义思想。现代西方思想家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自我实现理论、以人为中心的人格理论、“存在人”的文化理论等。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现代人学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文化人类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