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研究概论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课堂研究概论

课堂研究概论

作者:王鉴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07206320

定价:26.8

出版时间:2008-03-10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堂研究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重点教材,注重新型师范教育模块课程的建设,为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全面体现“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和“实用、适用”的教学要求。
  本书是课堂研究的基本教材,其主要任务是使师范生能够掌握课堂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研究案例的分析与思考中学会研究课堂,为培养研究型、反思型教师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服务。
  本书结构合理,在内容安排上基本上按照“课堂研究的背景”、“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课堂研究与课堂教学”三条线索展开。
  本书既有理论性,又有操作性,对于课堂中的问题研究还富有针对性既便于教学,又利于自学。
  本书主要供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教学使用,也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教育科研人员从事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

课堂研究概论 目录

**编 课堂研究的背景
 **章 传统教学论概论
 第二章 课堂教学论的重建与发展
 第三章 两种教学论的反思与回应
第二编 课堂研究的理论
 第四章 课堂
 第五章 课堂形态与课堂重构
 第六章 课堂教学现象
 第七章 课堂生活
第三编 课堂研究的方法
 第八章 课堂研究
 第九章 古德和布罗菲透视课堂的方法
 第十章 左藤学课堂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十一章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与课堂研究
 第十二章 课堂人种志研究方法
 第十三章 回归教学生活的课堂志研究
第四编 课堂研究与课堂教学
 第十四章 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研究者
 第十五章 聚焦课堂的校本教研
 第十六章 课堂中的合作学习
 第十七章 课堂中的教师期望
 第十八章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第十九章 课堂教学智慧
 第二十章 课堂教学的二重性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课堂研究概论 节选

**编 课堂研究的背景
  **章 传统教学论概论
三、传统教学论的转型
与教学论表述相一致的问题是教学论研究范式的转型问题。在普遍意义上讲,社会科学的研究总是先有实践的经验性研究,然后才有科学的理论研究。但是在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的基础上,研究者会把科学的理论研究作为其重点,而轻视了实践的经验研究。这样做的*大弊端在于,使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其研究对象,*终造成研究者的研究内容与其研究对象的分离,走向空疏无用的理论阁楼。这种情况在教学论领域不仅存在,而且甚于其他学科。
传统的理论教学论,旨在描述教学事实,考察各种教学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条件,从而揭示其中规律性的联系。也就是说,它着重要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研究者因其研究范式的影响,误认为研究“教学是什么”的问题就是在书斋文献中玩味“经院哲学”式的文字游戏。研究的重心自然就放在了纵向上对历史上教学思想与理论的研究和横向上对国外教学理论与思想的译介。可见回答“教学是什么”的问题仍然需要研究者透过教学现象来作出回答,不深入课堂教学的“田野”就没有**手的研究资料,就缺乏对教学研究结论所需要的根据。现代课堂教学论则主要回答“教学应当是什么”(教学的价值观问题)、“教学应当做什么一怎样做’’(教学规范问题),即确立教学的价值与规范以指导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论明确指出教学研究的对象就是教学现象及其规律。它们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研究者从事课堂志研究就是贴近了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观察、描述、解释,得到**手的资料,再以理论的思维提升研究的结论,以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两种教学论的性质不同,就应当有不同的逻辑结构:课堂教学论一般采用从目的到手段、从内容到方法,是从教学事实中概括规律的归纳体系。而理论教学论基本上是从理论到理论、从范畴到范畴的演绎体系。课堂教学论是属于教学规范的理论,它是以科学技术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规范理论。……

课堂研究概论 作者简介

王鉴,1968年生,甘肃省通渭县人。教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学术专著主要有《民族教育学》、《实践教学论》、《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合著)等。先后在《教育研究》、《民族研究》、《心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持并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西部大开发背景下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政策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民族地区中小学推进新课程改革研究”等。研究成果多次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教育学会优秀成果奖等。先后荣获“甘肃省优秀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奖项和称号。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教育 教育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引领(做有思想的教师)     下一篇:语言幽默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