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作者:方厚枢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5600340

定价:40.0

出版时间:2010-07-01

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本书特色

本书是怀念叶圣陶等著名编辑出版家的文章汇编。通过老编辑的讲述,可以鲜明地显示,这些著名编辑家们都十分珍惜“编辑”这个头衔并引以自豪。例如,叶圣陶在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过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但他自己在晚年说,如果有人问他的职业,他就回答说,他的职业是“编辑”。在他94年长长的一生中,做编辑的时间超过60年。在老编辑的讲述中,还对那些著名编辑家如何重视编辑工作者的自我修养,如何做好编辑工作的方方面面,以及如何培养编辑人才等,介绍了不少经验和体会。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叶圣陶、邹韬奋、巴金、周振甫、叶至善、戴文葆等21位著名编辑家。难能可贵的是,为本书提供怀念文章的18位作者中,多数是高龄老人,其中90岁、86岁、81岁各1人,71~78岁11人,61~68岁3人。这些作者都有丰富的编辑工作经验,有多位同志曾分别担任过人民、人民文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中国青年、上海人民等出版社的总编辑、副总编辑,或是著名杂志的主编、副主编,以及在出版社、杂志社工作多年的老编辑。他们之中有的是跟随著名编辑家多年的秘书,多数是和著名编辑家共事多年,或对他们的编辑工作情况十分熟悉而素有研究的人。因此,在他们所写的怀念文章中,具有叙事真实、文字生动,并善于总结编辑工作经验的特色。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目录

编辑精神的嘹亮赞歌——《编辑之歌》序
“能在胸中存读众孜孜矻矻味弥甘”——记一辈子为读者奉献精品书刊的编辑家叶圣陶
韬奋的编辑实践与编辑思想
略论冯雪峰的编辑出版工作
巴金的编辑生涯
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编辑出版家赵家璧
追念作为编辑出版家的叶籁士
执著的追求毕生的奉献——怀念出版家和辞书编纂家罗竹风
难忘低调实干的编辑家周振甫
营造中华文化丰碑的巨匠——姜椿芳
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金灿然
青春办报皓首出书——记陈翰伯的编辑生涯
作家、编辑出版家严文井
编辑家、学者和评论家王子野
耕云播雨四十春——韦君宜畅谈编辑的素质、修养、职责和作风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节选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内容简介:文化是每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根基和灵魂,而出版事业和出版物,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物质承载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从事这项伟大事业的出版人,不仅是出版活动的实践者,而且是人类文化创造、积累、交流、传播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民族精神的护卫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任何时代,治书修史者都肩负着神圣的历史责任、文化责任、社会责任,在我国,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但是,目前受名利诱导和网络快餐文化的影响,出版界跟风炒作、追求市场效应一夜成名而不顾文化品位等现象时有耳闻。在种种浮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出版从业者文化品格的缺失。唯其如此,为繁荣学术和民族文化而坚守文化天职、恪守社会责任的职业精神和文化追求,尤其值得在出版界大力弘扬。

编辑之歌-怀念远去的英才 相关资料

插图:1953年1月,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简称中央编译局)成立。《斯大林全集》中文版的翻译出版是我国出版马,恩,列,斯三大全集的开始。中央编译局在翻译过程中,对每篇译稿在局内反复校审修改后,按中央负责同志的建议,将译稿校样分送叶圣陶、吕叔湘等语言学专家,请他们就译文的表达方面进行修订、润色。叶圣陶对这项任务十分重视,他于1953年5月16日收到《斯大林全集》第一卷的校样后,当晚在日记中记道:“灯下看十余面,确然有可商处。因稍用心思,夜眠未酣。”第二天,他约请张志公来征求他的意见。在日记中记:“志公谓凡余所指,确皆有问题,讨论良久,余得一结论,译者只顾俄文之语法而未能体会汉语之语法,遂有此弊。如何使译者精究语法,比较于汉语俄语之间,此为要事。”在5月30日的日记中记:“晨至社中,读校斯氏集十余面。九点开编辑部部务会议……十二点半散,急趋署中,食罢就睡。起来续校斯氏集,至六点半,全册校毕,凡三百六十九面,每面七百余字,共二十余万字。余细心看过,译文方面,校对方面,兼为留意。然未能遽以此为定,编译局尚需复看,人民出版社尚需细校也。今日居然了此一事,亦为一快。”《斯大林全集》第一卷译文校阅完成后,叶圣陶又应中央编译局之请,继续对第二、三、八、九、十卷的译文进行校阅,直到1954年6月29日止。从叶圣陶日记中可以了解,他在出版总署和人教社的公务及编辑事务十分繁忙,还要应对各方面的邀请作语法修辞的讲课和审阅书稿,他只能利用工作时间内有限的空隙和早晚业余时间来进行《斯大林全集》译文的校阅,甚至到西安公出调研时也带着译稿,抽空校阅,提出修改意见。他在日记中写道:“余凡有改动,必说明其所以然,亦希于译者有所影响。译者之病,多违背我国语言习惯。又写成之后不复诵读一遍,致语句多拗强不顺。凡此毛病,余时时为之提醒,录于小纸片。”又说,“余谓翻译之事,首在为读者服务,尤宜顾及者,为不通外国文之读者。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出版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调查性报道概论     下一篇:北京编辑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