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

首页 > 图书 > 人文社科类图书/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

作者:蔡晓滨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7400654

定价:22.0

出版时间:2010-02-0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 本书特色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由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美国报人-游走于现实与历史之间 前言

夜静声稀,神闲气定,静寂中才能安放躁动的心灵。当我提笔为自己的《美国报人》写序文时,不仅有些赧颜:我们是不是对美国的关注太多了一些?早年讽喻掉书袋时的人“言必称希腊”,今天该哂笑某些人“言必称美国”了吧!
  美国人民是一个伟大而勇敢的群体,他们的冒险本性和永无休止的开拓精神,引领着世界的愿景。平等、自由、民主,大抵就是这个年轻的国度带给人类*辉煌的精神财富。
  封建大公国和中世纪野蛮愚昧的政教合一的残酷政权是生长不出民主、自由的萌芽的。马克思不得不在19世纪40年代,用*激愤的语言痛斥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的形式呢?……没有色彩就是这种自由唯一许可的色彩。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精神的*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欢乐、光明,但你们却要使阴暗成为精神的唯一合法的表现形式,精神只准披着黑色的衣服,可是自然界却没有一枝黑色的花朵。精神的实质就是真理本身,但你们却想把什么东西变成精神的实质呢?谦逊。歌德说过,只有叫花子才是谦逊的,你们想把精神变成叫花子吗?”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当中,这段话中的许多单词,是被马克思加了着重号的。这是这个天才的理论家和革命者表达他强烈感情的一种外在方式。
  历史自有它自己的行进路径。
  英国历史学家E.H.卡尔断言:历史就是我们生活中需要的事实。因而,卡尔十分推崇伟大的自由主义新闻记者斯科特的名言:事实是神圣的,解释是自由的。
  美利坚是幸运的。它从来就没有受到过禁止言论自由的种种弊端的限制。它的开国元勋们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公民和社会团体表达自己思想和主张的自由。《独立宣言》的起草者、**任国务卿、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特别重视新闻自由,并且一再申明新闻自由的种种益处。他说,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会让美国人民更容易接受共和主义的思想,因为真理愈辩愈明。他说:“为了保持人类心灵的自由和新闻出版的自由,每一个生灵都应该准备殉难;因为只要我们愿意怎样想就怎样想,怎样想就怎样说,人类的状况将得到改善。”杰斐逊说,政治自由,“除了靠新闻自由,是得不到保证的。限制新闻自由,就一定有失去政治自由的危险”。作为总统,他希望靠新闻出版自由把他带到舆论的审判台前,并且时常有人提醒他:不要滥用权力。
  在这样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下,在这些较为完善的法律保护下,在美国诞生一大批顶级的报纸、杂志、出版社,出现了一批个性鲜明、有血有肉、叱咤风云的新闻人,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今天,我们闭着眼睛便能数出这些如雷贯耳的机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今日美国》《洛杉矶时报》《先驱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基督教箴言报》《世界报》《新闻周刊》《时代》周刊、《生活》周刊、《纽约客》和兰登书屋等等。
  是的,我们数的是“机构”。在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中文研究专著中,专家和学者们大都将目光聚焦于这些著名报刊、出版社的整体,描绘的是它们一般性的发展轨迹,如《走进美国大报》《卓越媒体的成功之道》《纽约时报的风格》《报纸的力量》《美国文化与社会十五讲》《机器新娘》《美国新闻史》等。然而,在历史的舞台上,在生活这部威武雄壮、激情四溢的正剧中的主角,只能是人,只能是那些出类拔萃、历尽艰辛,成就伟业的了不起的大写之人。我追寻着这些人,阅读着这些人,思考着这些人,于是,才有了这本读书札记般的人物随笔。一文不名闯荡美国、*终成为全美**报业大亨、创立了永世不朽的“普利策新闻奖”的约瑟夫.普利策;一枝纤笔论天下、影响了几代美国总统内外政策的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以天才般的创意创办《时代》周刊、垒下时代传媒帝国**块基石的固执的亨利.卢斯;将默默无闻的《华盛顿邮报》打造成美国顶级报纸之一的菲尔-格雷厄姆和他的太太;在西部闭塞的荒漠上谱写了《洛杉矶时报》神话的哈里.钱德勒及他的儿子;实现了《纽约时报》华丽转身、完成中兴之变的阿道夫.奥克斯和他的女婿;一生以新闻为职业,写就了自己“美好人生”的《华盛顿邮报》总编辑本杰明.布莱德利;在《纽约客》中发表那些人们争相阅读的意境散淡、文字飘逸、感情细腻的美国式随笔的专栏作家埃尔温.布鲁克-怀特;兰登书屋的缔造者、生性活泼幽默、与众多世界*伟大作家有着密切交往的出版人贝内特.瑟夫九个传奇人物列成一队,足以演绎一道美国近代新闻史上的风景线。
  毫无疑问,这些人物是我个人选择的结果。选择就是取舍,难免有个人的主观好恶和情感倾斜。英国剧作家萧伯纳访问美国时,与威廉.兰道夫.赫斯特交谈甚欢。他想不通美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赫斯特,他认为赫斯特具备美国所推崇的所有优秀品质,更主要的,赫斯特是美国成功人士的代表,是美国社会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
  我也不喜欢赫斯特。不错,他创办的赫斯特报系风云一时,畅行东西美国。但赫斯特*大的毛病就是:低俗。他是“黄色报纸”的*早实践者,他差点儿拐带坏了世界新闻史上*伟大的总编辑普利策。他在一个日益成熟、进步、高雅的社会中是站不住脚的。事实上,*终他还是在美国报业的淘沙大浪中日渐衰退,直至销声匿迹。所以,我是不会选择赫斯特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社会科学 新闻传播出版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