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非正交多址技术
5G非正交多址技术作者:袁弋非,袁志锋著 开 本:25cm 书号ISBN:9787115524614 定价:149.0 出版时间:2019-12-0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
5G非正交多址技术 本书特色
本书以5G主要应用场景和性能指标为切入点,分别对下行非正交传输和上行非正交接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下行非正交传输的介绍以3GPP正在标准化的方案为主,兼带其他潜在技术。下行非正交传输除单播传输,还包括广播 多播的场景。上行非正交接入以海量物联网场景为主,突出免调度接入来降低信令开销、终端功耗和接入时延。本书重点介绍了几种主要的上行方案的原理、性能仿真和接收机复杂度分析。
5G非正交多址技术 内容简介
1.内容系统全面:包含5G中主流的非正交多址技术,对每一项编码技术都做了较为详尽的描述。 2.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新型多址技术被工信部确定为5G物理层的三驾马车之一,体现国内企业在该技术上的引领世界的地位。 3.中兴是3GPP的5G非正交多址的牵头公司,袁弋非是该议题的*报告人,全面掌握相关技术在3GPP的研究和标准化走向及节奏。
5G非正交多址技术 目录
第 1章 背景介绍0011.1 前几代蜂窝通信的演进 002
1.2 第五代蜂窝通信的系统要求 004
1.2.1 主要场景 005
1.2.2 关键性能指标 006
1.2.3 性能评估方法 007
1.3 下行非正交多址的主要方案 008
1.4 上行非正交多址的主要方案 008
参考文献 009
第 2章 下行非正交传输技术 011
2.1 下行非正交传输的基本原理 012
2.2 仿真评估方法 018
2.2.1 链路仿真参数及评定指标 018
2.2.2 链路到系统的映射方法 020
2.2.3 系统仿真参数 024
2.2.4 调度算法 027
2.3 直接符号叠加 029
2.3.1 发射侧过程 030
2.3.2 接收机算法 031
2.4 灵活功率比的Gray叠加 033
2.4.1 发射侧过程 033
2.4.2 接收机算法 037
2.5 比特分割 037
2.5.1 发射侧过程 039
2.5.2 接收机算法 039
2.6 性能评估 040
2.6.1 链路性能 040
2.6.2 系统性能 042
2.7 其他技术 048
参考文献 050
第3章 下行广播 多播的非正交传输 051
3.1 应用场景 052
3.2 LTE物理多播信道(PMCH)简介 053
3.3 广播 多播业务的非正交传输 056
3.4 仿真性能分析 057
参考文献 062
第4章 下行叠加传输的标准化 063
4.1 下行非正交传输方案的融合 065
4.2 支持MUST传输的下行物理控制信令的概述 070
4.3 MUST Case 1 2信令 076
4.4 MUST Case 3信令 077
参考文献 081
第5章 上行非正交接入概述 083
5.1 免调度接入 084
5.1.1 场景分析 084
5.1.2 基本过程 091
5.2 仿真评估方法简介 098
5.2.1 链路仿真总体配置及评定指标 098
5.2.2 系统仿真总体配置及评定指标 099
5.3 发射侧方案和接收机类型简介 102
参考文献 105
第6章 上行发射侧方案和接收机算法 107
6.1 基于短码的线性扩展和典型接收算法 108
6.1.1 设计的基本原理 109
6.1.2 各类具体码本的介绍 117
6.1.3 符号级加扰 133
6.1.4 MMSE Hard-IC接收机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135
6.2 基于比特级的处理和典型的接收算法 148
6.2.1 发射方案介绍 148
6.2.2 ESE SISO接收机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159
6.3 基于多维调制的扩展和典型接收算法 168
6.3.1 SCMA方案介绍 168
6.3.2 EPA SISO接收机算法及复杂度分析 173
6.4 Multi-Branch传输 182
参考文献 187
第7章 上行非竞争式免调度的性能评估 191
7.1 仿真评估参数 192
7.1.1 链路仿真参数 192
7.1.2 链路到系统映射模型 198
7.1.3 系统仿真参数 206
7.2 链路性能分析 209
7.2.1 中低频谱效率情形 210
7.2.2 高频谱效率情形 217
7.3 系统性能分析 229
7.3.1 海量物联网场景 229
7.3.2 eMBB小包业务场景 237
7.3.3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 240
7.4 波形峰均比 244
7.4.1 CP-OFDM波形 244
7.4.2 DFT-s-OFDM波形 246
参考文献 250
第8章 支持上行竞争式免调度接入的设计和性能评估 251
8.1 竞争式免调度接入过程 252
8.2 Preamble Data信道结构 253
8.2.1 备选的信道结构 253
8.2.2 信道各部分的功能描述 255
8.2.3 基本设计问题 257
8.3 Data-only方案 259
8.3.1 信道结构 260
8.3.2 接收机算法 261
8.4 DM-RS增强 280
8.5 性能评估参数和方法 284
8.5.1 链路仿真参数 284
8.5.2 链路到系统映射模型 285
8.6 性能评估结果 290
8.6.1 链路仿真结果 290
8.6.2 系统仿真结果 296
参考文献 298
缩略语 301
索引 307
工业技术 电子通信 通信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大规模天线波束赋形技术原理与设计
下一篇:高速可见光通信芯片与应用系统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