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特性与结构行为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特性与结构行为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特性与结构行为

作者:廖卫东

开 本:其它

书号ISBN:9787030290373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10-09-0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特性与结构行为 相关资料

插图:作为高级路面重要型式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具有寿命长、养护工作量小、节约能源、施工简便以及对交通等级和环境适应性强等优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我国得到较大发展。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早期修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状况不佳,使用寿命大大低于设计使用年限,尤其在一些重交通公路上其早期破损严重,往往在通车2~5年就产生断板、断角和碎裂等结构性损坏。也就是说,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但没有体现出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低等优点,反而使其舒适性较差、噪声大、抗滑性能难以恢复以及修复相对困难等弱点进一步凸现,甚至造成有些省市行政主管部门限制水泥混凝土路面在高等级公路中的推广应用,即使采用也仅限于某些低等级道路,形成了全国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一边倒”的局势。目前,我国已有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相当一部分已接近或超过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交通量剧增、汽车轴载日益重型化或设计、施工等方面的原因,致使路面出现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的情况,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功能,面临着修复工作。而在混凝土路面的修复中,对其进行加铺改造一直是各国道路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也是道路界所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虽然对加铺层结构与材料的研究已有几十年的时间,但进展十分缓慢,至今仍未有公认合理可行的设计方法,也鲜有技术和经济上都令人满意的加铺结构,国内外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改造技术特别是在抗反射裂缝方面仍处于探索及试验阶段。由于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加之各地交通、气候及筑路条件的差异,在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之间缺乏共同的认识,给设计及施工部门的具体操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特性与结构行为 作者简介

廖卫东,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管理处总工程师,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理事。先后在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湖北省高等级公路管理局,湖北省汉十高速公路管理处、湖北武黄高速公路大修工程指挥部、湖北汉宜高速公路沥青加铺工程指挥部等单位从事高速公路的设计、建设、养护与管理等工作。近10余年.主要从事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路面结构与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在复合式路面设计理论与施工技术、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新技术与材料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先后主持交通科技项目10余项。同时,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获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项,在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被SCI、EI等检索收录6篇。获授权专利2项。陈拴发,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访问学者,现任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交通铺面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陈拴发教授长期从事道路结构与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围绕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出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路面长寿命基础理论与结构创新设计、考虑荷载与特殊环境等多因素作用下的新材料功能设计以及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西部交通建设科技等项目及省部级重点项目20余项。同时,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被SCI、EI等检索收录40余篇,出版著作2部。

改性沥青混合料应力吸收层材料特性与结构行为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建筑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给水排水/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