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作者:刘国生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6755914

定价: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月曾发表文章——《说蝗》,向中国人介绍有关防止蝗虫和消灭蝗虫的
科学知识。1918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农学士。继人研究院深
造。戴芳澜渴望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图报效祖国,效力社会,增光母校。
但在1919年因父亲失业,家庭生活无法维持,他父亲催他回国,无奈只
好中途辍学。回国后,戴芳澜曾先后在江苏省立**农业学校、天津一
家私人农场、广东省农业专门学校、东南大学及金陵大学任教或工作。
    1933年,教育部令清华大学筹办农学院,当时的清华大学校长梅
贻琦不愿草率从事,他认为在我国农村衰落、农民饥困之日。应先对农
业亟宜改良之各项问题详加研究。所以决定先办农事试验场.聘请专家
研究关于农科各项重要问题,研究结果,设法推行,使农民得以利用。否  .
则农科人才虽已养成,不能深入乡间,致于衰落农村毫无裨益。    :
    1934年7月,清华大学成立农事研究会,梅贻琦任主席。研究会
的研究人员有生物系李继侗、化学系张子高,并聘请戴芳澜、刘崇乐从
事研究。戴芳澜在应聘之前,已在中华文化基金会请准助学金,去美国
纽约植物园进修。8月到清华大学报到后携夫人赴美。后转到康乃尔
大学植物病理系工作。他在那里认真查阅了真菌标本和国外期刊上发
表有关中国真菌的资料。
    1934年秋天,清华大学正式成立农业研究所。其目的是以研究所
得,为农村实用,以改良农业。研究所地址设在生物馆内,下设病害、虫
害两个组,聘请戴芳澜主持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戴出国期间,由周家炽
主持),刘崇乐主持昆虫学的研究。
    1935年戴芳澜回国,病理组在戴芳澜的主持下,以严谨的科学态
度,深入实际,积极开展工作。研究人员主要由周家炽、王清和、石磊等
组成。当时的国内形势,外患紧迫,东北地图已变了颜色,日寇侵略,日
甚一日,华北危急,清华大学校址所在北平几成前线地带,师生时常感
觉到工作、学习有停顿的危险。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病理组全部研究
人员深入北平郊区、河北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开展对农作物、蔬菜、果树
等病害调查。对小麦锈病、线虫病、粟白发病、玉米黑粉病、高粱黑头病、
白梨黑星病、杏叶枯病等18种病害作了重点调查。后来,调查范围扩大
到河北全省,以及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内蒙等地。他们克服了重重困
难,跋山涉水,田间地头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功夫不
负有心人,他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重点调查病害53种,采集制作标本
2000余号。例如对粟白发病的研究,进行了白发病抗病选种试验,测定
粟的品种对白发病的抗性,白发病接种方法试验,病菌孢子生活力试
验,播种期与白发病关系的试验,白发病生理分化试验等。通过多种方
法,对白发病的发病规律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很有价值的研究。
    同时,病理组对调查研究结果写成论文。戴芳澜教授写出《中国真
菌志六·白粉病菌》、《中国真菌名录一·藻状菌》,周家炽写出《河北栽
培植物病害志略》,均在有关杂志上发表。《清华农业研究所病、虫害组
工作报告》(1935-1936)汇集了这一时期的论文报告。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随即沦陷。学校奉命与北大、南开于湖
南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临时大学暂借圣经书院为校舍。长沙虽离前线
尚远,但时常遭到空袭。1938年,学校又奉命迁往昆明。师生转徙三千
五百里,其间颠沛流离,困苦难状。到昆明后,清华、北大、南开组成国
立西南联合大学。清华除参加联大以外,尚有5个特种研究所。这5个
研究所中,农业、航空、无线电3所在抗战前已成立。国情普查、金属学
二所是来昆明后成立的,这5项研究事业均系针对国家迫切需要而
设。农业研究所设在昆明西郊的大普吉村。
    农业研究所,又增设了植物生理组,主任汤佩松;植物病理组,主
任戴芳澜;昆虫学研究组,主任刘崇乐。
    植物病理组在迁校过程中,在北平所做的试验结果、采集的标本
均已散失。原先在华北地区采集标本4000余号,迁校时未来得及带
出,已为日本人掠走。因此,到昆明后,一切工作都得从头开始,一切设
备均得重新购置。由于人地两生,为了便于调查研究,便和校医全绍志
大夫商议,建立诊所,为农民治病,取得群众信任,便于开展工作。



从清华走出的科学家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中小学教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