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卷-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1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春华卷-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1

春华卷-跟于丹老师一起读最美古诗词-1

作者:于丹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50214170

定价:

出版时间:2013-05-01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1]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描写天气由冬入春,风景转佳,正是极目远眺的好时候。
  [2]北枝梅蕊犯寒开,南浦波纹如酒绿:这里用到大庾岭的一则典故。大庾岭气候独特,岭上的*高处仿佛是气候的分界线,即便同一棵树上的梅花也不会同时开花,而是向南的枝条上先开花,等这些花落了,向北的枝条上才开出花来,昭示着春天的暖意由南向北而来,在这些梅花上有了这样一种极端的体现。
  浦(pǔ):水滨。但“南浦”并不简单指“南边的水滨”,它是一个经典的文学意象。自从南朝文人江淹在他的名文《别赋》里写出“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以后,“南浦”便永远地带上了别离的况味。
  [3]芳菲次第长相续:这句的意思承接“北枝”一句,形容梅花从南枝开到北枝,相续不绝。
  [4]尊:同“樽”,古代的酒杯。
  [5]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称眉为眉黛。蹙(cù):聚拢,皱缩。
  ◆ 知识点 ◆
  南唐三大词人,李璟、李煜、冯延巳,两位是国主,一位是宰相,对国家大事都不在行,却都有着**等的文学才华和生活品位。在这三位词人里,今天*有名的是后主李煜,青少年知道冯延巳的却不多。这是因为李煜的词感情更加直露,一下子就能击中人心,就像一个孩子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号啕大哭一样,而冯延巳的词在感情上含蓄得多,像一个满怀忧伤的人咬着嘴唇,在人前故作平静,你越是静静地琢磨,静静地体会,就越是会感受到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忧伤弥漫天地。如果用文学评论的语言来讲,我们可以说冯延巳的词更有艺术张力,这首《玉楼春》就是一个典型。
  所以当时代跃进北宋,刚刚打开宋词时代的时候,那些文学修养较高的词人继承的是冯延巳的风格,而不是李煜的风格。今天我们感受古典的诗词,对李煜的词一下子就会爱上,对冯延巳的词却不妨先花一点死记硬背的功夫,等年纪更大、修养更高、阅历更深之后,再慢慢地回味。
  人对春天的憧憬总是来得格外细腻。中国人的诗情,总是在早春时节活泼泼醒来,从心头到笔端,舒展开一些美丽的发现。
  词人冯延巳的一首小词《玉楼春》里面有一句,写从残冬进入早春时天空的变化:“雪云乍变春云簇,渐觉年华堪纵目。”我在上学时,听叶嘉莹△ 先生讲过这两句词,带我们温婉细腻地体会每一个字。“雪云乍变春云簇”。我们想一想冬天的云是什么样的?是沉郁的,堆积的,一块一块的,像石头,层次不分明,光线不明朗。我们眼中的残冬,还是一片沉沉暮气。但是早春呢?我们会看见春天的云像一朵一朵花,忽然爆出来,蓬勃烂漫地绽放着。所以这首词里面用了一个字,“簇拥”的“簇”,也是“花簇”的“簇”。不知什么时候,某一个刹那,沉沉的雪云“乍变”,一下子变成了春云拥簇。就在天空云朵变化的一瞬间,大地上的词人开始感慨逝水流光,“渐觉年华堪纵目”。在这样的早春,人眼中、心中的一切,是如此舒展,又带着些许惆怅。
  我们从小就读熟了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首七绝,寥寥四句,每一个字都耐人寻味: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小雨润如酥”。唐代的“酥”是一种美食,一种细腻润滑的奶制品。今天,我们会觉得雨落下来,落到身上皮肤上,是潮的、湿的。“润”,我们能理解,但还能触摸到“如酥”的质地吗?
  韩愈的这句诗总让我想起汤显祖的《牡丹亭》△ ,杜丽娘在游园之前看春天,对春天的形容--“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断掉的蛛丝,被微风吹进闲到空旷的院落--在二八年华的少女杜丽娘眼前,春天恰如这些在风中飘浮的游丝,在阳光下一根一根抽开,在春风中闪闪摇漾……诗人要有什么样的心,才能去发现润如酥的小雨,还有这如丝袅袅袭来的春天呢?
  韩愈接着说“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个感受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只是不知道我们是不是还记得。远远看,连成片的草地似乎已经满是蒙蒙绿色,但是近了去看,却又好像没有了!在远方的淡淡的一抹,在眼前却消失了。这一视觉偏差,对于寻春探春的诗人,是一个“谜”。“*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现在真是春天*好的时光了,那种早春几近透明的绿,是浅浅淡淡的,朦朦胧胧的,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这一点娇嫩撩人、初初萌动的春色,还真胜过了满城柳丝的浓春景色呢!
  形容水面袅袅变化,有一个词叫“烟波”;柳丝荡漾,依然如烟。人的心思如烟,世事岁月的变迁如烟。一个“烟”字里面,袅袅涌荡的那种气息,那种光影斑驳,打动着我们的心。这才是春天真正的意味啊。
  再晚一些日子,春光再盛一些的时候,绿意分明,柳条飘荡。我们小时候都背过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教我背,带着我去看什么叫“细叶谁裁出”。等到我的孩子上幼儿园,又在我身边奶声奶气地念这首诗。每个人的年华都曾经从早春经过,都曾经天真地用小手拈着柳叶,用小脑瓜去浪漫地想象什么叫“二月春风似剪刀”--是春风一缕一缕地,像我们做手工剪彩纸那样,把柳枝裁成了婀娜的模样吗?如今,感到疲惫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对着一盏春茶,在氤氲的香雾里淡淡看着这些小时候稔熟的景象,在默诵中,心渐渐柔软松弛,被春雨滋润,被烟柳感动,就轻盈起来,如同被春风托举。还可以闭上眼睛问问内心,在如今忙得分不出一年四季的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春光可以流连?
  ◆ 诗歌详注 ◆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天街小雨润如酥[2],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3]。
  [1]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籍。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所以他被称作水部张十八员外。唐人论兄弟排行,不是如今天这样只论亲兄弟,而是论整个家族里的兄弟序列,所以排行的数字往往很大。水部:唐代中央部委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工部分为四司,水部为四司之一,人们也习惯以水部代称工部。
  [2]天街:京城的街道。酥:一种细腻润滑的奶制品。
  [3]绝胜:远远胜过。皇都:京城,这里指唐代东都洛阳。
  ◆ 知识点 ◆
  不同的诗歌体裁有不同的写法,写律诗的手法不适合拿来写绝句,写绝句的手法也不适合拿来写律诗。韩愈的这首诗就是绝句的典范,就像一幅写意小画一样,两三笔便点染成趣,一下子抓住所咏之物的神采,形象感从文字里呼之欲出。把这首诗琢磨透了,对绝句就会一通百通。元代文人刘埙讲过,王安石早年正是从韩愈的这首小诗里悟到了写绝句的要领,后来一辈子写作绝句都在学它。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中小学教辅 文言文/古诗文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