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作者:何捷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55016441 定价: 出版时间:2018-10-01 出版社:海峡文艺出版社 |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本书特色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开始正式课堂学习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孩子们对各个学科形成的认识会对他们今后阶段的学习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有责任心的小学教师们也都积极认真地投入自己的教学中,希望自己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产生一些助益。然而,新手教师们在刚开始教学时,总会遇到许多的问题,例如“**课不会上,怎么办”“写作随意应付,怎么办”“课堂死气沉沉,怎么办”等。而从事工作多年的老教师们虽然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方法,但也需要一个渠道去同其他同样有经验的老师交流各自的经验。本书是由拥有多年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何捷老师撰写而成,相信能够给各位小学老师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考,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渠道。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阅读教学怎么办、写作教学怎么办、常规教学怎么办等三个专辑。内容包括: 低段课文太长, 怎么办 ; 要求“识字优先”, 怎么办 ; **课不会上, 怎么办 ; 课前预习随意, 怎么办 ; 当堂写来不及, 怎么办等。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目录
**辑 阅读教学怎么办1 问低段课文太长,怎么办
2 问要求“识字优先”,怎么办
3 问**课不会上,怎么办
4 问课前预习随意,怎么办
5 问当堂写来不及,怎么办
6 问文本解读不出,怎么办
7 问文本解读过深,怎么办
8 问教学要分课时,怎么办
9 问老师课堂上不敢示范读,怎么办
10 问课堂提问,小孩哑口无言,怎么办
11 问齐读拖腔拖调,怎么办
12 问要分角色朗读,怎么办
13 问课堂接不上话,怎么办
14 问看上去没进步,怎么办
15 问一直说不想听,怎么办
第二辑 写作教学怎么办
16 问写作起步写不好,怎么办
17 问看图写话太难,怎么办
18 问写话教学无序,怎么办
19 问真话来袭太猛,怎么办
20 问写作要求雷同,怎么办
21 问写作内容陈旧,怎么办
22 问总写成老样子,怎么办
23 问全班写作雷同,怎么办
24 问写作随意应付,怎么办
25 问大作家教作文,怎么办
26 问强调改却无效,怎么办
27 问总发呆不会写,怎么办
28 问教作文总无效,怎么办
29 问作文教学无助,怎么办(上)
30 问作文教学无助,怎么办(下)
31 问作文考试复习,怎么办
32 问口语交际教学,怎么办
33 问写话却不像话,怎么办
第三辑 常规教学怎么办
34 问课堂死气沉沉,怎么办
35 问拖课让人心烦,怎么办
36 问上课没有规矩,怎么办
37 问课堂遭遇“非礼”,怎么办
38 问作业设计无趣,怎么办
39 问照搬教案无效,怎么办
40 问课件辅助教学,怎么办
41 问学书法人课堂,怎么办
42 问阅读危机来袭,怎么办
43 问自由阅读无效,怎么办
44 问家校合作困难,怎么办
45 问自我成长缓慢,怎么办
46 问语文考试变难,怎么办
47 问暑假作业两难,怎么办
48 问试教多次无效,怎么办
49 问课上不会发问,怎么办
50 问我不是“何捷”,怎么办
附录:生动的语文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节选
《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 我分享我的经验。 **,真要写出一段话,我们给出三个建议。**个建议是,遇到不会写的字,不要用拼音代替,不要查字典,也不要问同桌,直接“空着不写”。空着不写,思路不断。为了一个字打断思路,得不偿失。第二个建议是,遇到写错的地方,坚决不用改正带,随手就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依然是为了保证思路顺畅。第三个建议,万一遇到“时间不够”,该停下来就要停下来,不要为了个别人拖延而无限等待。其实,写不完没关系,用省略号代替也不错,因为想好比写好更重要。在课堂上,我们可以用这三招来控制写的时间,让写合理存在于阅读教学中。同时,三个建议都是为了确保思路的顺畅,思维的完整,这个对于写出一两个字来说,意义更大。 第二,不一定要写出“一段”,可以化整为零,以多种形式展开写。例如,随手写批注就是一种很有效的写。执教《*后一头战象》,读到“嘎羧绕着村子走了三圈,才在人们的唏嘘声中离开”,有小孩就在“三”字附近做了批注:“三圈,体现了嘎羧对村民的依依不舍。多一圈,体力不够;少一圈,情感不厚。三圈,正正好。”这个批注就特别有意思,居然契合了文学创作中“三的运用”。小孩的感受相当有趣,小孩的批注带有自己的个性化理解,是活的语言。再比如说,不写一段话,而是写出构思提纲,展示自己的写作构思,提示课后可以继续写的内容,也为自己接下来的发言做好准备。提纲中,甚至可以仅出现几个关键词,让自己看到关键词之后展开联想,组合成一段话。 第三,是我比较常用的,叫作“读中带写”。教学阅读,就是教写作,从阅读中获得的,就是写作的方法,对写作的认识。不必真正拿起笔,把文字写出来。整个阅读的过程,都是为了写作服务,都是在学习写。我们将真正的“读完”放在“已经学会写”的检测标准上。至于真正写的实践,就留待课后进行。例如,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文中,居里夫人的出场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写,作者梁衡集中笔墨在她那双深陷而又深邃,略带疲惫的眼神上,对居里夫人一袭朴素的长裙着力描写。在阅读这段话的时候,我就适当地引入中国传统的评书艺术中,人物出场前给人物“开脸”的一段描写——评书《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出场时的一段素描,进行辅助阅读。两者一对比,让小孩发现小说创作中,在人物出场时的关键性外貌描写——给人物开脸。让读者认识到好的描写,并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住人物*突出、*显著、*需要让读者知道特点,集中写。 由于这是我特有的方法,允许我再举一例。比如说执教《唯一的听众》。其中,对老妇人三次用“平静地望着”来鼓励这个练习音乐很困难,拉琴像锯床腿的青年时,我们提出疑问:仅仅是平静地望着够吗?这平静中有力量吗?我让孩子们再读一读季羡林的《怀念母亲》,体会在暗夜里的思念,平静中心潮涌动的感觉,体会一种浓浓的糊在心头,说不出的感觉。此时,这种“以平静写不平静”的方法,在小孩心中埋下种子。不要急着现在就写,日后发芽更茁壮。在小孩“差不多懂,又不是很懂”的时候,继续出示《穷人》一课中,渔夫和桑娜在屋子里,面对“收养还是放弃”这个艰难的选择时,陷入了短暂的平静。这平静中心潮喷涌,思绪翻滚,是极为不平静的。小孩通过这几组文章的对比阅读,配合阅读后知道,通过“平静写不平静”“不平静中有力量”“以静写动”是一种方法。收获是丰富多元的。再次强调,此时要不要马上就去写一写。我们的观点是——不必马上种,马上就要有收获。方法有了,可以存在着,也可以事后练一练,还可以延时反应。方法,就是在记忆中埋下种子,等待需要用到的时候,唤醒,发芽。这就是我比较常用的第三种方法。 三种方法,可能能够让课堂上“当场写”实现省时高效,有效果。作为实践者,我还可以为大家做三点提醒:**,既然在课堂写了,写后的结果就要真正用起来,如果仅仅是写完后让孩子们读一读,做个简单的分享,那么,就真的要考虑写的必要性了。想一想,总共才40分钟,你花的每一分钟都要用在刀刃上。第二,不要为写而写,太生硬。没有谁说过一定要动笔写一写。“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要僵硬地理解。在设计中呈现写的存在,把写“挤进课堂”,真的没有必要。“挤进来的”反而要“推出去”,课堂容量不要超负荷。第三,不要安排太多次的写,不要以写切割了课堂教学。不少人一会儿让小孩读,一会儿让小孩写,写一会儿又读一会儿,读一会儿又回到写。太复杂,太琐碎,碎片化教学,割裂了完整感,得不偿失。 ……
中小学教辅 语文阅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