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疑难热点问题及对策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09-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疑难热点问题及对策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疑难热点问题及对策

作者:魏利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2373457

定价: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3.7 为什么质心与刚心重合的结构还有扭转效应
3.8 建筑结构产生扭转反应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3.9 对于不规则建筑到底是优先设置抗震缝,还是能不设就不设
3.9.1 新版《规范》是如何规定的?设与不设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9.2 抗震缝属于“抗震措施”范畴还是“抗震构造措施”范畴
3.9.3 如何合理确定不同结构体系的抗震缝宽度
3.10 建筑结构高宽比合理确定问题
3.10.1 《规范》是如何规定建筑结构高宽比的?为何要限值高宽比
3.10.2 复杂建筑高度和复杂建筑平面宽度如何合理确定
3.10.3 结构设计高宽比的执行标准如何把握
3.11 判断竖向规则性时楼层侧向刚度比计算方法合理选择与控制问题
第4 章 结构设计主要控制指标的合理选择问题
4.1 结构计算如何合理选择质量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作用的问题
4.1.1 新版《规范》是如何规定的
4.1.2 工程结构设计如何合理选择
4.2 如何正确理解合理把控*小剪重比控制指标
4.2.1 新版《规范》是如何要求的
4.2.2 抗震设计控制结构剪重比的目的是什么
4.2.3 当结构计算的剪重比不满足要求时,应如何合理调整
4.3 如何合理正确控制结构的变形验算问题
4.3.1 结构设计为何要控制结构的水平变形
4.3.2 新版国家标准对结构的变形是如何规定的
4.3.3 《上海抗规》《广东高规》是如何规定的
4.3.4 国外一些规范对建筑结构水平位移是如何规定的
4.3.5 结构设计如何合理把控层间位移角限值
4.4 如何合理控制结构扭转周期比问题
4.4.1 新版《规范》是如何控制的?多层建筑是否也需要控制
4.4.2 对于复杂连体、多塔楼等结构周期比验算应注意哪些问题
4.5 高层建筑稳定性控制问题有哪些
4.5.1 如何正确控制结构整体稳定性验算问题
4.5.2 如何合理控制高层建筑抗倾覆问题
4.6 哪些建筑需要进行施工及使用阶段沉降观测
4.7 如何正确理解框架柱和抗震墙的剪跨比计算及相关问题
4.8 抗震设计时,地震倾覆力矩的计算相关问题如何正确理解
4.9 如何合理理解高层建筑基础底平面形心与结构竖向永久荷载偏心距问题
4.9.1 新版《规范》是如何规定的
4.9.2 当有多塔楼或带裙房时,如何合理选择荷载及基础区域
4.10 新《规范》对抗震等级为一级的剪力墙,需要进行水平施工缝抗滑移验算的
相关问题
4.10.1 新《高规》与《抗规》的异同点
4.10.2 当验算不满足《规范》规定要求时应采取哪些技术措施解决
第5 章 与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相关的设计问题
5.1 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有哪些异同
5.2 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合理选取相关问题
5.2.1 新版《规范》关于抗震等级是如何调整的
5.2.2 如何理解关于高度分界数值的不连贯问题
5.2.3 如何正确理解关于高度“接近”的问题?举例说明
5.2.4 确定抗震等级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5.2.5 考虑不同设防烈度、设防类别、场地类别等抗震等级汇总表
5.3 剪力墙结构中含有“少量柱”时,此时的结构体系与抗震等级如何合理确定
5.4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如何合理确定
5.5 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等级合理选取问题
5.6 多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5.7 如何界定大跨度框架结构及其抗震等级?如何加强抗震设计
5.8 高度不超过60m 的框架—核心筒结构为何可以适当放松抗震等级
5.9 如何正确理解和掌握裙房抗震等级不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问题?用工程案例
说明遇有特殊情况如何确定
5.10 几本新《规范》对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认定差异有哪些?设计如何执行
5.11 几本新《规范》对带有裙房结构抗震等级认定差异有哪些?设计如何把握
5.12 几本新《规范》对主楼带有裙房时加强区高度的认定有哪些异同?设计
如何把握
5.13 8 度区抗震等级已经是一级的丙类建筑,当为乙类建筑时,抗震措施按9 度
查表可知仍然为一级,在此时两个一级是否完全相当
5.14 为何高度小于60m 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等级可以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
5.15 抗震设计时,框架梁顶面钢筋配置有哪些要求?如何应用理解
5.16 设计如何正确理解新《规范》对连梁剪压比的要求?新《规范》对连梁*大
配筋及*小配筋提出哪些要求
5.17 新《规范》对剪力墙遇有平面外大梁时,提出了哪些设计要求,如何理解
5.18 新《高规》对框架抗震设计还有哪些主要修订?设计如何正确理解
这些修订
5.19 新《高规》对抗震墙抗震设计还有哪些主要修订?设计如何正确理解应用
5.20 新《高规》对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有哪些主要修订?设计如何正确
理解应用
5.21 新《高规》对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有哪些主要修订?设计如何正确
理解应用
5.22 新《高规》对筒体结构抗震设计有哪些主要修订?设计如何正确理解应用
5.23 对存在液化土层的地基结构设计新《规范》给出哪些抗液化措施?如何正确
理解
5.24 何为“矮墙效应”?什么情况下应考虑“矮墙效应”?如何避免“矮墙
效应”
5.25 几本新《规范》对框架柱体积配箍率规定的差异如何正确理解?如何在
工程中合理应用
5.26 抗震设计时,新《规范》对框架结构底层柱设计有哪些规定?如何正确应用
5.27 《抗规》6.3.1 条规定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对于抗震墙结构
中的框架梁(或跨高比不小于5 的连梁),是否必须满足此要求
5.28 《抗规》6.3.4?2 条: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
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这里的
“纵向钢筋”是否包括底筋?依据是什么
5.29 抗震设计时,框架结构应合理考虑填充墙对结构的不利影响
5.30 几本新《规范》对剪力墙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的直径规定有何异同,实际
工程如何执行
5.31 新《规范》关于剪力墙结构边缘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要求的若干问题
5.31.1 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阴影区范围几本《规范》有差异,设计如何把控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教材 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