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

现代农业与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9123083

定价:30.0

出版时间:2007-10-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
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
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
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
    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增加农业投入,是建设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基础的迫切需
要。必须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
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特别要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和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继续巩
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
实在在为农民办一些实事。
    (一)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
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新增教
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

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的比重。要建立“三农’’投
人稳定增长机制,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
信贷投放结构,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人的增
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尽快形成新农村
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
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
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建设用地税费
提高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三农”。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
方案,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
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
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加大支农资
金整合力度,抓紧建立支农投资规划、计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
工作机制,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
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要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
农民和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村建设。加快农业投入立法进程,
加强执法检查。
    (二)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近几年实行的各项补贴政策,
深受基层和农民欢迎,要不断巩固、完善和加强,逐步形成目标
清晰、受益直接、类型多样、操作简便的农业补贴制度。各地用
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资金要达到粮食风险基金的50%以上。
加大良种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范围和品种。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
规模、补贴机型和范围。加大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力度。中央
财政要加大对产粮大县的奖励力度,增加对财政困难县乡增收节
支的补助。同时,继续对重点地区、重点粮食品种实行*低收购
价政策,并逐步完善办法、健全制度。
    (三)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要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
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和预警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
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
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

试点范围,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
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
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四)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充分发挥农民在
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发扬自力更
生精神,增加生产投入和智力投入,提高科学种田和集约经营水
平。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支持各地对“一事一
议”建设公益设施实行奖励补助制度。对农户投资投劳兴建直接
受益的生产生活设施,可给予适当补助。综合运用税收、补助、
参股、贴息、担保等手段,为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创造良
好环境。企业捐款和投资建设农村公益设施,可以按规定享受相
应的税收优惠政策。
    二、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
    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改善农业设施装备,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必须下决
心增加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落
后的局面。
    (一)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要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
水改造,搞好末级渠系建设,推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
理。扩大大型泵站技术改造实施范围和规模。农业综合开发要增
加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投入。加强丘陵山区抗旱水源建设,加快
西南地区中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补助
专项资金规模。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力度,加强中小河流治
理,改善农村水环境。引导农民开展直接受益的农田水利工程建
设,推广农民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有效做法。
    (二)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强化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切

实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合理引导农村节约集约用
地,切实防止破坏耕作层的农业生产行为。加大土地复垦、整理
力度。按照田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要求,加快建设旱
涝保收、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加快实施沃土工程,重点支持
有机肥积造和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
田和施用农家肥。扩大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试点规模和范
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积极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三)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在适宜地区积极

 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