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作者:洪名勇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3600934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0-10-01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本书特色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第1辑》:中国经济文库·理论经济学精品系列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三农问题研究”、“理论经济”、“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研究”四部分。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目录

“三农”问题研究
 扩大贵州农民消费的若干问题研究
 农民工回乡创业的swot分析及政策含义
理论经济
 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贫困与不平等
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生态足迹的贵州省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贵州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四川人力资本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喀斯特地区发展现代林业的若干问题探讨
调查研究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新农村建设调查
 交通与西藏经济发展实证研究
 喀斯特地区旅游科技创新策略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农业信息化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节选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第1辑》是贵州大学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办的刊物《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辑,所选论文集中关注了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研究主题,本辑包括“‘三农’问题研究”、“理论经济”、“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调查研究”等四个栏目。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相关资料

插图:从发展历程和内容的变化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首先关注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贫困。马克思主义贫困理论战后将其视野扩展到全球体系中的发展中国家的整体贫困问题,从对工人阶级贫困的关注上升到国家层面。同时,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回避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出现的贫困,对该问题给予了专门的关注。但是,不论是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贫困问题的分析,还是对全球体系中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的论述,以及对社会主义国家内部贫困问题的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都沿袭了其阶级分析的核心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的核心逻辑由马克思本人建立,在其他学者那里虽有所发展,但从总体上看,后来学者的创新性发展并不多,基本没有超越马克思构建的框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贫困理论的核心逻辑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贫困的分析基础之上。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从各阶层的收入差距来看,正处于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的上升阶段,表现为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而且有恶化的趋势,所以这一阶段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收入恶化状况十分明显。基于此,马克思分析了工人阶级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其核心逻辑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掠夺行径使得大批农牧民沦为一无所有的劳动力出卖者,而这恰恰成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由于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形成对工人阶级的剥削;而大机器生产对工人的排挤,形成的失业大军更是资本家榨取在业工人剩余价值的有效手段。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方面,财富在资本家手中积累;另一方面,贫困在无产阶级一边积累,无产阶级日趋贫困化。

喀斯特地区发展评论

经济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