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理论与案例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理论与案例

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理论与案例

作者:张军果

开 本:16

书号ISBN:9787509522165

定价:40.0

出版时间:2010-07-01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理论与案例 相关资料

插图:(2)消费需求的过快增长,诱发了物价的全面上涨。1985年以后,受国家对除粮、棉、油等11种重要农产品之外的全部农产品以及生产资料计划外部分价格放开的影响,消费快速增长、物价快速攀升,1986年零售物价涨幅为6.0%,1987年为7.3%,1988年猛增至18.5%,其中,1988年12月高达26.7%。1989年,尽管国家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治理整顿的首要任务,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但是,由于政策存在时滞,1989年的通货膨胀仍高达17.38%。经过持续三年的治理整顿,物价才回落到1990年和1991年的2.1%和3%。(3)加大了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排浪式消费”抢购潮的出现,加剧了社会供求矛盾,并直接反映在物价的普遍上涨上。同时,各地在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盲目引进生产线,重复建设,成为此后企业效益下滑、产业结构新失衡的重要原因。此外,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超前性集中消费,导致其后几年消费增长速度放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降低,它在一定程度为1989-1991年的市场全面疲软埋下了隐患。2.“排浪式消费”抢购潮的成因及其调节。1988年我国居民“排浪式消费”抢购潮的出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1)短缺经济的深层根基。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长期保持价格稳定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增长甚微,居民消费被限制在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动调整价格结构,使短缺经济时代的隐性通货膨胀显性化了。为了减轻物价上涨对居民消费的不利影响,国家对城镇居民发放价格补贴,并提高工资水平,使城镇居民收入由长期冻结到快速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日趋强烈,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供给增加并没有跟上总需求增加的步伐,因此,总供需缺口有所扩大。

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理论与案例 作者简介

张军果,男,1968年生,河南嵩县人。2000年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师职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防大学中青年教研骨干,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后。近年来,独立承担国家课题2项、国防大学科研课题1项,参与完成国家重点课题2项,参与国家部委、军委总部及国防大学科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1部、副主编1部、参编10余部。曾先后在《经济科学》、《江海学刊》、《中国经济信息》、《中国企业家》、《经济经纬》、《唯实》、《南方金融》、《军事系统工程》、《系统辩证学学报》、《国防大学学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以及《解放军报》、《中国改革报》、《长江日报》等报刊发表国民经济类论文80余篇,国防经济、军事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的论文20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要研究领域:经济运行理论、宏观调控理论、货币金融理论、国防经济理论等。

宏观经济运行研究:理论与案例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经济 经济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