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首页 > 图书 > 教育类图书/2020-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作者:倪亮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227699

定价:29.0

出版时间:2009-07-01

出版社:中国华侨出版社


 2.别给孩子的学习定任务
 3.家长一定要明白,一个学校,只有一个**名
 4.学习成绩不是孩子的全部
 5.“妈妈,我觉得好累,不想学钢琴”
 6.“妈妈,我真的不想上学”
第十三章 家长不要对孩子回避“性”问题
 1.性问题,是一个避也避不掉的问题
 2.要理解孩子的性好奇
 3.你反感孩子和异性交往吗?
 4.怎样帮助孩子驾驭“性冲动”
 5.孩子偷尝了禁果,家长怎么办?
第十四章 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1.让孩子主动去做一些不可能成功的事
 2.要告诉孩子,失败之后该怎么思考
 3.将失败过滤一下
 4.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摔打能力
 5.“孩子,这是你该做的”
 6.在不断尝试中,让孩子学会分析并完善自我
第十五章 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1.“闲书”有时也是孩子摄取知识的途径
 2.你的孩子是“电视迷”吗?
 3.帮孩子改掉不良的“网游”嗜好
 4.孩子“网婚”了,你如何是好?
 5.“他怎么这么喜欢明星?”
 6.孩子经常与人“打架”,你着急吗?
 7.“我喜欢另类的衣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 节选

**章 父母*知道孩子的心理状况
  1.你们应该是孩子*好的老师
  父母要想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首先就要知道自己是孩子的**个老师,并且要做*好的老师。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追本溯源都会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首先要做好“老师”,然后才能教好“学生”。
父母是孩子*好的老师,这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大多数家长并没有完全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我详细解释一下这句话里深藏的意思,看看你的理解是否全面。
这句话里包含了三层意思:
**层意思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教育意义非常重大,不可小觑,并且无可替代。这个大部分人都会想到,至于能否做到或者该怎么做到,那是我们后面章节里要讲的。
其次是说孩子一生下来,首先接受的教育是来自于父母,不仅如此,孩子在上学之前的五六年间,多数教育信息都应该是从父母这里获得的。这个也会被大部分父母认可。
再次是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许多思想和许多言行都是首先受了父母的影响,从而从父母这里传承下去,正所谓先人为主。
对于这三层意思,前两层大多数父母能够接受,因为事实上确实如此。但第三层意思就会让一些父母反对了,因为实践告诉他们,当孩子上学以后,乃至走向社会,他们在很多时候已经不完全受父母的影响了,相反,他们对老师的教导倒是言听计从,对领导的要求倒是惟命是从,而对父母的教诲反倒充耳不闻。
不仅如此,孩子回到家里,有些时候还要拿出老师或者领导教育他们的一套理论,对父母的一些观点进行别一番理论。于是,有些父母认为,孩子越大,父母的思想和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反而越来越小。
  并且还有例子作为佐证:
 老张夫妇都是电厂的职工,收入不算太高,但是基本也能保证家庭的开销,属于当地的小康之家。
他们的儿子今年7岁,儿子小的时候,他们怎么说,这孩子就怎么做,很少和他们“龇牙”,夫妇二人也很享受这样的感觉,逢人就夸自己孩子听话、乖!可是当儿子上了小学以后,情况就起了变化,越来越不听他们的话,经常拿课堂上或者从其他地方学到的东西顶撞这夫妇二人,让这俩人感觉很没面子。这两个人很苦恼,认为自己已经做不了孩子的老师,也无力再教育自己的孩子了,与其教育孩子换来和孩子的矛盾,倒不如直接把孩子交给学校管,自己也省心了……
他们夫妇肯定不认同上面第三层的意思,从表面上看,这样的父母通过实践总结的经验有几分道理,得出的结论也是对的,如果孩子这样发展下去,父母很难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因为孩子已经不再认同父母的那一套方法。
  不认同还怎么教育?
 那么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们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一下,人类在判定某一信息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接受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对方与自己之间的亲疏关系。人们总是觉得,关系近的人,总要比关系远的人可信一些,可信,自然就对他发出的信息容易接受一些。这是人的本性,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不能违背这个规律。
这一点,大家一定都能认同,那我们就继续往下说。
作为父子母子,谁能抛开父母这一层*亲*近的关系,而去舍近求远,首先相信和接受别人的观点呢?
但孩子有时候的表现,似乎推翻了我们这个结论。
他们似乎对父母的教导很不在乎,倒是对老师或者领导的教导十分在乎。但那仅仅是似乎,绝不是真实的情况。
分析他们的心理可知,他们还是首先愿意相信父母的教导,其次才可能相信老师或者领导的教导。
道理很简单,他们对老师或者领导的教导不敢不听,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较疏,又属于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但不敢不听,不等于不敢不信。
相反,他们对父母的传教有时候就可以胆敢不听,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较近,并且属于*亲*直系的血缘关系。
但胆敢不听,也不等于真正不信。
这样说,很多父母就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在打算做好孩子的心理医生之前,先要学会和孩子打交道,知道他们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孩子其实都是很在乎的,而且都看在了眼里,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重复和复制父母的这些东西。在他们看来,父母是*可信赖的人,父母总不会欺骗他们吧!所以,他们会毫不怀疑地、毫无芥蒂地,把父母的言传身教当作这个世界上绝对正确的东西,采取拿来主义,去应对外面的世界。
经过这么一解释,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这个道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家庭教育 心理辅导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