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用教学观
我的语用教学观作者:刘仁增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34-6091-4 定价:35.00元 出版时间:2014-12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内容简介
当下,小学语文界正涌动着一股“语用热潮”,语文教学实现了由内容分析向语言学习的重大转变。但是,如何有效、高效地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许多教师心中无数,“唯语用”与“伪语用”的语文课堂屡见不鲜。刘仁增老师在本书中不仅从理论层面阐述了语用教学的主张、架构和运行机制,更以大量的教学实例介绍了语用课堂如何建构,语用训练如何设计,语用策略如何操作等,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实用意义。作者简介
刘仁增,现任教于福建省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系福建省特级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福州市优秀人才。在全国小语界首倡语用教学,主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和教师专业发展。著有《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课文细读:指向文本秘妙》《语用:开启语文教学新门》,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300多篇,在全国10多个省市上课、讲座200多场。
目录
前言 一道回归本然的教学风景\
绪论 语用:语文教学的稀缺品\
第一节新中国成立前语文教学的语用觉知\
一、语用细流的浅唱慢吟\
二、语用源流的日渐式微\
第二节新时期语文教学的语用异化\
一、教学理念的片面化\
二、语用目的的功利化\
三、语用训练的模式化\
第三节新世纪语文教学的语用追求\
一、国际母语教育的语用取向\
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语用思想\
三、当下阅读教学的语用异变\
第一章语用教学主张\
第一节语用与语用教学\
一、语用学中的“语用”\
二、语文教学中的“语用”\
三、语用教学的基本概述\
第二节语用教学的价值取向\
一、指向言语智慧,实现“例”的增值\
二、指向阅读品质,建构“读”的策略\
第三节语用教学的理论支点\
一、语用学的坚实根基\
二、语言学的强力推动\
三、认知心理学的保驾护航\
四、传统语文教育思想的有益滋养\
第四节语用教学观下的言语能力建构\
一、言语能力建构的主体回归\
二、言语能力建构的核心要素\
三、言语能力建构的路径指向\
第二章语用课堂建构\
第一节基于文本秘妙的解构与建构\
一、解构:探秘文本之妙\
二、建构:提炼核心价值\
三、强化:凸显文体意识\
第二节以语言体验为支架\
一、语言学习需要高品质的语言体验\
二、以语言体验促言语的生成与转化\
第三节“以语言带内容”的整体思路\
一、依内容学语言\
二、以语言带内容\
第四节“发现—领悟—模仿—类推—创造”的教学架构\
第三章语用训练设计\
第一节语用训练设计“三不忘”\
一、凸显语用,不忘“根本”\
二、强化主体,不忘“生本”\
三、把握“个性”,不忘“文本”\
第二节语用训练设计“三要点”\
一、选准“语料”,克服教学内容的盲目性\
二、教活“语料”,避免语言学习的概念化\
三、用足“语料”,实现能力发展的最大值\
第三节学习语言运用设计\
一、标点符号教学设计\
二、重点字词教学设计\
三、关键语句教学设计\
四、精彩段落教学设计\
五、典型篇章教学设计\
第四节读写策略指导设计\
一、低年级读写策略指导设计\
二、中年级读写策略指导设计\
三、高年级读写策略指导设计\
第五节常见文体教学设计\
一、文体教学的“三为三不为”\
二、记叙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三、说明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四、诗歌体课文的教学设计\
第四章语用策略运用\
第一节语言文字理解\
一、语言内容的理解\
二、语言形式的理解\
第二节语言形式仿写\
一、字词仿写\
二、句式仿写\
三、段式仿写\
四、篇章仿写\
第三节言语材料活用\
一、文本内容的创用\
二、言语材料的移植\
三、言语材料的重组\
四、言语材料的化用\
第四节文本内容创生\
一、空白填充与语境拓展\
二、文意概括与意蕴丰富\
三、内容复述与语言转述\
四、形态改变与文体转化\
第五节读写方法迁移\
一、读法迁移\
二、学法迁移\
三、写法迁移\
第五章语用课例品鉴\
第一节课堂观察\
一、可贵的坚守,可喜的突破——两节《匆匆》的教学理念嬗变\
二、语文教学岂能忘“本”——福建省第六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随想\
三、文体教学的现状透视与困境突破\
第二节他山之石\
一、语文教学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听台湾王家珍《类叠法与短诗创作》一课有感\
二、句中有眼人谁识,弦上无声我独知——王崧舟《两小儿辩日》文本细读艺术谈\
三、情感因植根语言而动人——林清老师《天鹅的故事》教学评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十年“语用”路\
精彩节选
- 节选
放眼当下小学语文课堂,可谓是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态。当人们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于那些令人血脉贲张、激情澎湃的课堂时,我的语用语文课堂就显得有点“寂寞”和“平淡”了。好在我早已习惯了这种“寂寞”,也甘于这种“平淡”。或许正是“寂寞”和“平淡”,才让我“不畏浮云遮望眼”,始终保持了一分“特立独行”。独立地思考,默默地坚守,孜孜以求地追寻,使我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见解和探索离“语文”更近,以“语文的方式”走“语文的路”,走出了一道回归语文本然的教学风景。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