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远教育论述精要
顾明远教育论述精要中国教育学家经典论要丛书作者:顾明远、鲍东明、刘晨元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978-7-5334-6986-3 定价:42.00元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
人人都需要学习的教育学
一门亟待发展的重要学科
——学科教育学
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反思
教育科学应从五四精神中吸取什么营养
教育科学研究与教育现代化
对教育定义的思考
精彩节选
对教育定义的思考
教育是什么?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但这种子却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他的学说可以称之为“生长说”。英国教育家洛克则主张“人心没有天赋的原则”“人心是白纸”,通过教育能使儿童掌握知识和德行,是谓“白板说”。法国教育家卢梭则提倡“自然教育”,教育的任务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归于自然”,培养自然的人,自由的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了作为独立的一门科学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教育目的就是“德行”,“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则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教育中学校、负实际责任的教育者和教师是教育者;广义的教育是无意识的教育,大自然、家庭、社会、人民及其宗教和语言都是教育者。他认为,“完善的教育可能使人类的身体的、智力的和道德的力量得到广泛的发挥”。美国教育家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出发,主张“教育即生长”, “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杜威理解的教育也是“生长说”,但与夸美纽斯的“生长说”有所不同。杜威把教育建立在儿童的经验上,经验是人的有机体与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
历史上各国教育家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根据自己的哲学观点提出对教育的理解和诠释。他们都没有给教育下完整的定义,主要是从教育的作用和教育的目的这个角度提出教育是什么。这里面还包含着对人的本质、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不同认识等。
中国教育界长期以来受韩愈《师说》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授业、传道、解惑”,这也就是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加里宁提出:“教育是对于受教育者心理上所施行的一种确定的、有目的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的心身上,养成教育者所希望的品质。”长期以来我们接受这个观点,认为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青年一代的活动,它具有历史性、阶级性,是上层建筑。
1978年教育界展开了一场教育本质的大争论,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教育的本质属性上,教育是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还是有多种属性。但没有统一的结论。有多种提法:(1)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2)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通常认为: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教育大辞典》)(3)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4)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它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培养。(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
这类定义有两个特点,一是都是从现象学的角度提出来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或社会现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二是从教育者出发,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培养教育者所希望的人。很少讲到受教育者本人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他们的自我发展。
1979年于光远曾经提出,把教育科学分为两大门类: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加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社会现象学” ;一是把教育主要作为一种认识现象来研究的科学,叫做“教育认识现象学”。他还提出教育的三体论:即主体、客体、环境三体,互相作用。1981年,我在《江苏教育》第10期上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争论。
随着教育理论界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对学生主体性的张扬,1990年代,项贤明提出泛教育理论, “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
这就完全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人的成长与教育密不可分,但把“人成为人”的全部活动都说成是教育,那么,教育就变成涵盖人类一切活动的活动了。
从以上许多教育的定义和观点可以看到,什么是教育,或者说教育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定义者总是从某一视角提出对教育的理解。有的从教育现象的角度,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有的从教育目的的角度,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有的从教育内容的角度,教育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活动;更有人从人的生长的角度,教育即生长。
教育既具有永恒性,又具有历史性。对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教育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更因为时代的变迁,民族文化的不同而很不相同。要给教育下一个科学的界说,需要仔细分析教育各个要素,弄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的基本要素有三:教育者(教师、父母、长者)、受教育者(学生、儿童)、教育影响(或称环境,具体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有了这三者就可以构成教育活动。历史上对教育的诠释不同,就因为各个学者对这三者关系的认识不同。
今天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与儿童中心主义的观点不同。儿童中心主义是强调儿童、儿童的兴趣在教育中占主导地位,而学生的主体性则是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是强调要把学生作为能动的人来看待。因此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
对教育的认识还涉及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长期存在着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争论。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认为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教育要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塑造人;主张个人本位的教育价值观就认为教育是个体成长发展的活动。其实两者是不矛盾的,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是统一的。
那么,教育是什么?我无意为它下定义,也没有能力做出科学的界定。只想用证伪的方法,对现有的各种界说进行分析,指出不足之处,供大家思考。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