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设计.非去不可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设计.非去不可

学设计.非去不可

作者: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621586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10-07-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学设计.非去不可 本书特色

《学设计,非去不可》究竟要不要出国?为什么非去不可?去了就知道啦……无论你想不想出国,无论你是不是学设计,台湾13位创意人打破习惯思维方式的移动式学习态度,是本书的真谛所在。无论在哪里?*重要的是你的心态……主动寻找答案,敏锐感受,才能体验更多的思想冲击,重新找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创意思维!

学设计.非去不可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王千睿、胡佑宗、周育如、施令红、甘泰来、高弘树、赖雨农、黄怡儒、林国基、林怡芬、史明辉、庞铫13位台湾创意人,在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学习不同专业的创意人的留学故事,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有趣课程和创意学习!书中还包括13位创意人申请学校的作品集,留学时期的照片、作品,以及回国后的代表作,看知名设计师如何将留学经验化为每一个精彩的作品。   
  针对申请学校、挑选科系——甚至是挑选城市!以及如何把握留学机会学到*多经验,13位创意人都不吝分享他们的秘技与心得。每位创意人推荐了相关科系的10大名校,范围遍及欧、美、日、澳等地的创意集散地,是参考的桥梁之一。
  简述13位创意人回国后的跨界、创新,或是勇于挑战的创业故事,以及对于年轻创意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中肯的建议。

学设计.非去不可 目录

序一 留学改变人生,设计改变世界
序二 让欧风美雨来得再猛烈一些
王千睿
胡佑宗
周育如
施令红
甘泰来
高弘树
陆希杰
赖雨农
黄怡儒
林国基
林怡芬
史明辉
庞铫

学设计.非去不可 节选

《学设计,非去不可》收录了王千睿、胡佑宗、周育如、施令红、甘泰来、高弘树、赖雨农、黄怡儒、林国基、林怡芬、史明辉、庞铫13位台湾创意人,在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日本这些国家的不同城市、不同学校,学习不同专业的创意人的留学故事,以及具有启发性的有趣课程和创意学习!《学设计,非去不可》中还包括13位创意人申请学校的作品集,留学时期的照片、作品,以及回国后的代表作,看知名设计师如何将留学经验化为每一个精彩的作品。 《学设计,非去不可》针对申请学校、挑选科系——甚至是挑选城市!以及如何把握留学机会学到*多经验,13位创意人都不吝分享他们的秘技与心得。每位创意人推荐了相关科系的10大名校,范围遍及欧、美、日、澳等地的创意集散地,是参考的桥梁之一。《学设计,非去不可》简述13位创意人回国后的跨界、创新,或是勇于挑战的创业故事,以及对于年轻创意人的工作态度提出中肯的建议。

学设计.非去不可 相关资料

插图:4年的留学经验,除了深入骨髓的影响,还有这一本本写得密密麻麻,有照片及资料的记事本零下负12度美国建筑师汉克·克尼克麦耶的家与工作室王千睿 与 当代设计大师菲利普·斯塔克(Philippe Starck)合影王千睿与理查德·扎佩尔(Richard Sapper)合影BENQ/佳世达科技创意设计中心设计长 王千睿 学历:德国斯图加特国立造型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硕士、国家设计师证照 经历:曾任德国保时捷汽车车体设计师 1994年台湾工研院电通所概念性产品研发计划主持人 1995年宏棋集团旗下连棋科技设计总监 1998年宏棋电脑品牌营运事业工业设计处处长 2002年BenQ明棋(后更名为“明基”)电通数字时尚设计中心总监 2006年BenQ明基电通设计长 2007年开始兼任佳世达科技设计长 作品:曾多次带领团队荣获超过 200项德国 red dot与德国 iF大奖、美国 IDEA与日本 G-mark等国际设计四大奖项。 传统退位创意领军 对拿超过 200项四大国际设计大奖的王千睿来说,得奖不是长大后才有的光芒。从小便多才多艺,但也曾因为才艺出众而吃到苦头;不过乐观开朗的他,面对社会传统的价值观,总是选择抛开,然后按照着自己的步伐朝前走。 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去学,最后就真的可以做到。 “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这句话或许说得有些太过笃定,不过对王千睿来说,总是比别人快一步去计划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去实践它。热爱音乐,那就学乐器;喜欢绘画,那就尽情地画;想学产品设计,那就去德国吧! 决定不跟别人比,要读自己想要的 很多人或许都对惨绿的少年时代有过深刻记忆,不过从小就有音乐陪伴的王千睿,学琴让他很快乐;上了初中,在升学班和乐队之间拉扯,反倒让他差点成为欧亚板块挤压下的叛逆少年。 “每天上学,我就开始想:升旗没去演奏,训导处要记过;去了,班主任要处罚。”自己是乐队成员,同时也是升学班学生,两边都讨好不下,这个时期的他有些郁郁寡欢。高中联考失常,更让他自主的早熟性格显现出来,因为对家族来说,他的升学决定就是叛逆的表现。“刚放榜时,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反正就是生自己的闷气。”家族的价值观一直是念大学才有出息,填志愿也是依照当时的联招排序,从没想过自己喜欢什么;所有家族成员的录取通知单摊开来都是公立、前三志愿,只有他考坏了。而内心有一股犟劲的王千睿,沉淀后走出房门,告诉大家他决定去念他喜欢的美术,就读当时的第一志愿:复兴美工。“我决定不跟别人比,我要读自己想要的。”即使有人认为美工科出来就是一辈子画看板,但他还是决定去念。他知道自己并没有赌气,有的,只是对自己的了解。 当头棒喝,看到另一片天空 3年的复兴美工课业,对自小便有深厚美术基础、还得过亚太奖的王千睿而言并不是问题,复兴美工对技法的扎实训练,更让他在毕业前就被设计公司定了下来。但就在毕业展之际,他冷不防尝到致命的一击。 “因为一直活在对自己作品很完美的自信想象中,所以面对批评,第一次感觉到震惊。”毕业作品联展中,王千睿扬扬得意地看着自己的作品,耳边却不经意传来观众窃窃的批评。他们认为复兴的作品看起来完整度很高,但在思考和整体理念创意上稍嫌不足。简短几句话,让不服气的他跑去仔细观看别人的作品。他从中看出端倪:大学生在表现技法上或许粗糙,但是在人文思维上却有想法;反观自己,即使 3年来累积出好技法,但从企划思考面的不足上,看出了自己的肤浅。 填补所缺,转个弯还是进了大学 经过毕业展的刺激,在广告公司工作半年后的王千睿,认为自己还是需要填补缺少的那一块,于是毅然参加了大学联考。“当时还是那种用 2B铅笔涂志愿卡,一个一个填志愿代号的年代。”交志愿卡的当天,收卡老师问他怎么都没填,王千睿指着志愿卡上的两组记号说“有啊”,他填了,不过只填了两个系: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和文化大学美术系。他想学的是设计,因此只挑了重设计的美术系。 光是考上大学,王千睿就满足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前脚刚放榜,考上辅大应美的王千睿,后脚就到德国文化中心报到补习。广告公司的工作经验让王千睿对国外引进的 CIS企业识别系统发生兴趣,因为 CIS不仅是商业设计,还包括室内空间、产品、展场等整体性设计理念;他同时发现执设计牛耳之一的德国注重量产实用,最适合自己学习。“当时年纪小,只知道德国在设计领域中很顶尖,想学设计,当然就去最优秀的国家!要去德国,自然得先学会德语。”捣鼓出这番逻辑,王千睿留学德国时期房间的一景。大一就开始到德国文化中心上德语课。德文不好学,当中他也一度打退堂鼓,不过只要想到能去德国观摩如雷贯耳的包豪斯( Bauhaus),就会再度打起精神。除此之外,他也到东吴和辅大文学院上课。 TIPS:申请学校叮咛——预留时间与预先准备 让自己在读书时就养成累积作品的好习惯,等到要申请出国留学时,就能派上用场。越早决定出国,就越有时间搜集资讯,针对想申请的学校科系提供手稿和原创图稿。各阶段作品能让审核人员看出你的学习与成长。 交换友情,意外获得德国爸妈 “辅大外语中心里有很多德国人,他们大多住在泰山乡靠近当时的陈诚墓园那边,因此我们都称那里是‘小德国’。”喜欢交朋友的王千睿,在大三时参加德文系的 party,因而和不少德国人结为好友。每当有德国学生回去,若遇到朋友要来台湾读书,都会指名请王千睿帮忙接待,久了,虽然人在台湾,王千睿却跟很多德国人非常熟稔。热情待人的他,也因此机缘多了一对他口中的“德国爸爸、德国妈妈”。原来,在出国前,从德国来了一个小女生,当时即将出国的王千睿让她先住在舅舅家里,半年后再由女友跟他爸妈继续照顾她。而当他一到德国,认识的友人全来接机,总要王千睿去自己家中住上一两个星期,这位德国女生的爸妈看不下去,觉得这样游牧式的迁徙太辛苦,便要他住进他们女儿的房间,由他们来照顾,这场抢人大战才告一段落。 “真的很有缘,她住在我台湾的家,而我住在她德国的家。”俏皮的王千睿说,“其实受惠最大的就是我们两人,双方父母过一阵子就会汇款给自己的小孩,后来干脆协议,我爸妈直接给她台币,而德国的爸爸妈妈给我马克,省得被银行赚汇兑的手续费。”最后他们还各自成了对方父母的干儿子和干女儿,联络密切,一直未曾中断。 TIPS:求学秘籍——表达你的独特想法 只针对老师的授课范围念书肯定不够。德国的教学观是“想法与结论没有标准答案”,唯有主动积极地搜集资料、透彻了解,将你自己的独特想法表达出来,才是最后的答案。另一方面,若考虑前往欧语系国家念书,语言也是一项需要时间练习的工具,因此多学、早学欧语,能帮助你获得更多资讯,读书时也能更快地上轨道,更快吸收。 TIPS:德国高等学院学制及证照制 德国的高等教育分为三部分,大学( Hochschule)、艺术和音乐学院、专科学院( Fachhochschule),毕业文凭为 Diplom。后者念完高中就可以申请入学,修业年限较短(约 4年)。文科的硕士学位称为 Magister,理、工、医、商科系的硕士学位则是 Diplom,这些代表学术上的认同,但不代表工作上的保障。由于德国属于证照制( Diplom),各行各业专业人才须考取证照才能取得专业工作资格,考试通过后取得 Meister证照,才具工作保障。在德国,约 77%的学校是公立,基本上念书不需付学费,因此国外学生就读也相对困难,有名额限制。目前德国逐渐发展出新学制,因此最好要多方了解详细资讯(部分资料来自台北德国学术交流留学资讯中心)。 什么都不怕,老跑在前头的初生之犊 王千睿个子不算高,但凡事却跑得比别人快。当同学还忙着准备毕业展,王千睿已经开始申请德国学校。当时留学德国的人少,资讯也不发达,王千睿只知道德国大学大多以城市名称命名,便依循这个模式开始申请。 “当年听过的城市不外乎柏林、汉堡、慕尼黑。”想念设计的王千睿冲着城市名申请了柏林、汉堡的大学,以及在慕尼黑附近一个没听过的斯图加特(Stuttgart)。申请时,除了版画可以复制送件,几所学校都要求原画作,因此王千睿将读书时的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的透视图整理出来,给每所寄出大约二十幅作品。很快,三所学校都传来了消息。毕业典礼后一星期,王千睿手中握着三所学校的通知,搭上飞机来到德国慕尼黑。 “坐在飞机上,心里想着先念语言,再决定要读哪一所大学。当时心中考虑可能性最高的是汉堡和柏林。”一方面因为这两座城市的知名度比较高,另一方面斯图加特给的只是“考试许可”,而非“入学许可”——原来,拿到“入学许可”表示可以直接注册就读,但“考试许可”则需要经过笔试与口试两道关卡。 众人齐问:为什么不去念斯图加特 虽然斯图加特愿意帮他保留考试资格,但对王千睿来说,这风险实在太大,于是他写信请对方将申请时寄去的作品退回。当作品退回到歌德学院时,正好被当时的院长看到,他非常惊讶地问:“你申请到斯图加特为什么不去念?你知道德国最好的设计学校就是斯图加特吗?” “啊……可是那个城市感觉没什么名……”王千睿看见院长惊讶的表情,心中疑惑起来。其他歌德学院的老师听到王千睿的决定,也是一脸惊讶地问:“为什么不去斯图加特?”各方意见如出一辙,就连周末回到德国爸妈的家,两人的反应也和院长、老师相同,这让王千睿更怀疑起自己的判断来。 “或许我和斯图加特真的很有缘。”在此期间,他正好遇到一个来德国度假的台湾人,王千睿带着对方到处玩,顺口问了这位在德国念完博士的同乡。听到斯图加特,对方只对他说:那所学校很棒。后来王千睿才知道,想学顶尖设计,能去斯图加特是最好不过。德国约有十分之七的工业资源,像化工、汽车业,都集中在南德——慕尼黑和斯图加特;斯图加特是海德堡首府,一直是欧洲非常重要的工业重镇;整个斯图加特只有这么一所学院。于是他这才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心去试一试。 试不过“二”的恐怖过关压力 德国社会认为一个人毕业后如果没能从事所学,就是浪费社会资源,因此治学的精准程度也着实令人咋舌:他们会评估未来需要的人才,由此决定学院招生的名额。斯图加特艺术学院每年只招收 10个学生,其中只有 8%的名额提供给外国学生;换言之只会有一个外国学生,那年就是王千睿,他也是第一个来自中国台湾的学生。 进入学院后,就连课程的安排也非常讲究社会资源分配。即便是必修课,只要不属于学院里的课程,就必须到斯图加特大学的专门学院里去修课。“例如工业工程这门课,我们可能都要修到最高等级,但有些建筑的课就必须去建筑系上,差别在于可能只要上到某个层级就足够。”每通过一门课,就换得一张修业证书;累积了足够的必修和选修学分,才能取得毕业论文考试资格。不过以严格出名的德国似乎对“试不过二”很推崇,每门课只有两次考试机会,第二次不及格,二话不说,直接退学!“因此一次没过后的压力非常大,除非有非常充分的把握才敢再去考。这或许可以解释有些人到德国念书会比较久的原因。”即使是每门功课都是一次过关,分数也都相当于 A、A+的王千睿,回想起有些同学因为没考过而离开,言谈中还是流露出在斯图加特求学的压力。“就连毕业考试也是以两次为标准,没过就什么都没有了。” 达到修课学分标准后,就可以开始申请毕业考试。申请后一个月,学校会请五六位教授或校外学者组成考试委员会,四个月后召开口试会议。“具有论文考试资格的同学,通常不会立刻申请,会先想好论文题目,资料搜集到一个程度再登记,免得题目一转弯,四个月根本不够用。”面对严格的“两次”规定,王千睿却认为完成论文对自己日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论文中对设计的一切——包括使用者、市场,各个层面都要去考虑、分析研究。这等于要求你将所学运用到一个设计的企划案里,你必须说明这个企划案解决了哪些问题。因此若没有融会贯通,是很难招架口试官逼问的。” 炭火般慢慢燃烧的德国友谊 “口试当天比较有趣的是,到了后半段,教授就会暗示助教‘ Yes or No’,此时外头的学弟学妹就知道该留下来等大门一开便狂喷香槟庆祝,还是收拾预先准备好的行李,默默离开。”由于斯图加特没有真正的毕业典礼,因此口试完毕接受同学们的大肆庆祝,开心热闹的程度就相当于毕业典礼。 “曾经有人形容德国人的个性像炭火,要烧起来很慢,一旦真的烧起来,就可以烧很久很久。王千睿认为用“炭火论”来形容他的德国同学们,是再适合不过了。毕业二十年,有次去汉诺威,当年的同学知道他要来,“再远也会搭火车专程过去和我碰面。那种热忱让人感动不已。” 不过刚到德国,以理性自居的德国人对“法、理、情”的排序,也让王千睿有些不习惯。德国人认为只要想法观念不同,不需要考虑对方的身份是老师还是上司,大可尽情提出你的看法、论点,双方意见当下或许有争议,下课后却能立刻抛开一切,搭肩吆喝一块儿喝啤酒!久而久之,王千睿也被这种“长久又坚定的炭火”给同化了。 绕返回台,继续走自己的路 保时捷车厂的车体设计,是王千睿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或许进入保时捷是许多人一辈子的梦想,但他却在工作后明白:汽车不是他要的对象。“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太长。也正在考虑是否继续留在德国,这时便接到工研院打来的电话。”当时台湾工研院正好有个电通案,希望能延揽最擅长电子产业的德国留学人才,便通过德国文化办事处,希望找他回来协助合并后的产品设计。王千睿于是拎起行李返台,那是 1994年,台湾资讯开始起飞的年代。“当时的工业设计比较注重外观,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设计。”王千睿认为德国强调形随机能是有其道理的。教授瓦尔特和扎佩尔当年对他的指导,他也谨记在心:“一个东西摆在台面上,除了外观炫,还有什么要强过别人?” 没错,除了炫之外,还需要有更多超越别人的内在。回到台湾,把所学贡献在自己的土地上、带领设计团队工作的王千睿,就是以“和别人不同的内在”,让台湾的资讯产业在国际上拥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始终相信,中国的人才不比外国差,就像他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然后去学,最后就真的可以做到。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艺术 设计 设计理论

在线阅读

上一篇:数码照片修饰轻松入门     下一篇:冷暖色配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