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史话-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文明起源史话-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文明起源史话-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作者: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0078241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文明起源史话-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文明的起源及发展,从旧石器时代开始,按时间顺序讲述到了商代的文明,中国文明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编者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

文明起源史话-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目录


引言
一、文明与中华文明起源
 1.何谓“文明”
 2.中华文明衍生的因素
 3.中华文明起源及其特点
二、中华文明葫动期——旧石器时代
 1.远古人类的足迹
 2.石器工具的制作
 3.火的使用
 4.采集和狩猎
 5.文明萌动期的文化
三、中华文明奠基期——新石器时代前期
 1.原始农业的出现
 2.野生动物的驯化
 3.原始陶器的艺术
 4.文字的先驱
 5.绢织严密的原始村落
四、中华文明孕育期——新石器时代后期
 1.划时代的发明
 2.建筑技术的进步
 3.美的渊源
 4.礼与礼器
 5.原始人的膜拜——原始宗教
 6.社会关系的改变及阶级的产生
五、夏代文明——中华文明成熟期
 1.中国**个王朝的建立
 2.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3.夏朝的建筑
 4.奴隶制的加强
 5.**个王朝的覆灭
六、商代文明——中华文明繁盛期
 1.商代历程
 2.商朝的国家机器
 3.商朝的经济发展
 4.商朝的文化艺术成就
 5.商朝的科学技术
 6.往日繁华——商都城遗址
结束语

文明起源史话-中华文明史话(中英文双语版) 节选

bsp;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辛德勇
    我不是一个科班出身的历史学工作者,基础的中国
历史知识,几乎全部得自自学。所谓“自学”,也就是自己
摸索着读书。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篇幅简短的历史知识
小丛书,给我提供过非常重要的帮助,是引领我步入中
华文明殿堂的有益向导。按照我所经历的切身感受,像
这样简明扼要的小书,对于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
化,应当会有更大的帮助。现在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
华文明史话二》中英文双语丛书,就是这样一种主要针对
外国朋友而量身定做的书籍。
    编撰这样的历史知识介绍性书籍,首先是要保证知
识的准确性。这一点说起来简单.要想做好却很不容易。
从本质上来讲,这是由于历史本身的复杂性和认识历史
的困难性所造成的,根本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用通俗的
形式来表述,尤为困难。好在读者都能够清楚理解,它只
是引领你入门的路标,中华文明无尽的深邃内涵,还有
待你自己去慢慢一一领略。这套《中华文明史
话》中英文双语丛书,在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
的基础上,编撰者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
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
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
 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
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
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
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
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其
实,用汉、英双语对照形式出版的这套书籍,
并不仅仅会为海外非汉语读者了解中国历
史文化提供便利,它精心安排的选题,也会成为中国读
者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简明读本;阅
读这样的书籍,会有助于中国读者学习和掌握中国历史
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述形式,这将对增进中国民众的对外
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
    中华文明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是,按照我的理解,主
要面向海外读者编撰出版的这套丛书,并不应该成为一
种自我夸耀的演示。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值得同等
骄傲的优秀文化,也都带有诸多同样丑陋的斑点。我们
需要的是相互的理解与交流。从清朝末年时起,有许多
来华的日本人,喜欢用“不思议”也就是“不可思议”这个
词,来描述对中国的困惑;直到今天,类似的困惑依然普
遍存在。日本在历史上与中国文化接触密切,尚且如此,
海外其他地区,自然更加严重。这种困惑的根源是不同
文化彼此之间的隔膜。我希望出版《中华文明
史话》这样的读物,能够有助于普通外国民众
更多地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进而沟通我们的
心灵,共同面对逐渐融为一体的世界。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上一篇:新华文摘精华本2000-2008文化卷     下一篇:刑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