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作者:张辅元 著 开 本:NULL 书号ISBN:9787801959072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09-01-01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本书特色
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历史都成为现在,那些补我们忽略的现在,空间有怎样的历史,翻开《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感受不为我们所知的物品的历史渊源。
裤子的出现源于裙子……梳子的发明者是个囚犯……*早的熨斗是一种刑具……马扎在古代被称为交床……伞传说是鲁班的妻子云氏所创制……
进入这些物品的历史中,探究被历史风潮掩埋的有趣秘密。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探究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物品起源的经典作品。这些物品大多原产于我国,而且多是人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物品,比如衣裳、首饰、肥皂、桌椅等。作者用渊博的知识和宽阔的视野,对其进行历史回眸,帮助人们串联万事万物的发展脉络,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和刻苦耐劳的品质。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前言
绪论
万物根由源远流长
天地之间,亘古及今,事物缤纷,然而万物皆有其来源。对世间万物追本溯源是这本书的内容。本书介绍了六大类,七十三种物品的起源。
何谓“物”?《说文解字注》诠释:“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术数起于牵牛,故从牛,勿声。”是说“物”这个字,由两个单字合成:左“牛”右“勿”。按《六书》造字*理,属“假借、谐声”发“勿”音。
《辞源》“物”字含义有八:(一)存在天地间的一切东西。(二)与“我”相对的他物。(三)事物的内容实质。(四)颜色、物色:五彩云气之物辨吉凶。(五)种类什物。(六)观察物象。(七)标志、识也。(八)杂色牛、杂帛。
《辞海》:物,代指“人”。例如(一)在某方面有代表性的人;(二)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都称为“人物”。
泱泱中华,洋洋物产。产自何许?《礼记·乡饮酒》记载:“东方者春产万物者圣也。”圣也何人?张辅元先生《商品史话》有阐述:“自古以来,不论是神话传说,还是史书记载,都说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国的很多创造发明,诸如造文字、运算术、定音律、著医书、织丝帛、缝衣裳等几乎都创始于黄帝时期。我中华悠悠五千年辉煌历史,就是从这里发端。
尽管人们每天都和种种“物品”打交道,但是对其各种对象物品的属性,未必人人皆知。倘若把各种货物的历史,逐一加以介绍,那么,或工人在生产,农民在耕耘,营业员在销售,消费者在使用,能知道物物的来龙去脉,想来也会是一件赏心乐事。比如,衣裙鞋帽是怎么出现的?伞扇帘帐*人发明?又如,桌椅板凳的创起,笔墨纸砚的由来,锣鼓笙箫的问世,琴棋书的始末,梳篦镜子的古今,煤炭蜡烛的沧桑,钟表眼镜的家世,酒具茶具的探源,盆景花卉的小考大到车辆源远,小至针黹杂琐。从瓷器三千年,追溯陶器七千载。有的盘桓亿万年,有的端倪仅仅百十春;有的辗转逶迤出口国门,有的漂洋过海自异邦舶来。自是行云流水,风情万端。
《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通过对世间万物遍历沧桑,不断完善进化的历史回眸,与海外同类物品的尖端接轨,熨帖于《天演论》、《物种起源》,互为佐证谋合。人猿相揖别后,大脑发达会思考,两手解放握工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胴体,而且创造世界万物。
人类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转化过程。因为“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种不是简单“形而上”的再生产,乃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转化一般发生在同一物种或分子成分相同却组合结构变异而创造“奇迹”,譬如“转基因”。《国语·越》:“得时无怠,时不再回。不予不取,赢缩转化,否极泰来。”
这种从国内而海外,全方位多视角对物质世界嬗变的回顾和远眺是有益的。以求鼎新革故,拓展无限,造福民生。
本书七十三篇所纳入的万物遴选,都是*产于我们祖国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旨在诉诸文字以表明中华五十六个民族是何其吃苦耐劳,何等的聪敏睿智。足以昭示,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地方,怎样开拓成一个著称于世界的文明古国——夏鼎商彝;秦兵马俑;唐诗宋词;晨钟暮鼓;丝绸之路。几度“民殷财阜”,物资形态之精进的初始时怎样遥居世界前茅;上下五千年,如何造就“物华天宝,冠绝古今”。涌现出那么多的能人,可谓“英才济济,人杰地灵”!
雕古为创新,怀旧求革故。正所谓“以史为镜,可以见兴替”。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往事乎人文,以化成不可追,来世犹可待,待我中华振兴,重新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已是指挥若定。中国人机智,不再沉湎于“火药指南针、蔡伦祖冲之”。“遗憾叹喂”是可怜无补的。机遇敦促我们“不再让一个又一个科学变革,擦身而过”。
本书写作凡例,拟求以事为,以时为纬,勾勒各种物品由来变革的同时,采风状物,网罗遗逸故事——宠物尤物皆物欲——采莲采桑采风情。万物拟人,不也艺术。何谓“艺术”?古今含义有异。《后汉书·伏湛传》:“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方、卜、筮。”而今“艺术”即“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也指“物之形状独特而美观的艺术品”。书中不乏艺术奇葩。
物美艺术是“观念在个别事与物上的完全显现”。没有物,何谈美?美者情也——情文文情皆人情。把人类的特性加于外界事物,使物人格化。如*始社会把自然界万物现象人格化或“精灵化”,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神。拟人观同“万物有灵论”密切联系,“赋万物以风情”。
文化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