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作者:聂付生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64719302

定价:55.0

出版时间:2014-01-01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本书特色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是研究晚明社会文人文化传播学的**部论著,具有学术拓荒的性质,充分地展现了它的前瞻性。这是聂付生在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两年的精心撰写之作。全书的“主脑”,或者说是全书的灵魂和重点是在“文化传播”四字上。其立意之新,足以启迪后来者的智慧,导引学术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内容简介

NULL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目录

前言 晚明文化传播信息网的形成与文人的作用
**章 文化传播与晚明文人的文化理念
**节 挥之不去的王学情结
第二节 “情”崇拜之风弥漫
一、“万物有情”:晚明文人的“情”意识
二、“情”之出口与文本宣泄
三、“情”的伦理化改造
第三节 休闲:文化传播心理的俗化
一、闲适:一种生活态度
二、尚奇:一种审美选择
三、媚俗:一种生活暗流
第四节 “为市民立心”:传播理念的一次革命
第五节 救世情怀:传播理念的回归
一、回归程、朱的圣学情怀
二、主实用的经世思想

第二章 晚明文化传播文本叙事
**节 晚明文化传播观念的变革
第二节 虚拟传播语境下的晚明拟说书叙述方式的形成
第三节 晚明传奇创作的舞台定位
一、“缩长为短”的传奇体制
二、舞台化的语言设计
三、合律依腔:音乐体制的舞台化

第三章 晚明文化传媒及其机制(一)
**节 晚明文化出版传媒
一、明代出版概述
二、晚明出版传媒的革新
三、晚明书商的经营模式及其意义
第二节 晚明插图本的传播机制
一、晚明插图本发展概述
二、晚明插图本的文本价值
三、晚明插图本的商业运作
四、余论
第三节 晚明藏书与文化传播
一、晚明文人的藏书情结
二、晚明图书的流通与管理
三、藏书与晚明文人的互动
四、余论

第四章 晚明文化传媒及其机制(二)
**节 明代书院讲学的传播机制
一、晚明书院的兴盛与禁毁
二、晚明书院系统而严密的讲会制度
三、名家主讲的名人效应
四、书院讲义的大众化叙述方式
五、晚明书院传播功能的下移
第二节 晚明文学评点的传播机制
一、晚明文学评点之兴盛
二、晚明文学评点的文本价值
三、晚明文学评点的传播功能
第三节 晚明演剧的传播机制
一、晚明文人对演剧原则的把握
二、家班和民间团体在传播中的主体性作用
三、互动的文人、演员与受者
四、余论

第五章 世界视野与传统习惯:两种文化传播的心路扫描
**节 “深契儒理”:皈依中国文化的传教士
一、接受与阐释
二、本土化的传教新概念
第二节 “咸于晋接”:晚明士大夫的西学情结
一、人格认定
二、纠偏补缺
三、近代科学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诘难:西学的另一种解读
一、造舆论,壮声势,铲除传教源
二、学理上的论证

第六章 晚明文化传播个案研究
**节 冯梦龙、凌濛初:通俗文学传播的开拓者
一、拟话本:一种新的传播文本
二、改编:走向通俗的必由之路
三、“话须通俗方传远”:通俗文学的传播原则
第二节 毛晋:出版界的巨子
一、“孜孜砣砣”:毛晋的刻书生涯
二、汲古阁与文化传承
第三节 徐光启:中西文化交融的先驱
一、“会通”释义
二、翻译文本与文化传播
三、西学与科学研究

余论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效果评估
一、清初学术的传承与创新
二、文学范式的巩固与新变
三、私欲膨胀:文化传播的副作用
参考书目
后记
再版后记

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 作者简介

聂付生,男,浙江工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后,先后师从朱眉叔、李时人、黄霖诸先生。潜心向学,所获良多。近年来,在《复旦学报》、《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求是学刊》、《艺术百家》、《南京9币大学报》、《西北师大学报》、《求索》、《中国文学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并出版《冯梦龙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晚明文人的文化传播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中国小说史略疏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浙江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等专著四部,计二百余万字,专著《冯梦龙研究》曾获浙江省社科联首届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主持省部级课题四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二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