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家保存文化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为国家保存文化

为国家保存文化

作者:郑振铎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1113013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16-04-25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为国家保存文化 本书特色

  抗战期间,日寇荼毒江南,有明以来四百年文教毁于一旦,历代公私典藏流离失所。一时之间,上海租界古书买卖大兴,劫火之余,国宝尽落异族之手。值此危难关头,郑振铎联络张咏霓等沪上学者,在陈立夫的支持下秘密组建“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珍贵古籍文献。为国家保存文化,如同在战场上作战,书生也是战士,只有前进,绝不退缩。

为国家保存文化 内容简介

  ☆新近收录   郑振铎抗战时期未刊访书日记22则   “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秘密工作报告9篇   ☆重新订正   郑振铎相关书信原来版本的大量错讹   “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独一公开文献的系时年月   江南文化大抢救,三十四年前尘封往事的揭秘   34年前的1982年,著名的鲁迅研究专家、郑振铎研究专家陈福康在北京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发现了一批被装订成5大册,封面题为“木音”的郑振铎1940年初至1941年底致著名学者张咏霓的272封书信,就此揭开了一段抗战时期江南地区珍贵古籍大抢救的尘封往事。   惊动国民党中央高层成立秘密机构,不亚于故宫国宝的南迁   根据这批书信,我们了解到,这段珍贵古籍抢救的历史,在当时的重要性和机密性不亚于故宫国宝南迁,此事惊动了国民政府高层,拨专款成立秘密机构“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执行抢救工作,陈立夫和朱家骅亲预其事。     罕见文献全新收录   本次相关江南珍贵古籍抢救史事的郑振铎书信、日记的出版,由发现者陈福康重新汇编整理,亲自修订,可称善本。并收录了发现于北图善本室的郑振铎抗战时期未刊访书日记若干及台北“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秘密工作报告9篇。   “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独一公开文献系时年月的全新订正   周恩来总理亲自领导的“香港秘密收购文物小组”,在建国初抢救回三希堂法帖之《伯远》《中秋》两贴等国宝。迄今独一公开的文献就是本书所收郑振铎致徐伯郊的信。历来系年不确,本次订正,以还历史真实。   一部书信集,大家点评录   本书所收大致是私人信函,郑振铎直抒胸臆,或有点评人物之凌厉。近代以来收藏大家,又有张大千等,在其笔下颇有臧否。而其所述收书眼界,大气磅礴,于今日读者,未必不可祖法。 

为国家保存文化 目录

抢救民族文献的珍贵文献(陈福康)/ 001书信木音 致张寿镛(咏霓)/ 003  此处收录的致张寿镛信函,起于1940年1月10日,迄于1941年12月5日。张寿镛时任光华大学校长,是郑振铎抢救文献的主要合作者。致蒋复璁(慰堂)/ 224  此处收录的致蒋复璁信函,起于1940年5月14日,迄于1944年4月16日。蒋复璁是中央图书馆创办人,代表国民政府直接负责抢救文献工作。致徐文坰(伯郊)/ 279  此处收录的致徐文坰信函,起于1952年8月25日,迄于1953年8月29日。郑振铎运用其在抗战期间抢救文献的经验,组织“香港秘密收购小组”,委托和指导徐文坰抢救流失的国宝。报告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书 / 299  此处收录“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工作报告书9篇。“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由郑振铎发起,成立于1940年的上海“孤岛”,秘密抢救和保全了一大批珍贵古籍。日记求书日录 / 369  《求书日录》是郑振铎生前唯一一次以日记形式撰写的、披露他在抗战时期抢救民族珍贵文献的文字。此处收录的日记,起于1940年1月4日,迄于2月5日。并附录了后来收集到的残存的原始日记和访书日录。

为国家保存文化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原籍福建长乐,生于浙江温州。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文献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和重要领导者之一,堪称二十世纪文化大师。   整理:陈福康,系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特聘教授、郑振铎研究所所长,又为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鲁迅全集》修订编辑委员会委员等。出版过专著《郑振铎年谱》《郑振铎传》等。

为国家保存文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