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年-中国节日志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彝年-中国节日志

彝年-中国节日志

作者:罗曲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19417079

定价:86.0

出版时间:2016-08-01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彝年-中国节日志 内容简介

  彝族年是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四省区彝族的传统过年节,四川彝族称之为“库史”,云南彝族有的称为“库戏么”“阔希”。在彝语里,“库”“阔”为回转、年或岁之意,“史”意为送、过、开始等意。《中国节日志 彝年》描述了云南、贵州、四川等彝区的过年节时间、过程和内容,介绍了彝族过年节期间的民间信仰以及与彝族过年节相关的服饰、民间口头创作、游艺等民俗。据实地调研,揭示了彝族过年节的时间差异,一是因为自然条件的差异性所使然,二是求吉心理支配下对“凶日”的避讳、对“吉日”的选择。

彝年-中国节日志 目录

综述
一、彝年的名称
二、彝年的分布
三、彝年的生态环境
四、彝年的人文背景
五、彝年的起源、传承、流布、变迁、组织、地区差异及现状
六、彝年的过程和基本内容
七、彝年的意义和功能

志略
一、节日时空
十月太阳历
彝族十二月历
德克
虎星占法
豹星占法
鸡鸣时分
彝族民居
火塘
院坝
儿童祈福场所
赛猪膘肉场所
二、组织
家支头人
德古和苏易
毕摩
历算师
家长
年歌手
骑手
摔跤手
磨儿秋手
三、节日缘起
支格阿龙
吴天古兹妻
居木惹牛
俄布科散
勒克特比
祖先神灵
四、仪式活动
制作酸菜
炒燕麦炒面
掸尘除秽
磨刀
搓年猪绳
换年祭
皮皮席沙
尔察苏
杀年猪
盛请祖先
二请祖神
杀猪祭祖祭神
插迎祖枝祭祖
送灶君神
抢圣水
过年祭祖
送祖祭
祭树(石)神
儿童聚餐祭鹰虎
猪尾巴祭鬼
祭奉硕库和吉尔
祭土地
占卜
讨年粑
喝串门酒
唱年歌
磨儿秋
偷青菜圆根萝卜
举办篝火晚会
拜年赠胩把
语言禁忌
行为禁忌
年猪(肉)忌
其他禁忌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
赔偿天上命案
支格阿龙降巨蟒勒克特比
居木惹略救动物
俄布科散孝敬祭祖
彝族为何十月过年
彝族为何特别重视年猪
杀年猪的传说
乐作舞的传说
荡秋千的传说
勾头绣花鞋的传说
鸡冠帽的传说
过彝年祭孤儿的传说
过年为什么放柴垛
过年期间为何要在堂屋铺垫一层草
过彝年节时为何先敬狗和牛
抢圣水的由来
天菩萨的传说
赔命保平安
松母杰取
尔比尔吉
库史牛牛
锅庄舞和达体舞
乐作舞
大圆圈舞
彝乡恋歌
六、游艺娱乐
三台棋
母猪拱仔猪棋
钻人手桥
七、节日用品
过年粑
泡水酒
杆杆酒
燕麦酒
醪糟酒
坨坨肉
冻肉
香肚
香肠
豆渣饼
炒猪肚猪血
酸菜汤
薄荞饼
猪肺汤
过年豆腐汤
云南彝族服饰
四川彝族服饰
贵州彝族服饰
木盔
木盘
木钵
酒碗
酒壶
木勺
皮碗
簸箕
八、节日文献
凉山罗彝考察报告
彝族史要
中国彝族通史纲要
巴蜀民族风情
彝族文化大观
昭通彝族史探
彝族风俗志
红河彝族辞典
四川民俗大典
凉山彝族自治州志
民族资料汇编第八集(彝族)
凉山彝族礼俗
凉山彝族风俗
凉山彝族民俗文化
凉山彝族风情奇趣谈
云南彝族歌谣集成
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
彝族星占学
彝族祖灵信仰研究

调查报告
云南省红河县迤萨镇彝年变迁调查报告
四川省峨边县杨河乡彝年调查报告
四川省雷波县卡哈洛元宝山乡彝年调查报告
贵州省彝年年俗调查报告
彝年城市年俗调查报告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彝年-中国节日志 节选

  《中国节日志 彝年》:  院坝  对于彝族而言,院坝是他们住所的有机构成部分,是他们平时休息、纺织、饲养牲畜、放置农具或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过彝年时堆放柴垛、放烟火通告祖先神灵、杀年猪、烧年猪、剖年猪、占卜等重要事项都在院坝内进行,这些活动不能随意更改在野外进行。因此,院坝作为居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彝年的重要空间,历来受到重视。  院坝作为一个特别的究竟,也是彝年问小孩讨要年粑的场所。彝年问小孩讨要年粑活动,主要盛行于四川彝区,在美姑、甘洛、昭觉、雷波、峨边、马边等义诺土语区的彝族中*为突出,圣乍土语区的喜德、越西等地,也很有特点。小孩讨要年粑活动的时间多在过年的**天上午,讨要年粑的活动区域主要为本村寨各住户院坝外。届时,村寨的孩子换上新装,相约成群,嚷着“讨年粑罗,讨年粑罗!”,挨家挨户讨要年粑。对此,热情的主人家都会一一给予。讨毕,孩子们相聚一处,比试谁讨得多。在日常生活中,彝族以讨饭当乞丐为*大的耻辱,因此,哪怕在灾荒年代,也绝难见到讨饭当乞丐的彝人。如果遇有饥荒之家,其邻居家族亲戚们也会尽*大努力帮助。然而,在彝族过年期间,让小孩讨要年粑,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人们认为,年粑代表着吉祥,讨得越多这个家就越兴旺。  儿童祈福场所  在彝年中,关于儿童祈福的活动有“阿依社惹”“儿童玩猪尾巴”“儿童祭神树”等内容。“阿依社惹”译为汉语可称为“儿童聚餐肉”,这是彝族社会中人们祈求儿童平安成长的一种活动,场所选在室外大树下或大石旁边。彝族人相信世间万物也像人类一样,有生命,有灵魂。认为山有山神,湖有湖神。凡人狩猎有收获,捕鱼得鱼是山神、湖神恩赐的结果。如果得罪之,轻者时运不好,狩猎无收获,捕鱼不得鱼;重者子孙不繁衍,人丁不兴旺。而山神、湖神也像人一样有其居所,野外怪异的独树、巨石被彝族人视为是山神、树神的居所而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直到现在彝族生活中还保留着忌砍独树、怪树之习俗。因此,要求得神灵赐福,就必须虔诚祭奉,到这些神灵的居所进行相应的仪式活动。“阿依社惹”“儿童玩猪脚”“儿童玩猪尾巴”为代表的种种过年期间仪式活动,就是这种万物有灵信仰的直接结果。这种本来出于平安祈福的原始信仰活动,客观上产生了超值的意义:一方面,彝族民众靠这种仪式完成了一代又一代符合祖辈传统的“彝族人”的精神文化传承;一方面,在这种将活动上升为一种神圣的义务,让儿童在欢乐、祥和的年节期间也不忘大自然的赐予,牢记自己是自然之子,对大自然要有回报之心、感恩之情。现“阿依社惹”场所,多选择在核桃树、梨树下或巨石旁,意取像果树一样多子多孙或福禄像巨石一样坚不可摧。  与此同时,过彝族期间,儿童们通过这种集体聚餐的行为,也受到团结友爱的教育。  赛猪膘肉场所  作为一种古老民俗活动之地,这种场所多见于原阿都土司管辖的布拖、普格等所地土语区。其场所一般选在野外较为宽阔的平坝。届时,村寨里的人肩抗一大块肥猪肉,兴高采烈地到多年来约定俗成的赛场,比赛谁家的猪肉膘*肥。赛猪膘肉活动场所,既是一种比赛猪膘肉的场所,更是获取个人、家族名声的场所。名声对于一个彝族人而言,不是一个简单而毫无意义的虚名,而是涉及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族的荣耀。彝族“尔比”。道“虎死一张皮,人活图个名。”有了良好的名声传播,其家族、个人会得到赞扬而荣耀。赛猪膘肉活动,没有物质奖赏,其猪肉的肥壮能得到大家的公认,对于彝族人而言,已是值得几世自豪与夸耀的事,其名声从此会广为传播。所以,在普格等阿都地区,赛猪膘肉的民俗事项很盛行。现在,由于政府的组织与倡导,赛猪膘肉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赛猪膘肉的活动,在客观上有促进人们勤劳、喂养大肥猪的效果,这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是有积极意义的。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 文化评述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