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作者:安然

开 本:29.0

书号ISBN:7501174369

定价:

出版时间:2006-03-14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内容简介

台湾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所处战略地位重要、物产丰富,曾多次受到来自荷兰、日本等国殖民者的侵略,也曾有过少数逆历史潮流而进的人曾企图将台湾从中国的版图上分裂出去,但他们*终都未能逃脱历史的惩处;而在这些反抗侵略、反对分裂的过程中,曾涌现出了许许多多著名的历史人物,本书的主人公施琅就是其中的一位。全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记述了清朝前期著名海军将领施琅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之旅。
本书作者安然先生是目前中国内地仅有的两位研究“施琅”这个历史人物的专家之一。值得关注的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部关于施琅的传记,书中不乏许多首次披露的、珍贵的历史资料以及作者恰到好处的点评,堪称是一部值得推介的好书。自古中国的士大夫就崇尚“气节”,如果纯粹从这个角度去评价,施琅似乎是个反复无常的例子:先为明臣,后降清,尔后又为明效命,*后又再次叛明附清。但是历史往往又告诉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施琅于中华民族、中华版图的统一绝对是功大于过的,希望本书能还原一个真实的、完整的施琅。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目录

序·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章 生于乱世 少年弃文习武
第二章 投军从戎 追随恩主附清
第三章 反正重归 辅佐郑氏创业
第四章 嫌隙渐生 施氏全家被囚
第五章 亲人遭戮 愤然二次降清
第六章 历经波折 重新披挂上阵
第七章 扬帆启航 郑氏收复台湾
第八章 攻占厦门 初展海战雄风
第九章 主战受挫 清廷招抚无期
第十章 韬光养晦 运筹平台方略
第十一章 郑军添乱 康熙终定进剿
第十二章 东山再起 复任水师提督
第十三章 将帅争锋 徒议南风北风
第十四章 血战澎湖 尽显英雄本色
第十五章 兵不血刃 大陆台湾一统
第十六章 弃留之争 首倡海防思想
第十七章 治台有方 彰显能臣风范
第十八章 功过千秋 历史自有评说
跋·施琅之幸
后记

施琅大将军平定台湾传奇 节选

泱泱华夏神州,五千余年文明史,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人杰辈出。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随着时间的行进,或渐被历史的黄沙淹没,或镌刻于历史之碑,为后世传颂。名利荣辱,或由个人身受;是非功过,留待后人评说。清朝初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一生可谓传奇,以其不世之伟功,如星光闪耀在清季的天庭,至今仍依稀可见光芒。 公元1696年, 即康熙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大帝御驾亲征,率大军第二次远赴西北,激战近四个月,横扫准噶尔部。受沙俄怂恿和支持的噶尔丹率残部仅数十骑,狼狈西窜。康熙一举荡平西北,除去了多年的心腹之患,班师归朝。 而一份六百里加急奏章,却使得凯旋者心情顿时沉重起来:所阅奏章,系福建水师提督施琅遗折《君恩深重疏》,施琅本人,则在康熙西征途中病逝于任上。为痛失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贤臣,康熙辍朝不出,独自在御书房黯然神伤。嗣后,他亲笔御书“襄壮公”三字,并颁发谕旨,赐施琅谥号为“襄壮公”,加封为“太子少傅、光禄大夫”。 爱新觉罗?玄烨八岁登基,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文治武功显赫,威名扬于四海。执政期间,所用的文臣武将,所封的王侯公卿,不计其数。而施琅之死,竟会让号称“千古一帝”的康熙如此悲痛,足见施琅在其心目中地位之特殊。 福建古称“闽”,闽南的晋江地区位于东南沿海,晋江下游南岸,依山临海,东接石狮市,东北临泉州湾,东南与台湾隔海相望,西及西北与南安市接壤,北与泉州市区毗连,古时为闽越族居住的地区。秦汉时期,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开始入闽,晋江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接触遂日渐频繁。东晋年间,中原战乱不息,衣冠士族纷纷南渡,许多人便聚居在晋江中下游地区。五代十国至南宋末年,又有大批中原汉人进入闽南地区。北方大批移民的定居,给这里的世风民俗带来丰厚的古中原文化积淀。闽南民风淳朴,闽南人勤奋坚毅,崇尚礼仪,侠义乐善,有“海滨邹鲁”之称。这里地形复杂多样,以丘陵山地为主,可耕之地较少,番薯、大麦和小麦成为主要农作物。由于少耕地,临大海,这里渔业繁盛,盐田高产,当地人们的生计以渔盐为生。泉州是古代中国**大港,素有“海上丝绸之路”美誉,与外地通商也颇为热络。 施琅就出生在晋江南浔乡一个名叫衙口村的小渔村,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先祖在南宋时期入闽,到施琅已是第十六代了。 施琅祖父名一举,字玉溪,共育有二子:长子名施大宣,即施琅的父亲,次子施大X(上宀下奂)。施大宣,字应敕,号达一,生有三子。长子施肇科,字枢侯,早年亡故;次子施琅,字尊侯;三子施显,字安侯,小施琅三岁,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 祖父在世时,家境颇为殷实。施一举秉承了闽南人广行善事的美德,一生乐善好义,远近颇有美传。明朝末年,东南沿海地区倭寇横行,肆行抢掠,匪患不断。海边常有尸首漂浮,因浸泡太久,腐烂不堪。施一举时常出钱雇请众人打捞并掩埋这些异乡客。海滨沙土松软,为防野狗把尸首拖出来,他还常常设法加固这些墓地。为此施德馨在《玉溪公特记》中赞叹施一举道:“其泽及枯骨如此,则其生平行善,概可知矣。”明万历年间,晋江地区闹灾荒,施家收成大减,但每逢有人前来借粮,仍一如既往的慷慨,甚至到了后来连自家都无粮可吃的地步。其夫人许氏,与他同行善举。某年冬天,大雪铺天盖地,一乞婆流落到施家门口,许氏为她端上热腾腾的饭菜。那乞婆吃饱了又想借住一晚,许氏不但留她宿于家中,怕她寒冷,还让她和自己同榻而眠;次日饱餐一顿后,方才送她离去。施一举夫妇怜贫惜弱的义举,不仅在民间流传,在当地县志和时人的著作中亦有所述。 施大宣继承了其父仗义好施的品格,路遇不平,常挺身而出,主持公道,且为人谦和,热心助邻。施琅的亲家、清大学士富鸿基在其《皇清诰赠光禄大夫达一施公暨配累赠一品夫人洪氏合葬墓志铭》中如此赞誉施大宣:“ 求诸古人庶几陈太丘、荀公达之间。”称其为人堪与晋朝时的陈太丘、三国时著名的谋士荀攸荀公达相媲美。后来施琅担任水师提督后,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对族人多有关照,可谓代有传人。 灾难并不因施家的善行就放过他们。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起,倭患不断,嘉靖四十年(1561年),浙江人王直、漳州沈南山、李华山、泉州洪朝坚等海盗集团,与倭寇勾结,大肆侵掠浙江、福建沿海。后虽经俞大猷、戚继光等共同抗倭,泉州一带倭患基本平息,但仍有小股倭寇流窜于台湾海峡,对福建沿海一带进行烧杀掠夺。万历年间,西班牙和荷兰殖民者又先后入侵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四处抢掠。可以说,晋江地区在整个明朝时期,一直战乱纷纷,加之连续不断的地震、台风、水患等自然灾害,使百姓生活雪上加霜。仅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泉州的一场暴雨,加之台风突袭,海水暴涨,晋江沿海所泊船只悉数损毁,溺亡万余众,人畜尸首浮于海面,其状惨不忍睹。 施家所在的南浔乡衙口村常遭倭寇和土匪的抢劫,施一举在一次避难途中摔断了腿,一只眼也因伤失明。不久后夫妻俩相继去世,从此家道衰落。 就在这动荡不安的日子里,明天启元年(1621年),施琅出世了。 有关他的出生,后人赋予了一段颇为奇异的传说。此说不但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在有关施琅的各种著述中多有体现。施德馨所撰《襄壮公传》中记载:“公 将诞,母太夫人洪有神授宝光之梦。觉而异之。遂生公。”陈万策在《施襄壮公家传》中说:“公将诞,母洪太夫人梦天神以鼓乐迎宝镜授之。寤而生公。”在施士伟的《襄壮施公传》里,对施琅的出生也有类似记载。施德馨是施琅的族叔,施士伟是施琅的孙子,他们的说法难免有溢美之嫌,固然不足采信;而陈万策系康熙年间进士,是康熙时期名臣李光地的学生,也记载过此事,足见施琅出生的异象之说流传甚广。P1-4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历史人物

在线阅读

上一篇:主宰美国的豪门世家     下一篇:彭德怀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