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俞敏洪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激情俞敏洪

激情俞敏洪

作者:刘国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440951

定价:33.0

出版时间:2008-10-01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当古老华夏商潮滚滚向前,将无数人裹挟着冲浪人生的商业体验即赚钱神话的时候,俞敏洪白手起家,靠智力资本成家,*后在国际商业资本融合中成为资本大玩家。正如俞敏洪自己所言,人生是一个过程。俞敏洪的过程创造了从一个知识分子到一个中国商人的“生命双螺旋结构”;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迅猛发展创造了“历史超级压缩加强版”的。发展影像。而这个影像中教育先行是很大的片段,俞敏洪有幸成为培训行业的马前卒、急先锋。
  1991年,北大教师俞敏洪辞职,走进自己曾经带过课的东方大学外语培训部。两年之后,他再次炒掉老板,从来都不是一个乖孩子和好学生的俞敏洪创办了新东方,从此不再任人摆布,开始了自主创业。新东方早期的发展是异常艰难的,冬天漏风、夏天闷热的教室,有限的几个老师,时不时地来自其他培训班的威胁……俞敏洪以前在北大教书时想都没想到的事情全都发生了,他从一筹莫展到开动脑筋,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学会了怎样营销自己和自己的产品、怎样去辨识各个地方和部门的潜规则、怎样与各种人打交道。
卢梭在他的《社会契约论》中开宗明义:“人生而自由,却无不在枷锁之中。”这个枷锁,在俞敏洪这里,就是社会上利用率*高的三个词汇:赚钱、经商、办企业。凡是打碎了枷锁由自在阶级转变为自为阶级的人,都获得了商业的中国式成功。而俞敏洪则是他们中的一员。在“自由”与“枷锁”问的俞敏洪,在否定之否定规律中跳跃并挣扎着。
自己说了算,不看任何人的脸色,就凭自己的本事吃饭,以一种恃才傲物的清高,来做一家中国背景下的机构,俞敏洪要完成的事业,是中国几千年来所有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但无法实现的理想,因为“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教书,教《大学》;怕人家误会,还将《中庸》至上。孔老夫子穷尽一生,奔走呼号,披肝沥胆,结果却是无人喝彩——就是要做一个辅才,也是痴心妄想。由孔丘始,至李白、杜甫、白居易到康有为、梁启超再到鲁迅终,如果跟“实业”相比,他们干的统统都是“虚业”。中国有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灿若繁星的大师和泰斗,但缺的就是实干家、实业家、富商大贾和大企业家。
13年,比歌德写《浮士德》少了47年,比“十年一个字,一吟双泪流”的贾岛更有几多快感,新东方在俞敏洪的小心呵护下,逐渐成长。当他不再为衣食发愁的时候,他开始思考新东方的使命和未来。为了将一个宏伟的发展民办教育事业的计划进行到底,他开始召唤当年的朋友们。出于北大人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目标,他们走到了一起,形成了新东方的核心团队。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得新东方这所当时只有十几名学员的学校占据了目前北京大约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年培训学生达35万人次,并在上海、广州、武汉、天津、南京、扬州、西安、深圳和多伦多等地设立了分校,成为中国*大的综合性外语培训机构。
多年来,新东方追求卓越的精神与独特的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新东方如今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品牌,蜚声海内外。是品牌,都有品牌故事。宗庆后拉着黄鱼车卖娃哈哈营养液、张瑞敏挥起铁锤砸烂80台不合格冰箱、克劳克走进了麦克唐纳的小店、潘可顿兑出了苏打水……俞敏洪的品牌故事非“电线杆儿”莫属——新东方起家从俞敏洪在电线杆上刷小广告开始。而此后的俞敏洪随着新东方的发展,也经历了个人角色的不断转变,在这种转变中他获得的不仅仅是财富,还收获了一般人不可能收获的人生经验。
  知识分子俞敏洪没有生不逢时,他先是以教书匠的身份进入商海跃跃欲试,办教育财源茂盛,做培训生财有道。由老师变成老板,俞敏洪先要学会做管理。而管理之道的精髓,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及中国人的一句大实话——“公道自在人心”。于是,以*高的讲课费标准来吸引*有才华的外语教师,俞敏洪不仅有了人,征服了人心,而且“学懂”,了管理——薪酬战略是人力资源战略的“战略之眼”。
俞敏洪的转变还不仅限于此,紧接着他开始了由学术精英变为营销大师的转变过程。俞敏洪不仅要保持住自己是新东方里讲课*好的专业课教师,还要成为中国培训市场上点石成金的营销大师。于是,在纷乱经营的培训业里,在短期行为肆虐的行业中,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10%以上的广告推广费用来赚眼球,获传播,打品牌,新东方乱中取胜,俞敏洪略胜一筹。什么是商人?看商人的成功,是看他赚了多少钱还是看他怎样花掉赚来的钱?一般的理解是前者。而俞敏洪这两笔钱的花出,真的就强出了许多实业家和商人——知识分子不吝惜钱财的品质在这里被这样地表现出来了。
2006年9月,新东方上市之后,担任新东方董事长和总裁的俞敏洪拥有公司31.18%的股权,其总资产至少达到了2.7亿美元。新东方上市不只是让俞敏洪成为了中国*富有的教师,还造就了一批教师富翁。除俞敏洪外,新东方另一位创始人徐小平持有新东方10%的股份。包凡一持有4%的股份,钱永强持有2.5%的股份。与此同时,《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在博客中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的所得收入一列出,共计4786元。除公布北大每月给自己的工资,阿忆还像记流水账似的将每月支出一一列出,*后居然为入不敷出。由此得出了“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的结论。此举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北大副教授孔庆东随后力挺阿忆,称这绝非哭穷,只是希望公众能够了解事情真相。“北大教授哭穷”带来一种关于教师如何致富的启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富翁俞敏洪的成功又一次让无数中国教师蠢蠢欲动。然而。此时的俞敏洪却以一个成功者的姿态告诉大家,他并不满意现在的生活。他甚至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了解俞敏洪的人。都知道这是他的真正想法,或者说是他在已经获得了成功之后的一种理性的回归。一方面,俞敏洪真的回不了车了,因为上市之后他要为国际股东负责:而另一方面,无数的“穷教师”眼看着俞敏洪的高速路,却找不到出口。
时势造英雄,英雄识时势。面对永远微笑着、幽默着的俞敏洪,谁能读懂他从脸上到心灵的沧桑?这是他人生中曾经的屈辱、坎坷和背运所锻造出来的,就像安徒生一生也没被女孩子爱过,但却创作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爱的童话一样,大学四年没有被一个女孩子爱过的俞敏洪拥有了几百万可爱的学子。从这个意义上讲,新东方的成功是历史搭建了一个舞台,俞敏洪自己勇敢地冲了上去。有人说新东方的奇迹不可复制,的确如此,在现在的培训行业里想重新走出一个俞敏洪几乎不可能。对于那些“穷教师”来说,俞敏洪未必是一个模仿的标本,但是,对于中国教育而言,他的确是一个商业中国的培训符号。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传记 财经人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