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传-无界行者
王小波传-无界行者作者:问菲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0455452 定价:33.0 出版时间:2016-04-0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王小波传-无界行者 本书特色
王小波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作为自由撰稿人,他犀利的杂文令报社和杂志社的编辑们如获至宝,他挚爱的小说却难以获得发表,这道无形的枷锁王小波一生都没能完全冲破。又有谁想到,在他去世以后,他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和书信都被一版再版,热销至今。 本书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他在文学、思想、精神世界方面的惊人天赋和才华横向铺展,并着重描写了他与生命中*重要的人李银河的爱情,是一本详尽客观的王小波的传记,也是一个关于天赋与自由的故事。
王小波传-无界行者 内容简介
他在荒谬与扭曲中诞生, 却从未屈服于现实。 他跟随自由的心看遍世界, 用理性的头脑矫正歪曲。 他用荒谬的反讽来述说正义, 用朴实无华诠释美丽。 然而, 这一切价值, 都在他去世之后才被发觉。 王小波当然很聪明,当然很有文学才华,当然也还有所积累,博闻强记。他也很幽默,很鬼。他的文风自成一路。但是这都不是我读他的作品的首要印象,首要印象是,这个人太明白了。 ——作家 王蒙 调侃中有一种内在的严肃,鄙俗中有一种纯正的教养。 ——作家 周国平 王小波是好样的,我也是好样的,我们不存在谁盖了谁的问题。王小波要是活着,我觉得他会更牛。 ——作家 王朔 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家,很多人说他有点像梵高:生前潦倒没人认识,死后大家越来越捧他,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神话。 ——著名主持人 梁文道 忠于史实,全面解读,文笔优美,故事好看。
王小波传-无界行者 目录
**章 顽劣少年王小波从小就喜欢闭目思考,大有一种特立独行与外界隔绝开来的状态。他脸上常常显露出呆呆的表情,母亲怜爱地称他为“傻波子”。如果你因此就认为小波傻,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当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顽劣少年。“据说我爸用劲大的时候他两脚都能离地。”哥哥王小平这样形容王小波,并且调侃说,父亲王方名接触王小波身体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手拎耳朵。 世间再无王小波革命青年王家小四迎来曙光偷书读 第二章 去云南生在特殊时代的人们拥有特殊的命运。1966年,“文革”开始了。1968年,16岁的王小波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踏上了去云南的列车,成了一名插队知青。这是王小波**次离开家,是王小波**次尝试写作的年纪,是王小波并不算漫长的人生中的**段重要经历。 “文革”开始顽童时代的结束坚定地要去云南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第三章 那个特殊的年代王小波在云南待得并不久,很快,他回到了北京。后来,他又短暂插队去了山东,还在那里当了一段时间的民办教师。在这之后,王小波开始了他的工人生涯。 回京“失败”的插队去山东**次教师生涯 第四章 终于可以上学了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是大学教授。“文革”时期,父亲的这个身份给王小波一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在“文革”结束之后,王小波却因之收获了甜蜜的果实。1977年,高考恢复了,这对于王小波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当别人都在“闹革命”的时候,王小波从未放弃过学习,而父母就是他*好的老师。1978年,26岁的王小波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开启了他的高校生涯。 可笑的城市革命时期的爱情萧伯纳与“郭鲁茅巴”进入大学*熟悉的校园 第五章 特立独行的爱情王小波与李银河是中国文坛继钱钟书与杨绛之后的又一对神仙眷侣。他俩结婚是在1980年,当时的王小波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而王小波与李银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足以称得上特立独行。 《绿毛水怪》那些花儿王小波的爱情观当王小波遇见李银河 第六章 留学与游历如果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思想家。幸运的是,王小波有这样的机会。1984年,王小波进入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师从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留学期间,王小波还与妻子李银河一起游历了美国与西欧,这是他人生见识的又一段快速积累时期。 难得的机遇艰难的生活许倬云先生在路上 第七章 精神自由之路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是人们逐渐脱离体制的20年。俞敏洪脱离体制去教书,*后创办了新东方;马云脱离体制去办网站,*后创立了阿里巴巴;还有无数普通工人脱离体制,成了个体户,一小部分人成了中国**批富起来的人。王小波也走上了这条路,但他脱离体制走的却不是致富之路,而是一条精神自由之路,他选择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 回国辞职获奖创作高产期 第八章 他们的世界20多年前,同性恋是一个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群体,但这“人们”中却不包括王小波与李银河。1992年,王小波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在香港出版发行。可以说,在关注同性恋这一社会边缘群体方面,王小波与李银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先驱者。这也造就了日后王小波的葬礼上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被刻意忽视的群体巨大的争议 第九章 短促的终结没有人想到,王小波会在45岁的盛年骤然离世。这正是王小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读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所有喜爱他的文字的人,也给中国文学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一声惨叫身后事轰动 第十章 中国的卡夫卡在中国的“70后”“80后”的心中,王小波是一面旗帜,是王小波的文字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同样也是王小波,让他们拥有了自由的思想。从这一点来看,王小波是真真正正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再加上他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经历与卡夫卡颇有相似之处,所以称他为“中国的卡夫卡”并不过分。或许,王小波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无法与卡夫卡相提并论,但在中国读者的眼中,王小波永远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门下走狗文坛的忽视历史不会忘记 后记参考书目
传记 文学家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