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私语录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张爱玲私语录

张爱玲私语录

作者:张爱玲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0215036

定价:49.0

出版时间:2018-05-01

出版社:十月文艺出版社


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开心的莫如“克服困难”,每次想起来都重新庆幸。
一个人死了,可能还活在同他亲近爱他的人的心——等到这些人也死了,就完全没有了。
人生不必问“为什么”! 活着不一定有目标。
替别人做点事,又有点怨,活着才有意思,否则太空虚了。
大多数人都拿自己看得太重要(例如怕别人看他们的信……) ——别人可能根本没空,或没有这份好奇心,可是如果不这样,活着更没有意思了。
在医院门口躺下等车,觉得“improper”[不得体],但想来人总是“见怪不怪”。
听见我因写“不由衷”的信而conscience-stricken[于心有愧]——人总是这样半真半假——拣人家听得进的说。你怕她看了信因你病而担忧,可是我相信她收到你的信一定很高兴,因为写得那么好,而且你好像当她是confidante[闺中密友]——,这样一想,“只要使人快乐就好了。”例如我写给胡适的信时故意说《海上花》和《醒世姻缘》也是有用意的。
“人性”是*有趣的书,一生一世看不完。
*可厌的人,如果你细加研究,结果总发现他不过是个可怜人。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藉口。
人生恨事:
(一)海棠无香。
(二)鲥鱼多骨。
(三)曹雪芹《红楼梦》残缺不全。
(四)高鹗妄改—死有余辜。

张爱玲私语录 相关资料

我们若想通过张爱玲本人的文字、角度去了解其下半生,这批书信就顺理成章成为关键。 ——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 宋以朗
《张爱玲私语录》里那些机智可爱闪闪发光的句子,像是一个没有防备的人在知己前的天真健谈。 ——台湾逢甲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瑞芬

张爱玲私语录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以一系列小说震动文坛,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享年七十四岁。
宋淇(1919—1996),原名宋奇,又名宋悌芬,笔名林以亮,浙江吴兴人,戏剧家宋春舫之子。一九四〇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西语系。一九四九年移居香港,就职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研究中心主任,曾经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助理,与电影界也有很深的渊源。与夏志清、张爱玲、钱锺书、傅雷等人均有深交,夏志清开始读张爱玲、钱锺书的作品便是出自宋淇的推荐。
宋邝文美(1919—2007),宋淇夫人,曾在美国新闻处工作,以“方馨”一名翻译文学作品。
张爱玲从内地到香港至转赴美国这段时间,曾在美国新闻处担任翻译,受到时为同事的宋淇、宋邝文美夫妇的诸多照顾,彼此成为下半生的知己好友。一九九五年张爱玲去世,所有遗产均赠予宋淇夫妇。
宋以朗,宋淇夫妇长子,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一九四九年生于上海,一九七八年毕业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并获博士学位。曾任知名统计公司KMR顾问。二〇〇三年回到香港,创立“东南西北”博客,引述及翻译世界各地的时事新闻,备受关注。

张爱玲私语录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传记 文学家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