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05087907

定价:30.0

出版时间:2009-05-01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本书特色

《傈僳族、怒族、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为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之一。

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目录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二、各民族人口分布三、历史四、宗教情况五、社会经济情况六、解放后的情况碧江县干本村社会调查一、基本情况二、田地占有及贫富情况三、宗教信仰四、群众负担情况五、生产、生活情况碧江县二区俄科罗村社会经济调查一、各阶层生产资料占有情况二、各阶层生活资料占有情况三、生产力水平四、剥削情况碧江县二区俄科罗村典型户调查贡山县一区丙中洛行政村调查一、土地概况二、土地占有情况三、租佃关系四、生产力情况五、生活水平贡山县永拉干村社会经济调查一、民族关系和人口分布二、阶级分化和生产资料占有情况三、土地共耕(伙耕)情况四、租佃关系和地租五、生活情况贡山县永拉干乡社会调查一、一般情况二、历史情况三、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压迫与剥削情况四、外来民族情况五、租佃情况六、雇工情况七、煮酒情况八、祭鬼情况福贡县二区一乡拉马鹿自然村调查一、一般情况二、生产情况三、各阶层典型户调查四、解放后的生活变化情况五、宗教、婚姻、习俗福贡县二区二乡双米底村社会经济调查一、自然情况二、各阶层、各民族人口、土地及产量三、伙种四、生产力及劳动习惯五、债务关系六、解放前后群众负担比较七、生活情况福贡县二区二乡鹿马登村社会调查一、人口二、土地情况三、土地买卖及租佃关系四、雇佣关系与债务关系五、政治情况六、生产情况七、生活情况八、解放后的变化福贡县二区二乡阁利亚自然村怒族社会经济情况一、自然情况二、各民族人口及劳动力三、各民族、各阶层土地占有情况四、生产情况五、生活情况后记修订后记

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节选

《傈僳族、怒族、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内容为:《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傈僳族 怒族 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 相关资料

插图: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基本情况一、自然概况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澜沧江以西、独龙河以东的地区。全区包括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四个县,北接西藏察隅,南接保山、龙陵,西靠高黎贡山,中与片马、江心坡相连。全区依自然地势形成一狭长地带,东西宽仅100公里,南北长约500公里,总面积约有17000平方公里。该州是世界有名的大纵谷之一,西面的高黎贡山和东面的碧罗雪山由北而南绵延千里,怒江奔腾于两山峡谷之间,形成“V”字形大纵谷。在北部地区,怒江与澜沧江相距仅50余公里,形成典型的横断山脉峡谷地带。两面山势陡峭,石灰岩层绵亘不断。该区由于受喜马拉雅山脉造山运动的影响,有时发生地震。怒江具寒、温、热三带气候。沿江酷热,年平均温度达摄氏24度,半山温和,山巅严寒,终年积雪,冬春时期雪封山达4个月之久。碧江以下地区较湿热,雨量充沛,降雨量在2000毫米以上;福贡县境较干燥,降雨量少。山区有极为丰富的原始森林,尤以杉树为著名,植物种类很多,但由于长期以来刀耕火种的影响,大片森林被毁。此外山货药材也不少,有贝母、黄连、秦归、鹿茸、麝香、熊胆及各种兽皮。地下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有云母、铁矿等。该区交通极不方便,每年雪封山以后,与外界交通断绝。全区通向内地的交通线有4条:由贡山的菖蒲桶向东行,越过怒山,跨过澜沧江,经叶枝、康普、岩瓦等至维西;另一条是由碧江向东,越过碧罗雪山及澜沧江,抵兰坪县;第三条由泸水县向东可抵兰坪;第四条是沿河谷向南行经六库、曹涧到保山。由曹涧至保山一线已有公路的毛路,其余三条路线,解放后曾经修整驿道,交通已有初步改善。怒江两岸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原始的溜索,人畜或物资均可系在溜筒上由溜索溜过江对岸,但危险性大,经常有索断坠江、死人的事件发生。全区有水田3万亩,多数是解放后新开的,旱地250.213亩(轮歇地21244亩)。1955年全区粮食产量约4480万斤,平均每亩产量约160斤,其中水田每亩产量为390斤,旱地每亩产量为130斤。按全区人口计算,平均每人约有2.5亩土地,400斤原粮,其中泸水县每人平均有500多斤,碧江300多斤,福贡400多斤,贡山则只有200多斤。二、各民族人口分布全区总人口111147人,其中傈僳族78536人,占总人口的70.66%;白族(勒墨支)10973人,占9.87%;怒族l0797人,占9.71%;独龙族2520人,占2.27%;彝族1495人,占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民族史志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