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

蒋介石与大国的恩恩怨怨

作者:王尧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801253

定价:49.8

出版时间:2013-07-01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第六章从盟友到断交
一、开罗会议前后的分歧
●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的态度非常消极,对会议的准备也采取了低姿态的方针,担心给美英造成利用首脑会议谋取利益的印象,因此刻意避免了有可能引起中英冲突的问题
●蒋介石对于英国人的态度十分恼火,他在日记中写道:“开罗会议之经验,英国决不肯牺牲丝毫之利益以济他人……英国之自私与贻害,诚不愧为帝国主义之楷模矣!”
●会议*后一天,丘吉尔拿下衔在口中的大雪茄,与蒋介石握手说:“我相信,中、英两国军队会在缅甸配合好的。”宋美龄翻译后,蒋介石微笑着说:“我们期待着与皇家海军的合作。”
二、争夺香港的冲突
●宋美龄拒绝了英国国王和王后的邀请,又要拒绝罗斯福的邀请,以避免和丘吉尔会面。顾维钧表示,宋美龄答应邀请,可以给丘吉尔脸上增光。宋美龄立即表示:“放心,不会帮他这个忙。”
●丘吉尔直截了当地向赫尔利表示,他将为香港斗争到底,他说:“除非踩过我的尸体,否则休想把香港从大英帝国版图中除掉”,“我们决不会放弃大英帝国旗帜下的一寸领土”
●英国人丝毫不给蒋介石面子,拒绝了由蒋委派一位英国军官在香港接受日本人投降的要求。蒋介石恼羞成怒,对英国大使和武官表示,对英国“践踏他作为中国战区统帅的权力表示愤慨”
三、在西藏问题上的争执
●“西安事变”发生一周之后,英国人就在拉萨宣扬蒋介石已经被共产党监视,中国已无希望,以此离间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而南京政府对此竟无任何抗议或交涉之表示
●丘吉尔在华盛顿发表了有关西藏是一个独立国家的言论,蒋介石闻讯大动肝火,认为“邱相如此出言,无异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对此不能视为普通常事,必坚决反对”
●原摄政王热振因“勾结中央,危害达赖、摄政”而被亲英势力杀害,蒋介石非常焦急,外交部拟定了关于藏事“彻底解决”与“暂维现状”的两种解决办法
第三编“仇视苏联争扶持”——蒋介石与苏联
第七章骗取信任揽大权
一、走向反苏反共
●对苏联充满戒心的蒋介石积极争取到苏联访问的机会,认真考察了苏联的内政、外交、党务和军事工作,并通过公开场合的讲话赢得了苏联政府的信任
●从苏联考察归来的蒋介石向孙中山表示,不能采取亲苏扶共的策略,但孙中山决意施行。蒋介石不得不假意亲苏,并凭借赴苏资历当上了黄埔军校校长
●黄埔军校建立后,蒋介石面对重重困难曾经一推了之。在苏联金钱和物资的支持下,他积极向苏联顾问靠拢,得到了进一步的支持,建立了一支真正属于国民党的军队
二、争取苏联顾问,问鼎中央
●蒋介石迎合苏联顾问的心思,军事上不争论,政治上讨好,对共产党和国民党老右派采取打击的方针,得到了苏联顾问和国民党大多数人的认可,地位不断上升
●共产党在国民党二大上的活跃表现,引起了蒋介石的戒备。而此时鲍罗廷的突然北上和季山嘉的“泼冷水”,加深了蒋介石对苏联的猜忌。在孙文主义学会的挑拨下,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苏联顾问团轻信蒋介石对人不对苏的谎话,仍然支持蒋介石,并要求中国共产党妥协。原本反对蒋介石的国民党大多数人也主动向蒋介石靠拢,蒋介石俨然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
第八章从绝苏到反苏
一、从绝苏到联苏
●蒋介石在苏联顾问的支持下,赢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但他却掉转枪头,镇压了苏联支持的共产党和工人群众,发布了绝俄令,并唆使张学良在东北制造了“中东路”事件,*终无功而返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和苏联考虑到自身的安全,彼此开始建立联系。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苏联向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提供了大批的援助。但在日本确定南下作战后,中苏关系又开始恶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和美国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划分了彼此在东亚的政治势力范围,蒋介石不得不在此基础上谋求与苏联的和约
二、废除条约,与苏联绝交
●站在反共立场上的蒋介石*终签订了对苏和约,实际上承认了蒙古的战后独立。但在接下来的内战中,蒋介石一败涂地,由于与苏联的绝交,费尽心机的和约成为一纸空文
●退守台湾的蒋介石反思过去,认为苏联和共产党还是自己反对的根本目标。他在台湾发起“反共抗俄运动”,这也成为他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基本外交方针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中、苏、美三国关系的变化,高举反苏反共旗帜的蒋介石与苏联也有过以“合作”为目标的奇妙行动,并对“合作”的潜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第四编崇拜与决裂——蒋介石与德国
第九章在中国的德国军事顾问
一、中德关系密而不亲
●从蒋介石掌握中央政权到抗战初期,中德之间维持了一种密而不亲的关系。双方关系并不是建立在谋求全球性或地区性强权政治的基础上,中国若与德国结盟,将得一盟友而增数敌国
●克兰曾向蒋介石提出在广州要搞个“小项目”,蒋没有追问。但随着德制设备陆续运抵广东,蒋介石的不满表露出来:如果德国坚持向陈济棠提供军事援助,中方将不惜中断德国顾问团的在华使命
二、从重炮专家到“国防军之父”
●鲍尔为国民党高级将领讲课,内容包括军事工业、新式武器与化学战等,听课的学生,除了蒋介石,还有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李济深,以及各军事机关、院校和部队的高级军官
●佛采尔来到中国时,恰逢“中原大战”爆发,他行装未卸便跟随蒋介石投入战争指挥。两人在蒋介石的专列上同吃同住、形影不离。佛采尔初战告捷,蒋介石大喜,对佛采尔言听计从
●塞克特屡屡拒绝蒋介石的邀请,蒋便暗示:如塞克特不能前来就任,唯有让整个德国军事顾问团离开中国,并聘请法国军事顾问代之。德国不愿失去蒋介石,决定让塞克特接受聘请
三、塞克特和法肯豪森的在华事业
●塞克特在柏林为蒋介石穿针引线,他向希特勒建议,对中国应有一个长期固定的友好政策,以加强同蒋介石政府的关系。希特勒在军中立足未稳,所以对塞克特倍加笼络,当即接纳了他的建议
●法肯豪森向蒋介石拍胸脯说,尽管中国缺乏重炮和其他特种武器,但只要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在德国顾问指导下,中国军队“足以把日本人赶出长城”,他的乐观态度坚定了蒋介石的抗日决心
●希特勒决定将所有德国顾问撤离中国,但法肯豪森不愿在这个时候离开中国,甚至不惜放弃德国公民权。但在“公然叛国”、“取消国籍及没收财产处分”的强大压力下,法肯豪森别无选择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地方史志

在线阅读

上一篇:帝国的兴衰:秦汉兴亡备忘录     下一篇:风卷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