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镜头看历史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透过镜头看历史

透过镜头看历史

作者:指文烽火工作室著

开 本:23cm

书号ISBN:9787547229040

定价:49.8

出版时间:2015-10-01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杨家有女初长成
影片的一开始是一场很莫名其妙的国殇大典,杨玉环因为在典礼上领舞而让唐玄宗李隆基感到异常惊艳.这里要说一下,唐代宫廷祭祀分为祭祀"天神"和"人鬼"两大类,在其中也有歌舞,并且分为文舞和武舞.著名的《破阵乐》就曾经被当作祭祀中的武舞.但不管是哪类祭祀,都是异常庄严肃穆的,对歌舞的内容与形式都非常重视,《破阵乐》后来也因为"不入雅乐"而不再使用.总体上唐代祭祀歌舞是由专门人士表演的严肃仪式,影片开头那种类似选秀节目般的"靡靡之音"是断然不可能出现的.对影片的开头,如果从善意角度理解,只能认为是影片主创为了突出男女主角的缘分而"臆造"的.
其实在后世的不少文艺作品中,人们也总喜欢把李隆基和杨贵妃设定成前世注定有缘的情侣.比如在洪昇的《长生殿》里,说李隆基前世是仙界的孔升真人,而杨贵妃的前世则是蓬莱仙子,两人因过贬至凡间再度相会,颇有几分《红楼梦》中神瑛侍者贾宝玉和绛珠草林黛玉相遇的玩味.不过从历史上说,根据两个人相遇前的记载,丝毫感觉不到两人之间的"缘分".
开元七年,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家中又新添一名可爱的女婴.当时杨家人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眼前这个可爱的女婴,在她成年后会成为当今天子*喜爱的贵妃.开元七年的李隆基已经三十四岁了.人到中年的他,事业却还没有到达顶峰,他还在效仿贞观之治的道路上前行.这时的李隆基和杨家人一样,做梦都不会想到他日后会为一段爱情而背负娶儿媳的恶名,更想不到他会因此将大唐社稷推向破碎的深渊.
…………
2012年9月,一部由波兰、意大利联合摄制的战争历史影片《维也纳战役》(Bitwa pod Wiedniem,又名《1683年9月11日》)上线公映.它罕见地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683年对哈布斯堡王朝首都维也纳失败的进攻为题材,在军事历史爱好者中激起了一阵波澜.导演伦佐·马丁内利出生于意大利伦巴第,此前曾执导过历史影片《巴巴罗萨》,而影片的投资方则来自波兰.值得一提的是,该年2月还曾上映了一部由土耳其导演法鲁克·阿克苏伊执导,以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为主题的战争电影《征服1453》.二者相映成趣,可作为绝妙的对照.《征服1453》被认为过分偏向土耳其立场,在希腊民众中一度引发了轩然大波;而《维也纳战役》也有着过分突出波兰功绩、贬低哈布斯堡王室的嫌疑,于奥地利和波兰影迷中掀起了一轮"口诛笔伐".
然而,撇开电影人的"艺术加工"不谈,1683年的维也纳大围攻的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哈布斯堡王朝与奥斯曼帝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他们上百年的交锋在维也纳城下达到了顶点.倘若奥斯曼人此役获胜,则中欧将门户大开,"神圣罗马"大厦将倾不说,甚至还有穆斯林饮马台伯河的可能.基督教联军在*后关头力挽狂澜,却真正终结了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开疆拓土,并吹响了反击的号角.电影《维也纳战役》将过多的篇幅给予了波兰国王索别斯基,然而在真实的历史画卷中,此役涌现了群星般闪耀的英雄人物与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壮志未酬的卡拉·穆斯塔法帕夏;所向披靡的"死亡天使"波兰翼骑兵;意气风发、"私奔"从军的欧根亲王;获得"土耳其克星"绰号的路德维希·威廉;失去故土却在战场拾回自尊的洛林公爵;行神迹施侠义的马尔科·德·阿维亚诺神父;欧洲**家咖啡店主、维也纳之战中的天主教间谍库尔奇茨基……1683年的维也纳之战更像是一具时代的万花筒,展现出多棱立体的历史全景,值得我们翻开泛黄的纸页,梳理那些似乎遥远却荡气回肠的记忆.
盛极而衰的奥斯曼帝国1566年9月7日,曾经驻军3000人的匈牙利军事重镇锡盖特堡已经被奥斯曼帝国10万大军围攻了一月有余.眼见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援军无望,守军指挥官尼古拉·舒比奇·兹林斯基与残存的600名部下商议,决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向奥斯曼人发起*后一次冲锋.
在土耳其人诧异的目光下,城门和吊桥打开了,尼古拉身先士卒,高举着马刀,发出了*后的怒吼.迎接这批勇士的,是阵阵枪林弹雨.很快,一马当先的尼古拉胸部被火枪击中,旋即又头部中箭——这是致命伤,他倒在了战友的遗体堆上……第二天,奥斯曼人完全掌控了锡盖特堡,守军仅有7人突围逃脱.随着锡盖特堡战役的大获全胜,维也纳已经门户洞开.继1529年和1532年之后,奥地利人惴惴不安地等候着奥斯曼土耳其人对帝国首都的第三次进犯.然而,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奥斯曼人竟然撤军了.
尼古拉不知道,在他发起自杀冲锋的这一天,伟大的苏莱曼一世苏丹已经在军营中因病与世长辞,享年71岁.为了稳定军心,相当于首相的大维齐苏库鲁选择了秘不发丧,乘胜班师,待回到伊斯坦布尔后再宣告新君即位.奥地利因此逃过了一劫.
苏莱曼一世在位长达46年,在他统治时期,奥斯曼帝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多方面都进入极盛.西方人敬畏地称他"大帝",而其臣民则爱戴地称他"立法者".他改革官僚机构,完善内政,制定法典,鼓励工商业.他在位期间,帝国人口从1200万猛增至2200万,成为整个地中海*为富裕的国家之一.他一生亲自参与了13场大规模战役,战功显赫;而帝国一次投入远征的兵力,*多可达30万之巨,冠绝地中海世界.土耳其陆军驰骋在巴尔干、美索不达米亚、北非与小亚细亚,而帝国海军巡游于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
…………
当我们列举反映二战苏德战场经典电影时,诸如《莫斯科保卫战》《解放》等苏联时期拍摄的一系列大手笔战争片会立即唤醒人们的记忆,同时跃入脑海的还有好莱坞大片《兵临城下》.但如果想找到一部1991年后俄罗斯拍摄的经典二战影片,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许是好题材都被苏联拍完了,也许是解体之初俄罗斯历史虚无主义对影视创作造成了影响.不过,好片子还是有的.除了《我们来自未来》和《白色虎式》这种带有玄幻特色的二战片外,2010年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合拍的《布列斯特要塞》的确是一部良心之作.虽然国内引进该片时将影片名译成了山寨气息浓厚的《兵临城下之决战要塞》,但并没有影响人们对该片的好评.
作为苏联卫国战争中*早发生的一次战役,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规模并不大,也没有对整个战局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布列斯特要塞并没有体现出一座钢铁要塞在战争中应起到的坚固堡垒作用,也没有如一些影评文章中所说"牵制了大量的德军部队".那么这么一场可以说是失败了的要塞保卫战,何以赢得了如此多的纪念和褒奖?笔者认为,是因为这场保卫战进行得空前顽强、悲壮和激烈.
部分观影者在看过这部片子后发出了一种评论:片子看上去虽然很真实,但没有任何故事情节,没有任何跌宕起伏,苏军被蹂躏屠杀,死人的速度几乎匀速,没有节奏和高潮……与其说这部电影是一部故事片,不如说是一部纪实片.这可能是因为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本来就是仓促之下的各自为战,整场保卫战由一个个小规模的战斗组成,所以就显得零散.但更可能跟电影原作、苏联作家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斯米尔诺夫(Сергей Сергеевич Смирнов)的同名纪实文学的记叙手法有关.战后,斯米尔诺夫花费十余年时间寻访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亲历者,并将要塞保卫者们的事迹写进书中,使得原著也是一个一个小章节,从不同人的视角来重现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此后,他更不遗余力地宣传这些要塞保卫者们的事迹,为他们所受的不公正待遇而呼喊,*终才让这些真实的事迹广为人知.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历史 史学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