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家国记忆-小康中国故事
中国人的家国记忆-小康中国故事作者:本书编委会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68010382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15-09-01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中国人的家国记忆-小康中国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所载的基本上是20世纪的人和事,这些文章的亲历者,见证历史、还原真相、订正谬误。在他们的口中,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系于身。 本书有一定的揭秘性质,内容涉及国宝南迁,白马诗社在纽约,陈立夫家族命运,齐邦媛从东北到台湾的历程,张作霖家族变迁等故事。
中国人的家国记忆-小康中国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卖点: 1.权威媒体《小康》主编,*有深度的报道,*权威的解密。 2.国宝南迁、张作霖家族变迁、陈其美家族命运、白马诗社、齐邦媛从东北到台湾……众多的人物,众多历史事件,一一揭示。 3.著名学者钱文忠作序推荐。
中国人的家国记忆-小康中国故事 目录
目录国宝南迁的记忆与乡愁?1
60年前,护送国宝的人们茫然踏上海峡对岸的土地。如今,两岸国宝隔海对望,而身居异乡的守护者们却带着浓郁的乡愁渐行渐远。
在纽约上空飘散的“五四”遗风?9
白马诗社,这个被忽略的文学群体,某种程度却是“五四”精神在海外的延续,是海外学子家国情怀的寄托。
为毛泽东掌勺年夜饭?18
在“主席家”掌灶22年的程汝明,每年除夕夜不过是多做几个毛泽东爱吃的菜——辣椒、苦瓜、红烧肉,全部不放酱油。那晚,程汝明不用在菜里多加汤水保温,因为吃这顿“团圆饭”时,毛泽东不会像平时边吃边看文件,饭后,他才照例批阅文件,程汝明则和每天一样,把当日菜单处理掉。
他是文豪,也是间谍?26
作家海明威*近被人爆出是个“不合格的双料间谍”。与海明威不同,有几位作
家却能同时蜚声文坛与谍海。
周玉书:站在三代领导人身后?34
在周家客厅里悬挂着三幅被放大的照片,周玉书分别站在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中央领导人的身后。无论世事如何动荡,人生如何曲折,这位职业军人总是站得笔直而挺拔,照片背后的故事则映射着这个时代的跌宕起伏。
张一纯追忆父亲张治中与周恩来?44
国民党高级将领张治中,于1924年黄埔军校初建时即与周恩来结下深厚友谊,近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两人在谈判桌上数次强硬对峙,在桌下把酒言欢。在张治中之子张一纯看来,父亲与“周叔叔”这对亦敌亦友的兄弟,肝胆相照了五十年。
陈立夫家族三代人命运——专访陈其美之孙、陈立夫堂侄陈
泽祯?52
虽在北京经营面包小店,但作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陈家后人,陈泽祯记忆中的三代家事似乎与政治、时代有扯不断的关联。在他看来,辛亥革命元勋、祖父陈其美是个活在很高境界的人;自己是老式国民党党员;“纬国叔”则是“很念旧情的人”。
从东北“巨流河”到台湾“哑口海”——飘零台湾两代人的命运
与悲歌?61
齐邦媛,台湾文坛人称“永远的齐老师”。她讲述的家族两代人命运——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西南,从大陆漂流到台湾,个人的家国之忆、爱国之泪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她说,回应时代暴虐和历史无常的*好方法,就是以文学记述超越政治成败的人与事。
张作霖家族60年风雨岁月?71
显赫的家世带给张家人的并非荣华富贵的生活,历史飘摇中,他们经历了逃难、隐姓埋名、家族离散、困苦求生,不得不“活在历史中”的苦涩甘辛,唯有张家人冷暖自知。
程默:抢拍到的历史?81
他是鲁迅葬礼**的记录者;也曾冒着生命危险拍摄侵华日军对重庆野蛮大轰炸的滔天罪行;他曾用相机记录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在延安的生活工作场景;也曾亲手拍下开国大典的历史瞬间——当时已96岁的程默几乎一生与摄影为伴。
黄永松:让“中国结”传遍世界?89
“中国结”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和一位台湾人密不可分,他就是《汉声》杂志的创办者黄永松。40年来,黄永松以《汉声》为“阵地”,建立着“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基因库”。
民族手工艺:在传承与颠覆之间?97
无论是陕西边远山区那些拥有着历经2 200年历史的土织布手艺的村妇,还是老北京胡同里那些为了传承民间手工艺苦心支撑的匠人,面对市场的冲击,他们都透着无奈。老家底儿保障不了生活,手艺活儿融不进市场,这是他们共同面对的尴尬。
再续犹太人“上海方舟”传奇?104
我们依稀知道:上海,曾是纳粹屠刀下数万犹太人生命*后的庇护地。然而,两个民族在战争阴霾下是怎样的患难与共,我们仍知之太少。还好,有亲历者再次为我们谈起曾经的点点滴滴。
日本是祖国,中国是故乡?114
“二战”后,数以千计的日本孤儿被遗弃在中国,对于与苦难纠缠半个多世纪的
他们而言,身份成为他们一生的惶惑。
当灾难来临,我们回到妈妈的故乡?122
60多年后的今天,仍有人不停追问:是什么力量促使方正县人向那些曾经的敌人伸出温暖的手、给他们以生的希望?已有三个孩子却又领养了一个日本遗孤的鲁万富说:“怎么说那也是条命啊!”一句话,便可代替千言万语!
95岁老人的13年跨国诉讼?132
他一次次走上日本法庭,经历过漫长的中国民间对日索赔之路。但直到今天,这场历经13年的跨国诉讼,仍是一桩悬案。
历史 地方史志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中国通史
下一篇:我们中国这些年-小康中国故事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