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作者:高山云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8061966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18-08-01 出版社:三联书店 |
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本书特色
世界文化遗产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内涵,阅读本书,心灵比脚步更早到达这些含诗意、具新意和赋深意的角落,重温历史,重走文明之路。本书为酷爱旅游、喜欢历史的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按图索骥”的导览方式,是旅游家出行前的功课、出行时的指南和出行后的念想
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内容简介
作者亲身游历了51个世界文化遗产地点,展示了他们的自然人文景观,其中包括法国拉斯科山洞里的猛犸象壁画、英国索尔兹伯里的巨石阵、约旦的玫瑰古城佩特拉、中南美洲玛雅文明的遗址、突尼斯的伊斯兰文明古城凯鲁万、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德国天鹅堡、象征古埃及文明的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铁桥峡谷”……介绍每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考古发现和人文内涵,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并贴心地提供了游览参观信息和注意事项,以及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对文物的保育和开发利用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见解。
从迦太基到迈锡尼-世界文化遗产旅行笔记 节选
复活节岛的故事 飞机在空中盘旋下降。蓝天白云下面就是三角形的小岛,如同一扇巨大的绿色贝壳,漂浮在波光粼粼、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之中。这就是荷兰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Jacob Roggeveen)于1722 年 复活节抵达的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当地人称之为拉帕努伊岛(Rapa Nui),即“伟大的岛屿”。 十七八世纪的西方探险家常常宣布他们“发现”了这个岛屿、那个遗址,实际上往往是误导世人,严格地说是殖民主义者争夺文化话语权的一种表现。波利尼西亚人早在400 年前后就已经航海到此,他们的后裔一直居住在这个岛上。因此,他们才是真正的发现者。为了表示对他们的尊重,本文沿用当地人的称呼,称该岛为“拉帕努伊岛”。 拉帕努伊岛的面积大约163 平方公里,四面环海,无论从岛上的哪个方向向外望,目之所及的海面上看不到陆地或其他岛屿,真正是天苍苍、海茫茫。距离拉帕努伊岛*近的人类聚居地点是皮特凯恩岛(Pitcairn Island),也在两千多公里之外。因此,拉帕努伊岛可以说是世界上*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岛上的动植物系统也具有相当的独特性。 在这片独特的地理区域,曾经存在过独特的波利尼西亚古代文化。今天的拉帕努伊岛是智利领土,但距智利本土的直线距离也有大约3500公里。岛上现代的居民都集中住在岛的西部,其他地方基本无人居住。当地人告诉我,岛上现在住有大约4000人,绝大部分人自称是波利尼西亚人(尽管他们实际上含有智利和其他地区人的血统),主要靠旅游业为生。 到拉帕努伊岛的游客,有些是为了度假,更多人是为了参观岛上著名的大石像。当地导游带我看了倒卧在海边的大石像,告诉我其实当荷兰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岛上所有的大石像就都是倒卧的。我非常惊讶,因为之前见过的拉帕努伊岛明信片或照片,都是矗立的石像! 导游一边带我参观岛上其他地点的大石像、开凿石像的矿脉,以及中部的火山口湖,一边叙说这个海岛的故事。他说,根据地质学家的研究,拉帕努伊岛是由三座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岛屿。这三座火山分布于岛的中部、西部和南部,形成三个山峰。岛上一共有三个淡水湖,中部至今还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口湖。他又说,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拉帕努伊和夏威夷、大溪地、新西兰等岛屿,在古代都是属于波利尼西亚文化区。部分学者认为拉帕努伊岛*早的居民是波利尼西亚人,300—400年从3700多公里外的马克萨斯群岛(Marquesas Islands)移民到此。其他的学者认为他们或来自印度,或来自美洲。 不管从哪里来,这些一千多年前的航海家从原地出发的时候,如何知道在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远方某处有个岛屿可供他们安居?或者,他们只是出海探险?是什么原因驱使他们如此勇敢地奔向未知的、安危莫测的大海?他们驾的是什么船只,使用的是什么航海技术,如何在大海中辨别方向?如此长途的航海,又如何储存食物和淡水?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人的智慧、勇气和探险精神。 岛上的巨石像,当地人称为“摩埃”(Moai)。这九百多个巨石像沿着海岸线分布,几乎遍布全岛。石像全部用岛上拉努拉拉库(Ranu Raraku)火山的深色凝灰岩为原料,人工凿成,高1—20米, *重的达11吨。现在在山上还可见到尚未凿成和已经凿成却尚未运到山下的石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这些巨石像代表了一个消失的文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现象,因此在1995 年将之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用的也是当地的称呼“拉帕努伊”。 欧洲人“发现”这个岛之后,向世界报道和宣传岛上矗立的巨石像,引发了世人种种猜想:是谁建造了这些大石像?是现代岛上居民的祖先吗?它们是如何被建造和运送到岸边的?它们代表了什么?有什么用?甚至有人问,它们是人类的产品,还是外星人的杰作?如果是人类所为,那么,创造和竖立这些巨石像的人类文明,后来如何发展? 现在岛上只有两个地点的巨石像是矗立的,但那是由现代考古学家重新竖立起来的。在其中一个地点阿胡汤加里基(Ahu Tongariki)竖着一块牌子,写明这个复修计划是由日本政府的资金赞助,1992—1996 年完成。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的巨石像之前都是倒卧的?它们是被自然力量推倒,还是因为人类的行为所致?如果是后者,当初是谁、为什么要竖立这些石像,后来又是谁、为什么要推倒它们? 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研究,这些倒卧的巨石像背后,是一个古代人类滥用自然资源、*终导致自身文化湮灭的故事。*近20 年,考古学家在该岛持续进行考古发掘、古环境研究、人类活动分析。*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早的人类移民来到拉帕努伊时,岛上有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包括高大的棕榈科树木、体形巨大的海鸟,还有海中大量的鱼类和海产。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来到岛上的居民定居下来,砍倒森林,发展农业,乘独木舟出海捕鱼,还猎食岛上的巨型海鸟,生活过得不错,人口逐渐增加。增多的人口分属12 个大小不同的氏族,各有头领,各有领地。随后他们开凿巨石像,每一个石像都是一个氏族头领的象征。凿好的石像还要运到海岸边竖立起来并且“开眼”,即凿出眼睛。巨石像的大小,展现各氏族的实力。 可惜好景不长。丰富的食物供应导致人口迅速增加。16—17 世纪时,岛上的人口估计已达1.2 万—1.5 万人。更多的土地被开垦,森林迅速消失,不仅是因为开荒,还因为需要用滚木的方法将石像从山上运到海边。森林消失导致海鸟失去了它们的栖息地,加上人类大规模的捕食活动,海鸟*终灭绝,而人类由此缺少了一种重要的食物。没有了树木,无法制作船只,岛上的居民不仅无法出海捕鱼,更严重的是再也无法航海迁徙到其他岛屿上。*后,数量可观的族群被困在孤岛上,面临土地贫瘠、食物匮乏的生存问题,氏族之间开始爆发争夺土地和其他资源的冲突,而巨石像就在冲突中被推倒。族群冲突加上饥荒,令岛上的人口在大约17 世纪的时候开始减少。后来,殖民者带来的疾病和奴隶买卖又进一步导致岛上人口的下降。 拉帕努伊岛的故事应该引起现代人的反思。我们今天的地球是否是一个扩大版的拉帕努伊?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口的增加是无限的。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应该改变?我们需要频繁更换电器、服装、家具和汽车吗?我们还能够狂吃狂喝,然后再消耗资源去减肥吗?如果按照我们现存的消费模式生活下去,拉帕努伊的故事是否有一天会在全球范围内重演?那些凝视着茫茫太平洋的石像,那些仿佛有生命的石像,难道不是给现代人无声而*有力的警示? 拉帕努伊岛上的石像展示了距今约1600 多年前曾经繁盛一时的太平洋古代文化。除此之外,岛上的动植物也具有其独特性,因此今天的拉帕努伊岛是智利国家公园,不仅石像,岛上的动植物和自然景观也属于需要保护的内容。天苍苍、海茫茫的拉帕努伊岛、岛上的动植物系统和巨大的石像,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见证了一千多年前人类远航出海、一个岛屿接一个岛屿地迁徙、将人类的居住地域从陆地扩展到海岛的文化变迁;而拉帕努伊岛古文化的衰落更是值得现代人类警惕和反思的现象。 旅游小知识 签证: 中国公民进入智利需要申请签证,详情请浏览智利驻中国大使馆网页。 交通: 拉帕努伊岛位于从智利首都飞往新西兰的航线上,因此前往该岛可从新西兰或智利搭乘飞机。如果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起飞,要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飞机在这里留下一批乘客,又接载一些乘客,然 后飞向新西兰。机场不大,出口处就有不少民宿、酒店的接待柜台,招徕游客住宿。 住宿和饮食: 岛上住宿以民宿为多,2007 年时每晚收费在大约六七十美元,不包括小费。注意要在入住的时候讲好价钱,以避免结账时发生争执。有些民宿老板在结账的时候要客人加小费,所以*好在开始的时 候就问清楚价钱是否包括小费。 拉帕努伊岛居民虽然以旅游为主要经济来源,不过在2007 年尚未高度“商业化”,岛上没有现代高楼大厦,麦当劳等连锁店也尚未“入侵”。但因为除了海产之外,岛上几乎所有物品都是从智利本土运来的,所以物价相对较高。岛上有特色的是一种叫作“Curanto”的烹饪,基本做法是在地上挖个洞,洞底铺上预先烧红的石头,然后放上海产、肉类、土豆等,上面再铺上树叶或其他植物叶子,然后压上土、草捆等重物,过一个小时以后,食物即可食用。 参观: 因为石像数量多、分布广,*好租一辆由当地人驾驶的越野车来观赏,*少看一个整天,所以头尾至少需要停留三天。租车可托民宿主人介绍,可以尝试砍价。2007 年的时候,包车和司机一天的价钱是150 美元。带我游览的司机兼导游非常专业,拥有考古学的学士学位,知识丰富,不是背书式的讲解。不论是岛上的石像制作还是遗址现在的保育管理问题,他都是有问必答。 语言: 岛上居民说他们的母语是波利尼西亚语,但因为以旅游经济为主,很多人都会讲英语。 ……
历史 历史知识读物 历史随笔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