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首页 > 图书 > 文化艺术/2020-05-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作者:吴荭著

开 本:23cm

书号ISBN:9787542337948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17-01-01

出版社:甘肃教育出版社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内容简介

  北周石窟寺主要分布在北方西部地区,以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天水麦积山、固原须弥山等地为主,还包括一些中小型石窟寺。北周各区石窟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通过对其背景研究,不仅能够厘清各地的特点及发展演变的脉络,并可了解其相互间的影响。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是中国石窟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周石窟造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从北周石窟寺类型分析、北周各石窟寺比较、北周单体造像研究、南朝造像与北周石窟及单体造像的关系等方面对北周石窟造像的源流及艺术特点等做了深入研究。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目录

**章:绪论
第二章:北周洞窟类型分析
第三章:各石窟寺北周洞窟比较
第四章:北周单体造像研究
第五章:北周石窟造像与南朝造像的关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图版目录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节选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敦煌与丝绸之路石窟艺术丛书》:  中原西部地区是我国早期佛教的初侵染地,西来的佛教思想及其艺术,通过丝绸之路,*先到达中原西部地区,使得中原西部地区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较大,早期造像中西来的成分较多。与此同时,此地区又受控于中原政权,中土的传统文化也对它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因时空上的距离,中原的新思想、新内容及新样式对其影响总是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在这样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下,中原西部地区的佛教思想及其艺术呈现出受到东西两种文化影响的样态。西魏、北周统治中原西部地区后,此区文化明显落后于中原东部地区,其继承北魏以来的旧有因素较多,新内容、新样式的产生较缓慢。与此同时,长安、陇东、秦州、原州等地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也出现了代表自身特点的石窟寺及造像。  江南是我国佛教文化的另一重要地区,其佛教文化的分布是沿长江而行,上游以益州为中心,下游以建康为中心。建康为南朝文化中心地区,其地不仅文化底蕴深厚,佛教思想的传入也较早,之后随着北方人士及僧侣两次避地江南,为其带来了大量的高僧、工匠,佛教文化也极盛。同时南朝**的文化艺术对北朝佛教造像样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北魏晚期褒衣博带、秀骨清像造像样式风靡全国;东西魏晚期逐渐出现的丰壮短粗类型,也是吸收了南朝“张家样”画风的特点而形成的;经东南亚而来的印度笈多朝佛教艺术也首先影响建康地区,之后顺江而上波及益州,并通过南北交流反映到北方造像中。而以益州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在受到北朝早期佛教及其造像形式、南朝文化中心建康的共同影响后,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石窟寺及单体造像,同时形成了颇具特点的造像风格。南朝石窟寺及造像不仅有自身的发展特点,也与周围的地区产生了互动与影响,如建康与青州、益州与长安、秦州等地的交流,促进了中原西部与长江流域佛教造像艺术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在南朝绘画风格及笈多艺术的影响下,北朝晚期佛教造像艺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北周石窟造像研究

历史 考古文物

在线阅读